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盪鎮

雁盪鎮

雁盪鎮是浙江省136箇中心鎮之一,位於溫州市東北部,自南向北分別與清江鎮、芙蓉鎮、雁湖鄉、仙溪鎮和大荊鎮接壤。全鎮總面積104平方公里,轄32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總人口52665人,鎮人民政府駐白溪街行政村。雁盪鎮中心距離樂清市區僅40公里,104國道線貫境而過,且設有甬台溫高速公路出口,交通條件十分便捷。集鎮建設日新月異,鎮建城區規劃面積達2平方公里。2000年8月被浙江省列為全省136箇中心鎮之一,旅遊區的設施建設不斷完善,濱海旅遊資源開發進一步加強,逐步形成山海呼應的旅遊小城市建設新格局。

基本信息

鄉鎮介紹

(圖)雁盪鎮雁盪鎮

雁盪鎮是浙江省136箇中心鎮之一,位於溫州市東北部,自南向北分別與清江鎮、芙蓉鎮、雁湖鄉、仙溪鎮和大荊鎮接壤。104國道、甬台溫高速公路、鐵路貫穿鎮境內。總面積74.75平方公里,轄32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全鎮總人口5.35萬人。雁盪鎮地處著名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雁盪山,距樂清市區31.3公里。

雁盪鎮境內有著名的雁盪山國家級風景旅遊名勝區,環境優美;全鎮水產資源豐富,海塗養殖面積33060畝,全年漁業總產量達8829噸,經濟作物播種面積達5000多畝,總產量達4797多噸,工業企業穩步發展。2005年,全鎮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9.44億元,增長4.0%;人均純收入5024元,增長2.8%;工業總產值1.54億元,增長2.67%。

農業生產以種植水稻為主,柑桔、楊梅、橙、雁茗、鮮石斛系當地特產,水產資源極為豐富,全鎮水產養殖總面積15735畝,為樂清市蟶、牡蠣、蛤三大貝類的畝種基地。1998年水產總量達4500噸,產值達到9567.6萬元。

(圖)雁盪鎮雁盪鎮

雁盪山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絕勝”之稱,是中國十大名山之一。風景區總面積450平方公里,景點550多處。景區內供水、供電、通訊、電視、衛生、文化、娛樂設施一應俱全,擁有大中型賓館飯店30餘家,個體賓館200多家,其中三星級飯店1家,涉外飯店5家。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1999年又被建設部授予文明風景名勝區光榮稱號。共接待中外遊客180多萬人次,旅遊總收入達5億餘元。 雁盪鎮旅遊資源豐富,待開發旅遊資源極多,觀光農業,海塗海島風光和歷史民俗文化資源,觀賞價值較高。

1999年,雁盪鎮被評為溫州市級文明鎮。2002年、2004年連續通過溫州市級文明鎮的複評。鎮黨委、政府力求在原基礎上有新的突破,提出了爭創省級文明鎮的奮鬥目標,在創建工作中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理念,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尤其重視人的道德水平的提高,逐步形成為促進雁盪山旅遊事業騰飛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新起點。

經濟發展

(圖)雁盪鎮村民在田壟里種植菱角雁盪鎮村民在田壟里種植菱角

雁盪鎮在農、林、水、漁業方面,邁上新的台階。該鎮堅持以規模經營提升農業,以品牌效應打造農業,以農業產業化發展農業。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積極調整最佳化農業產業結構,努力創新農業經營機制。堅持依靠科技進步,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全年完成糧食生產總面積達12069畝。同時該鎮積極鼓勵畜牧業向規模化、基地化發展。林業工作卓有成效,完成山林綠化2000餘畝,森林防火和病蟲防治工作也取得明顯進展,被評為省級動物防疫示範鎮。

該鎮引進農業新品種、新品系10多個,認證的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達15%。建設省級品牌1個(雁白雲)、市級品牌1個(芳蕊綠雁)。共有4家茶葉生產企業榮獲省級金獎。在此基礎上,該鎮不斷拓展第三產業的發展空間。為順利推進溫州市“全國優秀旅遊城市”的創建,積極配合溫州市旅遊局和雁盪山風景旅遊管理局做好宣傳、環境整治等工作。以旅遊業為龍頭的服務業有序增長,呈現快速發展的態勢,與之相關的餐飲業、文化娛樂業等齊頭並進。

該鎮基礎建設重點工程有序開展,社會各項事業建設卓有成效。2007年該鎮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16.27億元,比上年增長12.5%;財政收入1814萬元,比上年增長15.6%。工業總產值達到2.4166億元,比上年增長0.6%。農業總產值4968萬元,比上年增長10.22%。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4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7809萬元,工業性投入1210萬元。

作為省部級名特優的雁盪毛峰茶,有著型細似針、緊挺、翠綠的外形,並且湯色嫩綠明亮、葉底綠亮、香氣清香持久,深受消費者的青睞,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因此,發展速度非常之快。隨著種植規模的逐漸擴大,出現了能仁茶葉村、茶葉生產基地和生產種植重點戶、專業戶。但由於受技術、資金等因素的制約,雁盪鎮的茶葉在種植、加工、銷售上很難形成一體化,存在著一種較無序的狀態。

