雨節

雨節

雨節:五月十三日為雨節,又稱下雨節、竹醉日,傳說是黃帝誕辰。

基本信息

季節傳說

雨節:五月十三日為雨節,又稱下雨節、竹醉日,傳說是黃帝誕辰山東
民間又傳說是關老爺磨刀的日子。鄄城傳說,這天還是關公單刀赴會之日,赴會之
前要磨刀。梁山傳說此日“關公磨刀斬小妖”。臨沂傳說,這一天一般都有雷聲,
乃是關老爺的霍霍磨刀聲。淄川傳說,“五月十三,關老爺磨刀殺許三。”磨刀要
用水,所以要下雨。這天往往下雨,所以民謠唱道:“大旱不過五月十三。”

民俗

民間以為,如果五月十三這天不下雨,而且驕陽似火,說明這一年一定是大旱
之年。舊時,一些地區往往舉行祈雨儀式,以鄆城最為隆重。鄆城上至知縣,下至
百姓,都要參加祈雨儀式。縣誌記載,從明代以來,有幾十個知縣祈過雨。民間祈
雨的形式多種多樣,主要是請大王、佛爺和關老爺顯靈。民間把宋代因不滿賈似道
當政投水而死的謝緒尊為大王。據說,他生時關心人民疾苦,死後,百姓有求必應。
請大王顯靈的儀式十分别致,人們把一條小蛇放在鋪著黃表紙的盤子裡,供在神棚
里,然後焚香燒紙,叩頭祈禱。請關老爺顯靈的儀式比較複雜,也比較常見,把關
帝塑像搬到烈日下曝曬一段時間,然後用水澆濕塑像。如果塑像太大,不易搬動,
就代之以“掃佛”等活動。
雨節雨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