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台鄉

雙台鄉

雙台鄉,隸屬湖北竹山縣位於昌邑市西北部,占地面積95平方公里,轄29個行政村,總人口30462人。2005年實現地方財政收入339.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354元。

基本信息

城鎮概況

新組建的湖北省竹山縣雙台鄉於二零零一年五月由原雙台鄉與原茅塔鎮合併而成。位於北星河源頭,素有竹山“北大門”之稱。鮑竹路貫穿全境,地勢北高南低,屬高寒地區。東與樓台鄉毗鄰,西接麻家渡鎮,南與潘口鄉相連,北與鄖縣鮑峽鎮、陝西白河縣交界。雙台鄉政府距竹山縣域42公里,距十堰市90公里。

雙台鄉雙台鄉
雙台鄉耕地面積23824畝,其中水田2965畝。境內有國家中型冶金企業-----湖北銀礦;有旅遊佛教景點----石佛寺。主要河流有北星河、攔魚河;主要山峰有野人山、聖母山等;森林面積37萬畝,木材總儲量221.4萬立方米;山竹資源豐富,年採伐量2000噸以上。境內礦產資源已開採的除金銀礦硫鐵礦水泥礦石灰礦外,還有銀洞坪高品位銅礦,總貯量達5377噸。有漁塘村垌子埡石煤礦,總貯量達550萬噸。田溝的石灰石,銀洞的鐵礦。境內珍稀動物主要有:香獐、羚羊、果子狸、甲魚、娃娃魚、水獺等;主要土特產有:天麻黃柏木耳杜仲香菇板栗核桃生漆茶葉等。
雙台鄉16個村(場)實現了公路、電視、電話“三通”。雙台鄉有中國小12所,教師133人,在校學生2462人。有衛生院(所)7個,醫務人員52人,病床16張。有福利院1所,其中投資55萬元興建的鄉中心福利院已正式投入使用。收養孤寡老人30人。雙台鄉有800元以下貧困戶305戶,貧困人口946人。
圍繞農民增收、財政增收狠抓經濟建設。2003年雙台鄉社會總產值達到6265萬元,人平純收入1567元,比2002年遞增8%和4.1%。財政收入212萬元,比2002年淨增26.36萬元。鄉辦企業主要有雙峰茶場、台子磚廠、漁塘預製板廠等。個體私營企業412家,從業人員581人;種植業產業以黃姜為主,2003年達到8045畝,比2002年新增6030畝,以界嶺、普渡兩村為重點新建的天麻、洋禾姜基地已有相當規模;林特基地萬畝板栗長廊已呈雛形。集鎮人口近3000人,飲食服務一條街已經建成,程控電話光纖電視行動電話均已開通,集鎮已初具規模。投資130萬元的南茅油路黑色化工程已投入使用。鄉內重點在建工程有投資1860萬元的三關隧道工程及鮑竹路改造升級工程。

資源豐富

1、雙台美食街:位於雙台鄉集鎮中心鮑竹路穿街而過,距竹山縣城40公里,距十堰市96公里,是竹溪竹山出入十堰的主幹道。每天車流量在500至600輛之間,其中大客車在60輛以上。是過往旅客食宿的理想之地,該鄉盛產天麻、打雞,“天麻打雞湯”已成為該地的一道名菜,深受廣大旅客青睞。
雙台鄉雙台鄉
2、院子硫鐵礦:位於雙台鄉院子村與縣辦文峪硫鐵礦共一山脈,與國家中型礦產企業湖北銀礦緊密相連,距竹山68公里。
該礦以硫和磁鐵為主,貯量大、品位高、埋藏淺、易開採、運輸方便等特點,深受用戶青睞。總貯量50萬噸以上,礦產平均含硫量33個/噸,最高達46個/噸,2000年最高開採量達6000噸;水電路通往礦區,有固定資產80餘萬元,礦石遠銷保康、近銷竹山化工廠
3、田溝石灰礦:位於雙台鄉田溝村三組,貯礦量取之不盡,用之不絕,整個一座山全部都是礦石,開採時不打洞,礦帶實行大剝皮表層開採,作業面大,施工安全方便,路電水通往礦區,既可以在原地建窯燒成品灰,又可向竹山化工廠銷售礦石,是一個理想的投資項目,具有投資少,開採量大、運距短、見效快等多方優勢。
4、銀洞坪銅礦:位於雙台鄉羅家村,該礦由湖北省125地質大隊進行過為期三年的勘測,第五地質大隊及中南設計院親臨現場勘測設計,資料齊全。該礦含有金銀銅鐵等多種金屬,具有品位高、含量大等特點:總貯量達5377噸,其中:含3591公斤,1997噸,含2395公斤,屬地質部門推薦優質礦開發產品。水、電、路等基礎設施齊全,配套。
5、銀洞尾沙礦:位於雙台鄉銀洞村,是湖北銀礦排除的廢礦渣,是製造玻璃和馬賽克的最佳原料,此礦渣還可提煉十幾種金屬化學元素,具有較大的開發利用價值,已庫存尾沙約50萬立米,如能利用將有30年以上的開採期,是招商引資的理想產品。
6、江西石灰礦:位於雙台鄉漁塘村江西溝,礦區距鮑竹路3公里,該礦區蘊貯石灰石和石煤兩大產品,是燒成品石灰的理想燃料,過去老百姓自行壘窖燒灰取得過一定的經濟效益,但都是小打小鬧,尚未形成一定規模,隨著鮑竹路的升級改造,需要大量的石灰原材料,江西石灰礦的開發利用正好是一個很好的機遇所在。加之集鎮建設的大發展,石灰的銷售市場前景可觀。
雙台鄉以面積大、礦藏豐富,貯量大等突出特點,位居全縣第二。同時占有與十堰市和縣政府距離近的區位優勢,有足夠的水源電源交通便利,信息暢通,政策優惠。