城鎮建設

(圖)雁盪鎮雁盪鎮

雁盪鎮在“溫州市生態鎮”、“浙江省生態鎮”創建基礎上,專門成立了創建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工作領導小組。加大宣傳力度,組織開展“節能減排,創建環境友好型社會”環保行動和街頭義務宣傳知識活動。結合“千百工程”,加強改造舊村、文明村、文化村、體育村、衛生村、經濟特色村、休閒旅遊村的建設,合力推進生態村建設。全鎮32個行政村,現有10個村建造了生活污水集中處理池。該鎮清理河溝8000米,淤泥得到全面清理,並增加村莊、庭院綠化面積。另外,該鎮在特色村創建方面取得可喜的成績。

為加快中心鎮建設步伐,該鎮對城鎮基礎設施進行改造,完成溪濱路綠化亮麗工程,完成了雁盪鎮中心菜市場工程,對甬台溫高速公路雁盪段出口進行統一規劃和綠化,並開工建設沙門島跨海大橋及接線工程等。國家環境保護部公布的第七批“全國環境優美鄉鎮”,雁盪鎮榜上有名。

雁盪山和楠溪江兩個國家級風景區之間將建設一條直達旅遊公路。雁楠公路是連線樂清和永嘉北部重要的旅遊交通幹線公路,是浙江省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規劃建設項目。工程路線主線全長40多公里,永嘉段和樂清段各有20來公里,起點為永嘉上塘鎮41省道,終點到雁盪鎮104國道。公路建成後,可縮短樂清北部山區與永嘉交通距離近20公里,將兩景區連為一體,改善了兩景區之間的交通條件,有利於實現兩大景區的一體化建設,提高景區之間的知名度。對擴大景區容量,發揮重點旅遊區的集聚效應,促進多渠道吸引資金開發旅遊資源,把旅遊優勢轉化為經濟、產業的優勢,實現旅遊產業經營多元化具有積極意義。

旅遊資源

(圖)雁盪山雁盪山

雁盪鎮地處雁盪山國家級風景區,並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認為世界地質公園。雁盪鎮政府從雁盪實際出發,把發展旅遊業作為雁盪的主產業。經調查:一、雁盪旅遊業經營項目單一,單靠門票收入和旅館餐飲業收入、旅遊產業鏈不長,輻射能力差,難以帶動整個片區的經濟發展。二、缺乏旅遊工業企業的支撐和帶動,雁盪特色旅遊產品的生產和銷售,特別是旅遊工藝品、紀念品、土特產以及雁盪名牌產品的生產和銷售,處於低、小、散的狀況,缺乏基地建設和規模經營。因此,雁盪鎮黨委、政府從科學發展觀和雁盪實際出發,迫切要求建立雁盪臨港產業功能區,引進和發展一批與旅遊區相適應的無污染的企業,以促進旅遊業、農(漁)業發展,走出一條適合雁盪實際,集旅、工、農、貿為一體,良性互動、協調發展的道路,以推動雁盪經濟快速持續發展。

雁盪山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中國十大名山之一,因“山頂有湖,蘆葦叢生,秋雁宿之”得名,史稱“東南第一山”。其開發始於南北朝,興盛於唐宋,文化底蘊豐厚。2004年、2005年分別被授予“國家地質公園”和“世界地質公園”,現正在申報“世界自然遺產”。2002年12月份,溫州市委常委會議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究,形成會議紀要,將雁盪山管理局委託樂清市委、市政府管理,管理局黨委書記兼所在地雁盪鎮黨委書記,雁盪鎮鎮長兼管理局副局長職務。

管理體制的進一步理順,為後來國家和世界地質公園的成功申報奠定了基礎,不但推進了雁盪山景區建設和雁盪鎮建設,而且極大地促進了樂清大旅遊產業的長足發展。自2003年以來,雁盪山風景區的知名度和綜合競爭力得到較大的提升,旅遊經濟呈現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尤其世界地質公園的成功申報和建設是雁盪山旅遊發展的一個新的里程碑。2007年接待國內外遊客165萬,同比增長10%,旅遊業總收入11.8億元,同比增長15.8。雁盪鎮及雁盪山風景區內的農民年人均收入達到5662元,同比增長4.1%。

雁盪鎮能仁村地處雁盪山風景名勝區大龍湫景區內,優越的地理位置,促進了該村攝影業的發展,1500多人的小村,有20%的村民都愛好和從事攝影工作,攝影愛好者的增加,逐漸使攝影業成為了該村的支柱產業。該村不失時機對攝影人員進行了系統培訓,並考取等級證書。該村從事攝影業的農民人均收入達到了1.6萬元,為了展示農民攝影愛好者的成就,村里還建立了“能仁村攝影展示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