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帆鎮

石帆鎮

石帆鎮位於樂清市境中部,東接天成鄉,南連樂成鎮,西與四都鄉接壤,北與虹橋、淡溪兩鎮為鄰,104國道線南北縱貫全境,距離甬台溫高速公路蒲岐出口僅3公里,境內更有在建的甬台溫鐵路紳坊火車站,交通便利。全鎮面積31.95平方公里,耕地1.59萬畝,轄29個行政村,總人口3.42萬。2007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1.13億元,同比增長37.4%;鎮財政總收入202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012元。

基本信息

區域概況

石帆鎮 位於樂清市中部,地處虹橋鎮和樂成鎮的中間,國道104線南北縱貫全境,距離甬台溫高速公路蒲岐出口僅3公里,交通十分便利。下轄29個行政村,全鎮面積31.95平方公里,耕地15870餘畝,總人口3.2萬人。2005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6.86億元,同比增長21.2%;人均收入5163元,同比增長3.3%。

石帆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據考證,“石帆”一名自北宋沿用,北宋興國司理賈如規,南宋吏部尚書劉黻都出自石帆。境內古蹟頗多,有新石器時代遺址,晉以來小群山墓葬群及明牛頭山烽火台遺址等。賈如規故居遺址司理門、劉黻墓、慈濟橋、“源遠泉”摩崖石刻等被列入市級文保單位。在近現代,從石帆這片土地上還走出了許多學者、政界人物和商界巨賈。

龍門山風景區 龍門山風景區

石帆鎮黨委政府強化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糧經比例逐步提高,水果、蔬菜等經濟作物面積不斷擴大,已逐步成為樂清市蔬菜生產的主要基地之一。強化農田基本設施建設,投資2300多萬對全鎮近萬畝連片的平原農田進行土地整理,形成了“田成方、路成行、渠成網、樹成蔭”的農業現代化耕作區。強化特色農業扶持力度,產業實力不斷增強,其中遠近聞名的“朴湖粉乾”已實現了由傳統加工向產業化生產轉變,產值逐年增加。

全鎮工業經濟的發展態勢良好,運行質量不斷提高,產業產品結構不斷最佳化。全鎮已擁有工業企業150多家,涉及電器、電子、微電子、汽配、燈具、小家電、裝飾材料、食品、木材加工、服裝、採礦、運輸等多種產業。並逐步形成家具、服裝、汽車配件、電子線材等規模產業。沿104國道工業經濟帶初具雛形,建成了朴一、朴二、東朴湖工業區,與半山區經濟帶的霞雪、陳岙工業區相輝映,勾勒出了石帆工業經濟發展的宏偉藍圖。

科教文衛體各項事業均衡發展。教育事業蓬勃發展,有中學2所,中心國小3所,有民辦學校2所,其中高級中學1所。2003年石帆鎮榮獲溫州市級教育強鎮稱號。公共衛生事業得到加強,建立健全了由防疫站、衛生院、村衛生室構成的衛生防疫網路。29個行政村都實現了通電、通水、通閉路電視、通電話。行動電話信號覆蓋全鎮,通訊十分方便。

工業發展

石帆鎮 石帆鎮

石帆鎮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努力克服原材料價格上漲、工業用地緊張等要素資源緊缺的制約,加大了新產品開發和技術改造的力度,推進國際市場的開拓,適度擴大生產規模,實現了工業經濟持續穩步的發展。

石帆鎮工業經濟總量邁上新的台階。2008年全鎮實現工業總產值10.88億元,同比增長7%,年產值在500萬元以上規模企業達到52家,總產值達9.7億元,規模企業產值占全鎮工業總產值的80%以上。經濟外向度進一步提高,外貿出口交貨值達10367萬元,同比增長55%。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產品不斷湧現。

該鎮產業結構不斷最佳化升級。石帆鎮堅持產業層次提升與集聚發展並重,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最佳化升級。全鎮的龍頭行業較明顯發揮帶動作用,各企業紛紛針對自身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加大投入,堅持重點項目帶動、科技投入促動,促進產品質量的提高。加大工業性投入力度和技改力度,2008年共完成工業性投入0.86億元,進行設備改造、廠房改建新建和技術改造。企業的科技創新力度不斷加大,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51家企業通過了ISO等質量體系認證,大部分已通過鑑定並投入批量生產。

軟硬環境得到改善和最佳化。石帆鎮深入開展為工業企業服務活動,掌握經濟的運行情況,分析問題與困難。以推進標準廠房建設為重點,解決企業用地難的問題。實施品牌興業戰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產品不斷湧現,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51家企業通過了ISO等質量體系認證。大力啟動經濟產業功能園區建設,西片山坡地經濟產業功能區一期工程進展順利,已完成108畝土地農轉用報批手續,陳岙、霞雪工業園區企業辦理了審批手續;樂清市13家省重點項目企業有5家落戶石帆。

