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花族

雞蛋花族

別名緬梔子、蛋黃花、大季花、印度素馨,緬梔的枝頭是鈍圓頭的,一到冬天,葉子掉光後,光禿禿的就像鹿角的模樣,因此緬梔又稱為“鹿角樹”。原產美洲墨西哥。我國已引種栽培,廣東、廣西、雲南、福建等省區有栽培,長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區需要在溫室內栽培。全球約7種。原產於西印度群島和美洲,現已遍布全世界熱帶及亞熱帶地區。我國引入栽培有紅雞蛋花、雞蛋花P.及1栽培品種。福建、廣東、廣西及雲南常見栽培。

基本信息

簡介

雞蛋花雞蛋花

雞蛋花(緬梔子)――因花冠中心雞蛋黃色而得名。原產墨西哥。中國南嶺以南栽培,在雲南南部山中有逸為野生。落葉喬木;枝條粗壯,梢肉質,乳汁豐富。葉厚紙質,大,倒披針形,側脈平行。聚傘花序頂生,花冠紅色,栽培變種的花冠外面白色,中心黃色。廣東、廣西民間常采其花曬乾泡茶飲,有治濕熱下痢和解毒、潤肺作用。常用插條繁殖,極易成活。為常見的觀賞植物。

藥用價值

漢語拼音 Ji dan hua
傣藥名 鍋羅章巴蝶
別名 莫展敗
中藥材基原 為夾竹桃科植物雞蛋花的花、葉和樹皮。

基本信息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 雞蛋花 Plumeria rubra 1.cv.Acutifolia 又名:緬桅子《植物名實圖考》。灌木至小喬木,高3~7m,有乳汁。小枝肥厚而多肉質,葉聚生於枝頂。葉互生,稍革質,葉片倒卵狀披針形至長圓形,長20~40cm,寬達7cm,先端短尖或漸尖,基部漸窄成柄,全緣或微波狀,羽狀側脈在近葉緣處明顯連線成網,兩面均光滑無毛。聚傘花序於枝頂抽出,花極香,大而美麗;花冠基部連合成管,外面白色而略帶淡紅色,內面基部黃色,長5~6cm,花冠裂片5,倒卵形,比花冠管為長;雄蕊5,花絲短,與花冠管基部合生。蓇莢果條狀長圓形。花期5~10月,果期7~12月。生於海拔100~1500m的山谷灌叢中。我國福建、廣東、海南、廣西和雲南等地有栽培;在雲南南部山中有選為野生的。栽培要點: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陽光,不耐寒,但能耐蔭,以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為好。栽培技術 扦插繁殖:南方l~2月,北方6~8月,截取莖長30cm左右,斜埋土中約1/3,保持土壤濕潤,20~30d生根,生根1個月後定植。田間管理 定植後注意排水,鬆土,除草。

採收加工

樹皮全年可采,切碎曬乾備用,鮮品用火灰炮炙後用;花夏秋採集,曬乾備用;葉隨用隨采。
藥材鑑別 性狀鑑別 花黃褐色或棕褐色,皺縮。花瓣倒卵形,長約3cm,寬約1.5cm,下部合生成營狀,長約1.5cm,雄蕊5枚,花絲極短,有時可見小的子房。氣芳香,味微苦。以乾燥、色黃褐、氣芳香者為佳。

化學成分

樹皮中含α一和β-香樹脂醇(amyrin),雞蛋花苷(plumieride),黃雞蛋花素(fulvoPlumier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東莨菪素(scopoletin)等[1]。

藥理作用

雞蛋花苷對革蘭明性和陽性細菌有顯著抑制作用[1]。此外,雞蛋花苷還有明顯通便和利尿作用。雞蛋花莖、皮及帶皮莖的水提取液對兔、豚鼠、貓和小鼠均有局麻和解痙作用[2]。

性味 味苦,性涼。入水塔。
功效 清火解毒,利水化石,消腫止痛,利膽退黃。

主治

主治“攏牛哈占波”(小便熱澀疼痛,尿路結石),“攏達兒,農桿農暖”(腮腺、頜下淋巴結腫痛,乳癰),“攏案答勒”(黃疸)。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花5~10g,樹皮10~20g。外用:鮮葉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注意事項

附方 1.治“攏牛哈占波”雞蛋花樹皮20g,長管假茉莉15g。煎服。(西雙版納州傣醫院傣醫康郎香驗方) 2.治“攏達兒,農桿農暖”雞蛋花樹葉適量,搗爛外敷患處。(西雙版納州傣醫院傣醫康郎臘驗方) 3.治“攏案答勒”雞蛋花樹皮或葉100g,黃竹葉200g,十大功勞100g,定心藤200g,無根藤200g。煎水外洗。(景洪市傣醫波溫囡驗方)
藥物分類 植物藥
參考 《中華本草》傣藥卷

夾竹桃科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