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毛毽

雞毛毽

雞毛毽是個簡單的遊戲用具,又稱翔翎。製作時不用花錢,只需用花布把銅錢或金屬片縫製好,再往它的一面縫上一節大約1寸長的鵝毛筒,然後插上精心挑選的五彩斑斕的公雞毛,一個漂亮的遊戲用具就算製成了。踢毽子,是我國民間體育活動之一,是一項簡便易行的健身活動。

介紹

雞毛毽子 雞毛毽子

由於這種遊戲簡單方便,既不受場地限制,又能給衣衫單薄的遊戲者帶來溫暖,

因此,當時十分普及。踢雞毛毽,這是女孩子們的特長,也許她們的腿天生就比男孩們的腿柔軟靈活。遊戲時,只需把毽子往空中一拋,然後用腳內側連續往上踢,不讓它落地。此時既要保持身體平衡,又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有踢得好的,打破了這個常規,時而用腳內側,時而用腳尖甚至腳後跟變換著花樣連續不斷地把毽子踢向空中,一邊踢一邊數著自己的成績。有時一口氣要踢上百次,只見一團金色的羽毛上下翻飛,看得人眼花繚亂,拍手叫絕。

由於這項活動經濟實惠,不僅能鍛鍊身體,而且能給人以頑強進取的信心,有些學校還把它列入體育比賽的項目中。

踢毽子——一項簡便易行的健身運動。

製作方法

男女老少齊上陣 男女老少齊上陣

首先,毽子製作簡便。只需用一小塊布,包上一枚銅錢和一小截下端

剪成十字形開口的鵝毛管子,用針線縫牢,成為底座;再在未剪開的鵝毛管子上端里,插上七八根雞毛就做成了。雞毛最好是雄雞的,又長又好看,也好踢些。現在商店裡或地攤上有現成的毽子賣,不過,其底座往往是橡皮的,彈性大,踢重了穩定性差。

踢法

活動便於開展。它對場地要求不高,只需一小塊比較平坦的空地,五六平方米,三四平方米均可,越是技藝高的對場地要求越寬。玩的好的只需一平方米甚或站在板凳上,也能踢上好幾十下。

踢法多種多樣。既可以比次數,也可以比連踢的時間,還可以比踢的花樣……這裡著重介紹幾種常見的踢法。

單純比踢的技術

一隻腳著地,另一隻腳踢。著地的腳可以移動,也可以不準移動(俗稱“定樁”);踢的腳可以著地,也可以不著地(俗稱“懸”,比賽正式開始前,常用此法定參賽人員出場次序。)參加者可以依次輪換踢,連續踢得多者或先完成任務者為勝方。也可以“加寶塔”,即第一人踢一下,第二人踢兩下……依此類推,周而復始,直往上加,到其中一人踢“死”為止。“死者”可向“生者”“拋毛”,即將毽子用手拋給人家踢,直到人家沒踢到或你接到踢來的毽子為止。比賽再重新開始。

兼比踢的花樣

最常見的是“打跳”,即毽子一拋,雙腳同時跳起,用一隻腳踢它。可以連續跳,也可以跳了踢,踢了跳。還有“打偷”,即一隻腳著地,另一隻腳從背後“偷偷”去踢;“打環”,雙腳跳起,一隻腿彎曲起來,另一隻腳踢;“打翹”,雙腳跳起,一隻腿向前伸直,另一隻腿踢;“打剪”,雙腳跳起,兩腿向前作剪剪子動作,用其中一隻腳踢毽子。此外,還可以故意用反腳踢,(注意:有人是左撇子,右腳則是反腳),或雙腳輪換踢……

兒歌伴唱踢法

1、里和,外拐,飄洋,過海

吟唱八個字,依次踢八下。其中唱“里、外、飄、洋、過”五個音節時用正腳各踢一下,唱“和”時用反腳向內踢一下,唱“拐”時用反腳向外踢一下,唱“海”時打一個跳。循環反覆,看誰踢得多。

2、一鍋底,二鍋蓋,三酒盅,四牙筷,五釘錘,六燒賣,七蘭花,八把抓,九上臉,十打花

唱一句,踢一下,做一個動作。讓踢起的毽子依次落在:一、伸直的手心裡;二、伸直的手背上;三、五指窩成的“酒盅”里;四、伸直的兩指(中、食)上;五、握緊的拳頭上;六、撮起的手掌中;七、手指有曲有伸的“蘭花瓣”上;八、抓取的手心中;九、仰著的臉頰上;十、跳起的一腳上。也是踢得多者為勝利者。

《辭海》上說,踢毽子“對活動關節,加強韌帶、發展靈敏和平衡有良好的作用”。希望有興趣的朋友來玩一玩,更歡迎男女愛好者來找筆者切磋切磋。

(原載1996年6月28日《中國體育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