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姓

隴姓第一個淵源:源於嬴姓,出自春秋時期秦國隴城,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第二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鄭國滎陽邑隴城,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第三個淵源:源於地名,出自秦朝時期隴坻,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第四個淵源:源於彝族,出自雲南古西南夷芒部彝族隴氏部族,屬於以氏族名稱為氏。

基本介紹

隴[隴、壟、壟,讀音作lǒng(ㄌㄨㄥˇ)]

姓氏源流

第一個淵源

源於嬴姓,出自春秋時期秦國隴城,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春秋時期,秦國在�邑(今甘肅天水秦安)建有隴城,並在隴城中築有中國北方地區較早的女媧祠。北魏時期,著名地理學家酈道元撰有《水經注》,首次指出了隴城女媧祠的具體位置,他在《水經注・渭水篇》中指出:“略陽川水又西北流入瓦亭水。瓦亭水又西南出顯親峽,石宕水注之。水出北山,山上有女媧祠。庖羲之後有女媧焉,與神農為三皇矣。其水南流注瓦亭水。”略陽川水,即今清水河,自東向西流入瓦亭水(今葫蘆河)。顯親峽在今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葉堡鄉和安伏鄉之間,相傳伏羲與女媧在此結婚,繁衍人類。因此,隴城女媧祠位於顯親峽之北。清道光年間的《秦安縣誌》認為,《水經注》“所云‘北山’,今縣北三十里陽極山。”而陽極山在今秦安縣安伏鄉境內,即隴城女媧祠的具體位置在今安伏鄉境內。
居於隴城之秦民,很早即有以邑名為姓氏者,稱隴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二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鄭國滎陽邑隴城,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據史籍《春秋・文公二年》記載:“隴,鄭地,滎陽東有隴城。”春秋時期鄭國的隴城在古滎陽城東面十公里處,後在三國曹魏時期由滎陽典農都尉負責管治,因此又稱都尉城。典農都尉,又稱典農中郎將,是掌管屯田區的生產、民政和田租,即為該區的行政長官,後改為縣令。隴城有溝連通淮河、泗水,是北阻關東、東擁京襄、西跨虎牢的戰略要地。因此,在楚漢相爭時,漢高祖劉邦與西楚霸王項羽就在隴城劃地為界,史稱“鴻溝”。
居於隴城之住民,有以邑名為氏者,稱隴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三個淵源

源於地名,出自秦朝時期隴坻,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隴坻,又稱隴阪,就是世人所稱的隴山。隴山地處今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南部,位於西安、銀川、蘭州三省會城市所形成的三角地帶中心。隴山的主峰在今寧夏固原、隆德兩縣境內,海拔兩千九百二十餘米。山體大致為南北走向,長約二百四十公里,是陝北黃土高原和隴西黃土高原的界山,及渭河與涇河的分水嶺,曲折險峻,其山南部在古代盤道六重始達山頂,故又名六盤山。隴山的東南垂有老龍潭勝跡,為涇水源頭之一。隴山是古絲綢之路東段北道必經之地,是歷代兵家屯兵用武的要塞重鎮,也是北方遊牧文化與中原文化的結合部。文化遺存具有“古”、“貴”、“多”的特點。隴山南部有被譽為黃土高原上一顆綠色明珠的六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西北地區重要水源涵養林基地和自治區風景名勝區;隴山中部是以固原博物館為中心的固原古城、戰國秦長城、安西王府遺址等構成的文化旅遊區。
自戰國時期起,秦國曾一度居於隴山以西,後擁兵越過隴山入關,標誌著戰國後期秦國挺進中原,平滅六國戰爭的開始。居於隴山地區的秦國住民,有以地名為姓氏者,稱隴氏,多為古西羌族人,世代相傳至今。

