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泓泉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尚泓泉,研究員,男,漢族,1968年9月生,河南省汝南縣人,1991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2年6月畢業於華中農業大學農學系作物栽培專業,農學學士、農業推廣碩士。先後從事科研、科技開發推廣及科研管理等項工作。作為主要選育人,近年來共選育並審定主要農作物新品種6個,申請植物新品種權5個;先後主持國家發改委、農業部、科技部及省級各類科研、開發項目10多項;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2項。先後在省級以上學術刊物發表論文30餘篇,主編《安全西瓜高效生產技術》等專業著作2本。現任河南省科技諮詢協會常務理事,河南省農業技術推廣協會常務理事,河南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所長。

科研項目

 1.芝麻良種繁育及種子加工基地項目;農業部農業綜合開發項目;2016年;第一主持人
2.國審玉米新品種秋樂218高產高效配套技術集成與示範;河南省農業科技創新項目;2016年;第一主持人
3.小麥良種繁育及種子加工基地項目;農業部農業綜合開發項目;2014年;第一主持人
4.多抗、廣適小麥新品種開麥21配套高產、高效安全生產技術體系示範與推廣;河南省農業科技創新項目;2013年;第一主持人
5.黃淮海優勢糧食作物生物育種能力提升與育繁推一體化工程項目;國家發改委生物育種能力建設項目;2012年;第二主持人
6.玉米新品種鄭單136、天泰58高產示範推廣項目;鄭州市重大科技攻關項目;2009年;第二主持人
7.河南農科院種業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創新能力建設;省發改委技術中心支持項目;2009年,第二主持人
8.秋樂雜8號雜交棉新品種中試與示範;科技部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2009年;第二主持人
9.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平台建設;鄭州市發改委技術中心支持項目;2008年;第一主持人
10.良種繁育及加工中心建設項目;農業部農業綜合開發項目;2007年,第二主持人
11.高產多抗玉米雜交種粟玉2號、洛玉4號高新產業化示範工程項目;2007年,國家發改委生物育種專項;第二主持人

