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嘧達莫緩釋膠囊

雙嘧達莫緩釋膠囊

雙嘧達莫緩釋膠囊,本品為緩釋膠囊劑,內容物為黃色球形小丸。血栓栓塞性疾病預防和治療,單用或與阿司匹林合用。口服一次200mg,一日2次。嚴重冠脈病變患者使用本品後缺血可能加重。可引起外周血管擴張,故低血壓患者應慎用。治療劑量時不良反應輕而短暫,長期服用最初的副作用多消失。常見的不良反應有頭暈,頭痛、嘔吐、腹瀉、臉紅,皮疹和瘙癢,罕見心絞痛和肝功能不全。不良反應持續或不能耐受者少見,停藥後可消除。

基本信息

藥品簡介

通用名雙嘧達莫緩釋膠囊

英文名DIPYRIDAMOLESUSTAIND-RELEASE

拼音名SHUANGMIDAMOHUANSHIJIAONANG

藥品類別抗血小板藥

性狀本品為緩釋膠囊劑,內容物為黃色球形小丸。

貯藏遮光、密閉,陰涼處保存。

主要成分

雙嘧達莫結構式雙嘧達莫結構式

通用名雙嘧達莫

化學名2,2',2",2'''-[4,8-二哌啶基嘧啶並[5,4-d]嘧啶-2,6-二基]雙次氮基]-四乙醇

拼音名SHUANGMIDAMO

英文名DIPYRIDAMOLE

CASNo.58-32-2

分子式C24H40N8O4

分子量504.63

規格25mg

藥理毒理

具有抗血栓形成作用。雙嘧達莫抑制血小扳聚集,高濃度(50μg/ml)可抑制血小板釋放。作用機制可能為

⑴抑制血小板上皮細胞紅細胞攝取腺苷,治療濃度(0.5~1.9μg/dl)時該抑制作用成劑量依賴性。局部腺苷濃度增高,作用於血小板的A2受體,刺激腺苷酸環化酶,使血小板內環磷酸腺苷(cAMP)增多。通過這一途徑,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膠原和二磷酸腺苷(ADP)等刺激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受到抑制。

⑵抑制各種組織中的磷酸二酯酶(PDE)。治療濃度抑制環磷酸鳥苷磷酸二酯酶(cGMP-PDE),對cAMP-PDE的抑制作用弱,因而強化內皮舒張因子(EDRF)引起的cGMP濃度增高。

⑶抑制血栓烷素A2(TXA2)形成,TXA2是血小板活性的強力激動劑。

⑷增強內源性PGI2的作用。雙嘧達莫對血管有擴張作用。犬經十二指腸給予雙嘧達莫0.5~4.0mg/kg產生劑量相關性體循環和冠狀血管阻力降低,體循環血壓降低和冠脈血流增加。給藥後24分鐘起效,作用持續約3小時。在人觀察到相同的血流動力學效應。但急性靜脈給藥可使狹窄冠脈遠端局部心肌灌注減少。在小鼠111周和大鼠128~142周口服試驗中,8、25和75mg/kg(1、3.1和9.4倍於人每日最大推薦劑量)雙嘧達莫未產生明顯致癌效應。致突變試驗的結果為陰性。大鼠生殖試驗使用60倍於人每日最大推薦劑量雙嘧達莫,未顯示生殖受損的證據。但在115倍於人每日最大推薦劑量時,黃體數量明顯減少,活胎種植減少。小鼠、大鼠和兔試驗未顯示雙嘧達莫損害胎兒的證據。小鼠口服LD50為2150mg/kg;單次口服致死量在大鼠為6000mg/kg,在犬為350mg/kg。

藥代動力學

口服後血漿濃度達峰時間約2小時,血漿穩態峰濃度為1.98μg/ml(1.01~3.99μg/ml),穩態谷濃度為0.53μg/ml(0.18~1.01μg/ml)與血漿蛋白結合率為99%,半衰期約為12小時。在肝內代謝,與葡萄糖苷酸結合後從膽汁排泌。

適應症

血栓栓塞性疾病預防和治療,單用或與阿司匹林合用。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200mg,一日2次。

不良反應

治療劑量時不良反應輕而短暫,長期服用最初的副作用多消失。常見的不良反應有頭暈,頭痛、嘔吐、腹瀉、臉紅皮疹和瘙癢,罕見心絞痛和肝功能不全。不良反應持續或不能耐受者少見,停藥後可消除。

禁忌症

對本品過敏者禁用。

注意事項

⑴嚴重冠脈病變患者使用本品後缺血可能加重。

⑵可引起外周血管擴張,故低血壓患者應慎用。

⑶有出血傾向患者慎用。

⑷有報告本品可能引起肝酶升高。

用藥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未在孕婦中作適當的對照研究,僅當確有必要方可用於孕婦。雙嘧達莫從人乳汁中排泌,故哺乳婦女應慎用。

兒童用藥12歲以下兒童用藥的安全性和效果未確定。

老年患者用藥

藥物相互作用

與阿司匹林有協同作用。與肝素合用可引起出血傾向。與雙香豆素類抗凝藥同用時出血並不增多或增劇。

藥物過量

如果發生低血壓,必要時可用升壓藥。急性中毒症狀在齧齒動物有共濟失調、運動減少和腹瀉,在狗中有嘔吐、共濟失調和抑鬱。雙嘧達莫與血漿蛋白高度結合,透析可能無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