農業建設

石帆鎮 西瓜 石帆鎮 西瓜

石帆鎮充分發揮了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始終把農業、工業、交通運輸業、農副產品加工業放在重要地位,農業經濟穩步發展,15894 畝耕地通過土地平整、園區建設形成“四成方、渠成網、路成框、樹成蔭”設施齊全的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已成為樂清市糧蔬主要產地。特色農業異軍突起,主要有“郭路紅柿”、“朴湖粉乾”、“紳坊獺兔”“青嶼石棉瓦”等特色專業村。

石帆鎮實現農業總產值3300萬元,認真貫徹執行有關扶農支農政策,投入支農資金20萬元;農業種植面積擴大,糧食作物種植面積達2.15萬畝,獲樂清市冬種生產二等獎和糧食生產綜合先進三等獎。新成立5個專業合作社和1個蔬菜種植有限公司。全市完成1100畝標準農田整理進行了河道清障、清污及非法占河清理,完成霞雪村和朴湖二村的河道駁坎2.8千米。添置新型農機具5台,並開展了農機安全村建設,青嶼村被評為溫州市“農機安全村”。開展種養大戶農業保險,保險額達5萬元,農戶獲賠付達30多萬元,對1560戶種植戶進行註冊,通過“一卡通”完成了糧食直補款發放工作。另外,以前林村“農業觀光園區”為龍頭景點,牛頭山烽火台等旅遊項目的前期開發工作正有序推進。

全鎮加大舊村改造與環境整治工作力度,啟動了紳坊等15個村的舊村改造工作,其中東朴湖村和朴湖三村被評為樂清市環境整治合格村,前林、下官塘、後嶼等村分別被評為樂清市星級村、衛生示範村和文化大院。民眾體育文化設施建設步子加快,新增體育活動場地2處,青嶼、上賈岙、後嶼等村添置了一批體育器材。完成了總長度為17千米的“康莊工程”建設,投資近200萬元的西洙橋工程順利通過驗收。石帆鎮大力支持甬台溫鐵路工程建設,工程涉及的地面附著物賠償、房屋拆遷、車站大道征地、紳坊火車站打樁等任務已較好完成;104國道改線工程石帆段兩個村的征地工作已圓滿落實;溫東變500KV、蒲歧變110KV輸電工程的征地賠償工作順利告捷,農村電氣化建設穩步推進,被溫州市評為新農村電氣化建設A類鄉鎮。

社會事業

石帆鎮投入教育資金180多萬元,改造了鎮一中、二中、一小、二小的危舊圍牆、食堂,拆遷了河淇國小校內的民居,給一中配備了多媒體教育設施,改建了霞雪國小和鎮二小的操場跑道, 全鎮教學硬體設施得到改善。進一步規範幼兒教育,取締了無牌無證接送車,幼稚園的“散、亂、小”現象明顯好轉。

石帆鎮的農村新型醫療合作工作出色,全鎮農民參保率達81.2%,發放醫療保險金146萬多元,大大改善了農民有病無錢醫的現狀;投入20多萬元組建了鎮衛生院體檢中心,給參保農民免費體檢,完成農民體檢8000多人。繼續開展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工作,全鎮共有285人參保,參保率達49.7%;政策性農村住房保險工作進展順利。

石帆鎮健全村級計生組織網路建設,深化計生村民自治,加強孕前管理、過程管理,提高管理服務水平,化解出生嬰兒性別比失常、社會撫養費徵收難、流動人口計生管理不到位三大難題,以計生“綜合整治、集中消化”大行動為載體,嚴格控制違法生育,計生工作的整體水平有了提高,2007年計生符合率為73.54%,社會撫養費徵收率為91.03%,兌現率為70.24%,人口自然增長率為7.47‰。老人工作又上新台階,朴湖二村被評為“四星級”老協,東朴湖村、朴湖一村、朴湖三村被評為“二星級”老協,鎮老協被樂清市老齡委、老協評為先進集體。

石帆鎮歷史悠久,“石帆”地名自北宋沿襲下來,境內歷史文化古蹟頗多,有新石器時代、晉以來小岑(群),山墓葬群及明牛頭山烽火台遺址;有北宋國司理賈如規遺址,司理門;南宋吏部尚書劉黻墓,遺墨“源遠泉”摩崖和古橋慈濟橋等,還有待開發的龍門山風景區。

人口數據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

總人口 29788
15361
14427
家庭戶戶數 8132
家庭戶總人口(總) 27919
家庭戶男 14328
家庭戶女 13591
0-14歲(總) 7385
0-14歲男 4120
0-14歲女 3265
15-64歲(總) 20237
15-64歲男 10201
15-64歲女 10036
65歲及以上(總) 2166
65歲及以上男 1040
65歲及以上女 1126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23593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