第四個淵源

源於彝族,出自雲南古西南夷芒部彝族隴氏部族,屬於以氏族名稱為氏。彝族是一部分“西南夷”的融合體,過去彝族叫“夷人”,“夷”泛指各少數民族。解放後,毛主席把“夷”改做“彝”才叫做彝族,彝族是土著民族。遠古時代,雲南昭通地區就居住著彝族先民。彝文古籍載:六祖之前以魯旺(魯甸)為中心,周圍分布“七大溝則”部落,昭通壩子居住的是竇氏部落,昭通古稱竇地甸,就是彝語音譯“竇家壩子”的意思。溝則部落就是彝族先民,至今彝族內還有個支系稱為“溝則”。戰國時代,有個叫篤慕的部落居住在以洛宜山為中心的滇東,篤慕的六個兒子分支到西南三省,傳播了彝文化主體構件,融合了大量部落,形成彝族的雛形,史稱“六祖分支”。
彝族人民中講的“六祖”有二:
一是形成人類的六位祖先:哎哺、洗替、魯朵、木覺、喜寫、婁密。
二是彝族分支的六位祖先:即篤慕的六個兒子:慕雅切、慕雅考、慕雅熱、慕雅臥、慕克克、慕齊齊,俗稱“六祖分支”。據史籍《夷・榷濮》的記載:彝族象徵宗支的神物,稱為靈筒:“天地與祖宗,裝在靈筒中。”靈筒用整段樹木鑿成筒,內裝日月、家具、農具等模型。每一宗支一個靈筒。經九代人後,宗支人繁多,經祭祀後,分為幾個宗支。各宗支再做新靈筒,俗稱分支。在《夷・榷濮・序》中記載,彝族的祖先篤慕,又稱篤米、篤幕吾、阿朴篤幕,漢文史籍中作仲牟由,彝族父系三十一世祖,距艾哺時代三百八十六代(是漫長時代,非具體世系),按史籍《物始紀略・論知識》的記載,到疤為八十四代,西周末年人,當時是彝族王國的最高主宰者。篤慕時期,天降大雨,造成了洪災。迫於洪水,彝族先民由部落酋長篤慕率領,由原世居的地方,遷到高高的洛尼山(今雲南會澤)一帶暫避水災。待洪水退後,又居住了很長一段時間。由於洛尼山一帶地少人多,不宜長期居住,即由篤慕主持,經祭祀後將其民眾分成六個部,分別由慕雅切、慕雅考、慕雅熱、慕雅臥、慕克克、慕齊齊統率,組成武、乍、糯、恆、布、默六個部落,分別向三個方面發展去。後世彝族把這一事件稱之為“六祖分支”,該歷史事件被彝族古代史家、文人記於文獻典籍中。
按文獻《西南彝志選・前言》的描述:“從希慕遮到篤慕之世,其下限相當於西周末年蜀洪水時期,篤慕是在洪水發生後由蜀入滇的,落點在雲南東川(今雲南會澤)樂尼白,篤慕妻三房,子六人,由此分居各地,向四方發展。長房生子慕雅切、慕雅考,向“楚葉以南”發展為武、乍兩個支系,分布於滇西、滇中、滇南一帶,是當地彝族及其他彝語支的一些民族之祖。次房生子慕雅熱、慕雅臥,分布在“洛博以北,發展為糯、恆兩個支系,在雲南昭通和川西、川南一帶,為今昭通、涼山、鹽源、古藺等地彝族之祖,麼房生子慕克克、慕齊齊,向“實液中部”發展,為布、默兩個支系,為今雲南會澤、宣威、曲靖和鎮雄、貴州畢節、興義、安順、六盤水等地區以及廣西隆林等地的彝族之祖。”文獻《物始紀略・婚姻史話》中也說:“六位祖先在耐靡洪魯(東川會盟),專議聯姻事,專定配婚制,每兩部結成互為聯姻,互相扶持的集團。布、默互通婚,糯、恆互聯姻;武、乍互通婚。”此後,彝族六祖沿著江河河谷、山脈自然走向,各自去開闢新的基業,建立新的部落,漸次分布到滇、黔、川、桂廣大地區,形成“西南夷君長以什數……”之勢,為古西南夷主體,在西南地區世代相傳,遷徙、演變、發展,從古至今。六祖分支,第四祖的恆部游弋在滇東,和濮人打了七、八代人的仗,到第八世恆雅妥之時,部落強盛起來,進入雲南昭通地區站住了腳。東漢初期,第十九世孫名叫烏蒙,他率領的部落更加強大,並以其名為部落名及地名。
