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齒長蠹

雙齒長蠹

昆蟲名,為鞘翅目,長蠹科。分布於河北、蘇州、合肥、西寧、青島、昆明等地。為害海棠、紫荊、紫藤、紅花羊蹄甲、合歡、柿、鹽膚木、黑棗、槐和竹等。成蟲與幼蟲蛀食花木枝幹,使枝條幹枯或風折枝,幼樹可全株死亡。被害初期外觀沒有明顯被害狀,等發現花木被害時,已為時過晚。該蟲尤其喜歡為害樹勢衰弱的半乾枝幹。

簡介

種類:鞘翅目
拉丁文:
Sinoxylon japonicus Lesne

介紹

分布及為害:
雙齒長蠹 Sinoxylon japonicus Lesne 又名二齒莖長蠹日本雙棘長蠹。屬鞘翅目長蠹科。分布於河北、蘇州、合肥、西寧、青島、昆明等地。為害海棠紫荊、紫藤、紅花羊蹄甲合歡、柿、鹽膚木、黑棗、槐和竹等。成蟲幼蟲蛀食花木枝幹,使枝條幹枯或風折枝,幼樹可全株死亡。被害初期外觀沒有明顯被害狀,等發現花木被害時,已為時過晚。該蟲尤其喜歡為害樹勢衰弱的半乾枝幹。
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6毫米左右。體黑褐色,筒形。觸角棕色,末端3節特化為單櫛齒狀。前胸背板發達,似帽狀,可蓋著頭部。鞘翅密布初刻點,後端急劇向下傾斜,斜面有兩個刺狀突起。卵白色,卵形,半透明。幼蟲體長8毫米左右,乳白色,略彎曲。蛹白色,離蛹形。
生活習性:
華北地區1年發生1代。以成蟲在枝幹韌皮部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開始取食為害,4月下旬成蟲飛出交尾。將卵產在枝幹韌皮部坑道內,每坑道產卵百餘粒不等,卵期5天左右,孵化很不整齊。5~6月為幼蟲為害期,以3~5齡幼蟲食量最大。5月下旬有的幼蟲開始化蛹,蛹期6天。6月上旬可始見成蟲,成蟲在原蟲道串食為害,並不外出遷移為害。在6月下旬至8月上旬成蟲才外出活動,8月中下旬又進入蛀道內為害。10月下旬至11月初,成蟲又轉移到1~3厘米直徑的新枝條上為害,常從枝杈表皮粗造處蛀入做環形蛀道,然後在其蟲道內越冬。在秋冬季節大風來時,被害新枝梢從環形蛀道處被風颳斷,影響翌年花木生長。
防治:
(1)生物防治。設定人工鳥巢,招引益鳥滅蟲。(2)加強管理。注意檢疫工作;合理灌水和施肥,提高抗蟲性。 (3)藥劑防治。3~4月成蟲外出交配期及6~8月成蟲外出活動時,噴施20%速滅殺丁3000倍液。因成蟲外出不整齊,要選用藥效長的藥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