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頭參

雞頭參

雞頭參藥名黃精,是王屋山的特產,因根塊像雞頭,營養價值高,所以稱雞頭參。它的葉、花、莖、根均可入藥,具有養陰潤肺、補脾益氣的功能。雞頭參分布在王屋山的溝溝凹凹,適宜在山的背陰處生長。

簡介

雞頭參為百合科植物滇黃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 et Hemsl.)、黃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或多花黃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的乾燥根莖。根據原植物和藥材性狀的差異,黃精可分為姜形黃精、雞頭黃精和大黃精三種。姜形黃精的原植物多花黃精,雞頭黃精的原植物為黃精,而大黃精(又名碟形黃精)的原植物為滇黃精。三者中以姜形黃精質量最佳。黃精以根莖入藥。具有補氣養陰,健脾,潤肺,益腎功能。用於治療脾胃虛弱,體倦乏力,口乾食少,肺虛燥咳,精血不足,內熱消渴等症。

植株形態

分布於河南、陝西及湖北、四川,貴州等地。河南省太行山區500米以上山地廣泛分布。[別 名] 老虎姜黃雞菜、雞頭黃精

形態特徵

黃精(雞頭黃精、雞頭參、黃雞菜、筆管菜)多年生草本,高50~120cm,全株無毛。根狀莖黃白色,味稍甜,肥厚而橫走,直徑達3cm,由數個或多個形如雞頭的部分連線而成為大頭小尾狀,生莖的一端較肥大,且向一側分叉,莖枯後留下圓形莖痕如雞眼,節明顯,節部生少數根。莖單一,稍彎曲,圓柱形。葉通常5片(少為4或~7片輪生),無柄;葉片條狀披針形,長7~11cm,寬5~12mm,先端捲曲,下面有灰粉,主脈平行,中央脈粗壯在下面隆起。5~6月開白綠色花,花腋生,下垂,總花梗長1~2cm,其頂端通常2分叉,各生花一朵;苞片小且比花梗短或幾等長;花被筒狀,6裂;雄蕊6,花絲短,著生花被上部。漿果球形,直徑7~10mm,熟時黑色。

雞頭參雞頭參

地理分布

生於山地林中。分布於陝西、河南、湖北、四川、貴州及華東、華北等省區。在完達山林區有零星分布。

栽培技術

喜陰濕環境,耐寒,故宜選低洼地或在隱蔽條件下栽培。土壤適宜肥沃的砂質壤土或粘壤土生長,而粘土或乾旱貧瘠的土地則不宜栽種。用根狀莖或種子繁殖,根狀莖繁殖,於早春或晚秋將其挖出,選先端幼嫩部分,折成數段,每段3~4節,按行距22~25cm,株距10~17cm,覆土3~5cm。種子繁殖,播種前進行砂藏處理,月2個多月左右取出播種,條播,行距20~30cm。出苗後,高3 左右間苗,株距7~13cm。

藥用價值

1、黃精浸膏經口給予家兔,起血糖含量起初正常,漸次增高,然後降低。並對腎上腺素引起的血糖過高呈顯著的抑制作用。
2、黃精的水浸液、乙醇-水浸液和30%乙醇浸出液有降低麻醉動物血壓的作用。3、動物實驗證明,黃精具有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效果。黃精提取物對食餌性大鼠的高脂血症有明顯的降血清膽固醇和甘油三脂的作用。4、黃精有擴張冠脈血管的作用,並能提高小鼠對缺氧的耐力。5、抑菌試驗:黃精水煎劑對痢疾桿菌有抑制作用,對常見致病性皮膚真菌也有抑制作用。黃精的結晶成分對傷寒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也有抑制作用。
[性味功能]甘,平。補脾潤肺,養陰生津。
[主治用法] 肺結核乾咳無痰,久病津虧口乾,倦怠乏力,糖尿病,高血壓病。外用黃精流浸膏治腳癬。用量9~18g。
1、肺結核咯血:黃精500g,白及、百部各250g,玉竹120g。共研細粉,煉蜜為丸,每日服9g,每日3次。
2、冠心病心絞痛;黃精、昆布各15g,延胡素6g,山楂24g,煎成膏劑,每天1劑,分3次服,4周為一個療程。
3、肺燥咳嗽,黃精15g,北沙參12g,杏仁、桑葉、麥冬各9g,生甘草6g,水煎服。
4、百日咳:黃精、百部各9g,天冬、麥冬、射於、百合、紫菀、積實各6g,甘草3g,水煎服。
[附 注] 同屬下列數種植物的根狀莖在不同地區也同作黃精入藥。
(1)裸花黃精;(2)互卷黃精;(3)棒絲黃精;(4)斑莖黃精;(5)紫花黃精。
[用 途]
1、根莖藥用,中藥稱“黃精”,藥理試驗有抗菌抗真菌等作用。
2、栽培供觀賞。
3、栽培可作為經濟項目發展經濟。
4、可作科研對象,培植東北黃精,藥用或合用產品。

評 價

黃精屬補藥,名花,是林區人民試驗種植和使用的一味藥用植物,對人體有保健作用。明《本草綱目》記載,黃精為服食要藥,列於草部之首,仙家以為芝草之類。 時珍曰“黃精受戊己之淳報,故為補黃宮之勝品”。
雞頭參可入藥,又可食用當菜。現在愚公後代對雞頭參的吃法又進行了創新,涼拌雞頭參,味道鮮美。具體做法是:把雞頭參洗淨,切成薄片,在沸水中煮上二分鐘,撈出放上白糖,待糖化後,用筷攪拌,就成了一盤好菜,甜脆可口,津津有味,吃後有養顏、健腦、美容之功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