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島

雨島

雨島,大城市高樓林立,空氣循環不暢,加之盛夏時節,建築物空調、汽車尾氣更加重了熱量的超常排放,使城市上空形成熱氣流,熱氣流越積越厚,最終導致降水形成。

簡介

大城市高樓林立,空氣循環不暢,加之盛夏時節,建築物空調、汽車尾氣更加重了熱量的超常排放,使城市上空形成熱氣流,熱氣流越積越厚,最終導致降水形成: “大城市大氣環流較弱,由於城市熱島所產生的局地氣流的上升有利於對流性降水的發生、發展,城區空氣中凝結核多,大核(如硝酸鹽)存在時有促進暖雲降水作用,同時城市的下墊面粗糙度大使其降水雨系減慢,延長城區降水時間。以上因素共同作用,就會形成‘雨島效應’。”

特點

城市熱島效應,有利於熱島中心產生熱對流誘導最大暴雨的落點出現在市區;城市能源消耗多,排放至空氣污染物多,凝結核比郊區多,有促進成雲致雨的作用;城市高低建築群,引起大氣機械湍流,並對移動緩慢的降水天氣系統有阻礙作用,使之降水時間延長等,從而導致城市陣雨、暴雨和總降水量比郊區要多,又稱“雨島效應”。

大城市及其下風向“雨島效應”明顯。由於“雨島效應”集中出現在汛期暴雨之時,這樣易形成大面積積水,甚至形成城市區域性內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