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選19號

雜選19號,蠶豆品種。貴州省蠶業研究所用932•夏芳×秋白•湘輝組配的四元雜交種。屬一化性帶多化性血統的四元雜交品種。種植區域:黔南州,黔東南州和黔西南州養殖。

品種信息

品種類別:蠶桑
品種名稱:貴蠶9號(雜選19號)
審定編號:黔審蠶2010002號
品種來源:貴州省蠶業研究所用932•夏芳×秋白•湘輝組配的四元雜交種。華系品種932和日系品種湘輝均於2004年從四川省蠶業研究所引進,華系品種夏芳和日系品種秋白於2000年從西南大學引進,經定向培育和測配於2009年10月選育而成。

特徵特性

屬一化性帶多化性血統的四元雜交品種。以中係為母本的正交組合卵色為綠灰色,以日係為母本的反交組合卵色為褐灰色。蟻蠶體色黑褐色,素蠶。催青經過11天,全齡經過23-23.5天左右,五齡經過6-6.5天。眠性四眠。眠起整齊好養,上簇集中。蠶體質強健,抗高溫多濕能力較強。蠶繭橢圓形,繭色白,縮皺中等,纖度細。品質:全繭量1.771g,比對照種重0.051g,繭層量0.361g,比對照重0.011g;繭層率20.39%,比對照種高0.11%;平均繭絲長為900m,比對照長31m;解舒率84.5%,比對照高0.8%;解舒絲長759.7m,比對照長32.2m;纖度2.484d,比對照低0.1d、清潔和淨度均為100分,與對照一致。達到生產套用品種水平。抗性:蟲蛹生命率96.78%,比對照高1.28%。

產量表現

萬頭蠶平均產繭量16.50公斤,比對照增產4.2%;張種平均產繭量36.22公斤,比對照增產14.5%。

栽培要點

1、抓好蠶前消毒,減少養蠶環境病源。2、做好蠶種補催青工作,提高蠶種有效孵化率。3、做好小蠶共育期溫濕度管理(一齡81~80℉,乾濕差2℉;二齡79~78℉,乾濕差2.5~3℉)和良桑飽食,提高共育小蠶質量。4、提青分批,適時止桑(90%左右眠蠶)和餉食(起蠶口器轉色)淘汰遲眠蠶,減少病源傳染,提高單箔蠶發育整齊度。5、三、四將眠期眠前分箔,可顯著提高個體繭產質量。6、加強消毒預防工作,並有效封閉式保管好消毒預防藥劑(粉)。7、加強簇中溫濕度保護和通風換氣,提高蠶化蛹率和繭絲質量。

種植區域

黔南州6~9月,黔東南州和黔西南州7~8月養殖。

2011年優質種子11

民以食為天,種子與人類生活關係密切,除日常生活必需的糧、油、棉外,一些藥用、調味等都來自種子。盤點2011年優質的種子品種,為農民提供參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