論文和著作

論文
1.尚泓泉.國際化背景下我國種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中國種業.2012(12):7-8.
2.劉衛星,苗友順,賀群嶺,梁衛,尚泓泉,張楓葉.黃河流域中早熟棉產量構成因子分析.中國種業.2012(5):45-46
3.尚泓泉,王振雲.旱地小麥節水高產措施與發展趨勢.中國種業.2009(6):66-67
4.尚泓泉,王振雲.雜交棉秋樂雜8號選育及高產栽培技術.現代農業科技.2009(15):45-46
5.尚泓泉,王振雲,陳炳.轉基因農作物的潛在優勢、風險及發展策略淺析.河南農業科學.2009(7):11-13,34
6.尚泓泉,王振雲,張武剛.精密播種在玉米生產中的套用及發展前景.中國種業.2009(1):19-20
7.劉衛星,苗友順,梁衛,尚泓泉.棉花新品種秋樂5號產量構成因子分析及高產途徑.中國種業.2008(4):33-34
8.尚泓泉.黃河流域棉區轉基因抗蟲雜交棉關鍵栽培技術.河南農業科學.2006(9):66-67
9.馬原松,姚曉惠,尚泓泉.車前草的生物學特性及開發利用.農業科技通訊.2006(9):29
10.尚泓泉,李傳強,梁衛.油葵雜交種諾葵212及其高產栽培技術.河南農業科學.2006(12):41-42
11.趙志芳,尚泓泉,韓啟忠.我國現行科技體制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河南科技.2006(1):10-11
12.尚泓泉,趙志芳.對我國農業科技示範園區發展現狀的思考.河南科技.2005(6):4-4
13.尚泓泉,趙志芳.黃河流域棉區麥棉兩熟短季棉關鍵栽培技術.麥類文摘•種業導報.2005(6):35-36
14.尚泓泉,趙志芳.黃河流域棉區麥棉兩熟短季棉關鍵栽培技術.種子世界.2005(8):45-46
15.尚泓泉,韓啟忠,毛建平,李文君.我國棉花種子產業化現狀與對策分析.河南農業科學.2005(11):8-10
16.趙志芳,尚泓泉,毛建平,孫慎.河南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化現狀、問題與對策.河南農業科學.2005(10):5-7
17.尚泓泉,韓啟忠,毛建平.我國棉花種子產業化現狀與對策分析.中國種業.2005(10):8-9
18.尚泓泉,韓啟忠,毛建平.我國棉花種子產業化現狀與對策分析.麥類文摘.種業導報.2005(5):25-26
19.尚泓泉,王平格.黃淮地區菜用仙人掌大棚高效栽培技術.河南農業科學.2004(6):68-69
20.尚泓泉,劉建明.轉Bt基因抗蟲棉研究利用現狀及其展望.河南農業科學.2000(7):11-13
21.張翔,尚泓泉,崔轉玲,萬水法,張汴生.包膜氮肥對棉花產量和品質的影響.中國農學通報.2000(2):65,67
22.尚泓泉,張新友,劉建明,梅鴻獻,劉佩霞,崔貴玲.加入WTO對我國種子行業的影響及對策.河南農業科學.2000(4):37-38
23.尚泓泉,劉建明.農業科研單位實現自身種子產業化途徑的探討.種子.1999(2):51-53
24.梁慧珍,崔潤芝,田保明,盧為國,尚泓泉,許景菊,李延軍,乜寶來,李玉珍.大豆新品種豫豆22號的選育及豐產穩產性分析.種子.1999(4):18-19,22
25.尚泓泉,劉建明.育種單位種子開發經營中應注意的幾個環節.河南農業科學.1998(8):20-21
26.張翔,朱洪勛,尚泓泉.砂姜黑土區雜交油菜氮肥合理運籌技術研究.中國農學通報.1998(5):35-37
27.梁慧珍,崔潤芝,田保明,盧為國,尚泓泉,李延軍,許景菊.大豆新品種豫豆22號的選育.河南農業科學.1998(1):11
28.王桂芳,尚泓泉,李俊堯,紀好勤.我國棉花良種繁育體制改革探討.中國棉花.1995(1):4-7
29.王桂芳,尚泓泉.對藏紅花的觀察及其經濟效益分析.河南農業科學.1994(6):31-32
30.夏愛美,尚泓泉.1991-1992年河南省棉花品種區域試驗結果評述.河南農業科學.1994(1):8-9
31.尚泓泉,王桂芳.豫棉八號主要經濟性狀綜合分析.河南農業科學.1994(8):7-9
32.王桂芳,張耀增,尚泓泉.河南省棉花產量的灰色預測及災變年份預報.華北農學報.1994(A1):128-132
著作
1.尚泓泉,張建軍,王成榮等主編.安全西瓜高效生產技術.鄭州:中原農民出版社.2011
2.段敬傑,尚泓泉,李月瑞主編.圖文精解彩色西葫蘆種植技術.鄭州:中原農民出版社.2004

獲獎成果

 1.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優質穩產耐旱早熟短季棉新品種豫棉12號”;1999年;主要完成人
2.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優質抗病高產高效棉花新品種豫棉19號”;2002年;主要完成人
3.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棉花新品種——豫棉15號”;2002年;主要完成人
4.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高產優質多抗棉花新品種秋樂5號”;2009年;主要完成人
5.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秋樂雜9號的選育及推廣套用”;2009年;主要完成人
6.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雷公藤總生物鹼殺蟲作用研究與套用”;2009年;主要完成人
7.河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河南省夏播短季棉品種區域試驗及其結果套用”,1997年;主要完成人
8.河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優質特早熟花生新品種豫花6號的選育與利用”,1998年;主要完成人
9.河南省農科系統二等獎“棉花良種繁育技術體系的研究和套用”,1997年;主要完成人
10.河南省農科系統一等獎“高產、穩產、優質大穗小麥新品種溫麥19號的選育與套用”,2007年;主要完成人

品種選育

作為主要選育人,2013年以來共選育並審定主要農作物新品種6個,2016年申請植物新品種權5個,其中秋樂218已經獲得了品種權號,並登錄到植物品種權公報2016年第11期,秋樂368、秋樂308、NK178等品種已獲得品種權申請號。

成果轉化

作為主要負責人,在負責科技型企業生產經營期間,2011-2016年累計銷售各類種子近4億斤,營業收入15.6億元,利稅近1億元,創造社會經濟效益89.6億元。在此期間,秋樂種業先後被認定為中國種業骨幹企業、農業部首批育繁推一體化企業、中國種業AAA信用企業、中國種業信用明星企業、河南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秋樂種業科研中心被國家發改委、科技部等部委聯合認定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並作為首批承擔企業設立農業部黃淮海主要作物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秋樂”商標被國家工商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2014年8月18日,公司股票成功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正式進入資本市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