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薯87

廣薯87

廣薯87為半直立型甘薯品種,高產穩產、品質優、薯形美觀、食味好。中抗薯瘟病,適應性廣。適宜我省各地水旱田種植。符合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審定通過。

基本信息

品種信息

作物種類:紅薯
審定編號:粵審薯2006002
廣薯87號實物圖
 選育單位:廣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廣薯69和廣薯70-9等10個父本群體
瓊海市農林局組織的良種良苗考察組在廣東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考察期間,對其甘薯新品種“廣薯87”有比較濃厚的興趣,因而攜帶了部分薯塊回瓊海試種。

特徵特性

株型半直立,中短蔓,分枝數中等,頂葉綠色,葉形深復,葉脈淺紫色,莖為綠色。萌芽性好,苗期生勢旺。結薯集中,單株結薯數多,一般5~9條,大中薯比率76%,薯形下膨,薯皮紅色,薯肉橙黃色,薯身光滑、美觀,薯塊均勻,耐貯性好。乾物率28.5%,食味82.0分,澱粉率19.75%。蒸熟食味粉香、薯香味濃,口感好。中抗薯瘟病,適應性較廣。

產量表現

據相關資料顯示,2004年參加廣東省甘薯品種區試,鮮薯、乾薯平均畝產分別為2330公斤、657.1公斤,比優質對照種廣薯111增產29.91%、24.12%,增產均達極顯著水平。2005年複試,鮮、乾薯平均畝產分別為2475公斤、709.6公斤,增產25.35%、22.02%,增產均達極顯著水平。

栽培技術

1、畝插3000~4000株。
2、避免田間漬水
3、夏秋薯植後120~140天收穫。
4、選用薯皮光滑、無病蟲害的中等薯塊作種薯育苗;選擇水肥條件好、土層深厚、土壤疏鬆的地塊種植;早薯一般5月上旬栽插,晚薯8月上旬前栽插。畝栽插4000株左右。宜採用重施基肥、適時施用點頭肥、夾邊肥,看苗補施裂縫肥的原則,促進莖葉早生快發。畝施純氮11公斤,氮、磷、鉀比例1:0.5:1.5;注意防治病蟲害;生育期120-140天。

審定意見

廣薯87為半直立型甘薯品種,高產穩產、品質優、薯形美觀、食味好。中抗薯瘟病,適應性廣。適宜我省各地水旱田種植。符合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審定通過。

選育機構

廣東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為省屬公益型科研機構,圍繞廣東及華南地區農業和生產中的關鍵技術,重點開展作物新品種選育、配套栽培技術、農產品加工技術及生物技術的研究與開發。
本所現有職工166人,具有高級技術職稱27人,博士16人。設有花生、玉米、薯類、能源作物、菸草、南藥等專業研究室及良種苗木中心、花生綜合實驗廠等產業化機構。建有“國家農業部華南農作物種質資源利用重點實驗室”、“廣東省農作物遺傳改良重點實驗室”、“國家種質甘薯資源圃”、“廣東旱地作物種質資源圃”、“國家花生原原種擴繁基地”、“國際科技合作重點科研機構”等。
本所以服務“三農”為宗旨,以提高廣東及華南地區農業生產為己任。經過近五十年來、幾代科技人員的不懈努力,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培育出一批優質、高產、抗病、專用型作物新品種;研究出一批先進適用的農業生產新技術,鍛鍊和造就了一批有突出貢獻的專業人才。
建所以來獲獎成果100多項,其中省部級以上獎25項;育成並通過審定作物品種70多個;授權專利5項;“八五”以來發表研究論文500餘篇。本所研究開發的作物新品種和農業新技術在生產上大面積推廣套用,累計達1.6億畝,取得過105億元的社會經濟效益,為廣東及華南地區農業生產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本所在“十五”全國農業科研機構評估中被評為“百強所”,名列第十八位。

2011年優質種子11

民以食為天,種子與人類生活關係密切,除日常生活必需的糧、油、棉外,一些藥用、調味等都來自種子。盤點2011年優質的種子品種,為農民提供參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