特色農業

雙台鄉是有名的西瓜之鄉,雙台鄉6000畝西瓜。雙台鄉有2000畝土豆,是有名的土豆生產基地。雙台鄉澇窪地開發成果顯著,已開發澇窪地 8000畝,淡水養魚1000畝,淡水養2000畝,畝產藕達2300-2500斤。雙台鄉還是蔬菜生產鄉,雙台鄉已發展冬暖式大棚300畝,大田蔬菜 10000畝。還是有名的桑蠶之鄉,已發展桑園3500畝。

一度輝煌的烤菸產業,曾經給雙台鄉帶來了農民致富、財政增收的變化,可是由於市場波動、起伏較大,加之連續重茬生產,病害、蟲害非常嚴重,這一“黃金產業”處於萎縮狀態。鄉黨委、政府針對這一現狀,組織鄉、村幹部和菸農骨幹戶外出學習取經,請專家現場指導,引進新品種,學習先進栽培方法,加強防蟲治病,改用新型烘烤技術,使這一富民產業又逐漸興起,僅去年一年,雙台鄉菸葉農民收入達130萬元,2008年又新發展烤菸500畝,可望實現增收80萬元。

鄉鎮發展思想

雙台鄉雙台鄉
1、是發揮生態條件良好和山場面積大的優勢,著力建設以天麻、銀杏洋禾姜筍竹兩用林等為特色的林特基地和生態之鄉,解決好農民增收問題。
2、是發揮礦產資源豐富的優勢,做好招商引資這篇大文章,變礦產大鄉為礦業大鄉,解決好財政增收的問題。
3、是發揮區位優勢,建設以交通、飲食服務業為特色的邊貿集鎮,逐步把雙台建設成為竹山北部經濟重鎮。
4、是搶抓國家新一輪扶貧開發政策的機遇,抓好重點扶貧單位項目建設,把項目做大、做強、做好。
5、是搶抓鮑竹路改造升級的大好機遇,全面實施集鎮建設規化、硬化、綠化、亮化集鎮大道。
雙台鄉藉助鮑竹路升級的大好時機,共投資1300餘萬元,對街道進行硬化、綠化、美化、亮化。隨著城鎮建設規模和檔次的不斷提升,功能的不斷完善,其經濟和社會效益日漸突出。雙台鄉民營企業發展到130家,實現產值達4400萬元以上,個體工商戶500餘戶,從業人員達千餘人,年邊貿交易額達到3000萬元。
雙台鄉集鎮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基礎設施日臻完善,民眾生活發生實質性的變化,成為名副其實的竹山北大門。雙台鄉共開通程控電話1100部,手機用戶近4000戶,雙台鄉磚瓦房和小洋樓達到400餘棟,每百戶中就有62戶擁有機車閉路電視覆蓋率達到了82%,雙台鄉存款額達到1000萬元以上。
雙台鄉雙台鄉
雙台鄉分布在三座大山中,行路難一直困擾著該鄉民眾,嚴重製約著該鄉的經濟發展。
鄉黨委政府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從基礎入手,充分利用國家通村水泥路建設的機遇,緊緊依靠市、縣小康工作隊的扶持,僅去年一年就通過自籌資金350萬元、爭取國家資金320萬元,修通了13個村35公里的通村水泥路。2008年又開始修建硬化雙台至羅家的“雙羅路”、水坪至關溝的“水關路”以及出省路南口至陝西白河卡子的“南卡路”,總計42公里,全面打通了雙台通往鄰近省、市、縣及鄉鎮的經濟“斷頭路”。
雙台鄉是全市有名的天麻產地。該鄉黨委、政府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請來技術顧問,為農民舉辦多期培訓班,發放通俗易懂的技術資料,使每個農戶有一個技術骨幹。雙台鄉基本上戶戶栽天麻,人人懂技術,天麻已成為農民增收的骨幹項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