第六祖默部的第二十一代孫勿阿納,遷到貴州地區建立了“柯禾大城”,又過四代即蜀漢之世,妥芒部分支到鎮雄地方建立了芒部部。漢武帝在西南地區開疆置郡時,烏蒙在朱提,芒部在南廣。隨著漢族移民進入朱提南廣,先進的中原文化與優秀的土著文化交融,迸發出燦爛的朱提文化。繁榮的朱提時代由彝漢兩族人民共同成就。在繁盛的朱提時代,培養出一批朱提大姓。後來漢族大姓宗族勾結部落首領,瘋狂掠奪資源,廉價、無償使用土著勞力,甚至把他們當作商品販賣,斂聚了大量財富。大姓政治欲望膨脹,和中央政權、大姓之間矛盾激化衍變成戰爭,以致朱提在兩晉時衰落直到消亡。
唐、宋時期,中央政權和漢族移民退出,給芒部留下了發展的空間。唐朝轄下本有烏蠻七部,阿蒙即烏蒙部。芒部在漢文獻沒有記載,有學者認為鹿盧部即芒部和水西的泛稱。芒部是爨氏和南詔勢力下的小方國,名不見經傳,漢文獻記載很少,有待今後的研究和彝文資料的整理來填補空白。宋王朝時期封阿杓為烏蒙王,烏蒙王墓址猶存。宋王朝設“西南番部大巡檢司”,芒部酋長隴氏任巡檢副使,在中央的影響和實力明顯提高。雲南昭通是彝族的發祥地,境內有烏蒙和芒部兩大部落,烏蒙在西部,芒部在東部。古芒部彝族,是指古老的西南夷芒部,特別是指黑彝中的芒部支系,非指現今的芒部,亦不是指族稱。古芒部彝族的始祖是勿阿納,其源有二:一是勿阿納徙居;二是宗阿補承君長基業。據文獻《羅甸安氏世系》的記載,孟至讀慕共三十一世。而據《西南彝志》的記載:“在格洪格底,彝妥孟所居”,傳四十二代。
再據《羅甸安氏世系》的描述:“我……五十一世勿阿納(納納,比額勿之子,其父愛之,其嫂嫉焉,譖於兄。父死,兄逐之,惟老奴支烏突希支從,攜米一升,瓦鬲一具,煮粥松下。松枝墜,鬲毀粥覆,希珠嚎傷,阿納曰:勿悲!丈夫貴自立耳,行將太牢食也。時當漢桓靈之世,西南夷大亂,由東川創業鹿里及水西(今鎮雄為芒部,水西即今黔地。生二子,長阿縱承芒部為兜主,次扒瓦,今鎮雄芒部隴氏祖)。五十二世納阿縱,五十三世縱阿卜,五十四世卜阿杓(杓生阿火,亦作阿勿),五十五世勺阿火(亦作阿勿,生三子,長火濟管阿札,即水西。三阿則七,即郎岱,且里祖,次為盧氏大宗,為德布氏分普里,即普定,夷名白勒,又作插勒,居大革,即今安順。大革曰須白勒,平彝縣海氏為諾白勒,夷語須是東也,諾是西也,言東西兩大家也)。五十六世火阿濟(即火濟,助武侯征孟獲者)。《明史》作火濟,《貴州通志》及《黔書》因夷譜三十三世有齊齊活之名,而誤以為濟濟火而稱為濟火將軍。濟火以鹿里分與其兄莫布,即芒部,為德施氏而創業貴州,今《鎮雄州志》有七里營,為武候收濟火處,見《鎮雄縣誌》。又雲莫布為濟火之子,火濟深目長身,而黧色而白齒,習戰鬥,尚信義,善撫其眾,諸蠻戴之。武侯使李恢由平彝通道進盤江,火濟獻糧通道,助兵有功,世長其上。火濟帥,實我羅甸中興之祖。後世混作始祖慕齊齊及其活,今正之。”
據《西南彝志・芒布的又一支系》記載:“祖為勿阿納,居總腦各姆。長孫宗阿茂,居局楚俄姆。阿亨蘇期者,北方六域中,他得一域住;次子宗扒瓦,居孟篤色施;少子宗阿補,承君長基業。阿數補乃一,補阿勺乃二人,勺雅妥乃三。勺雅妥之世,居罷第妥太(今威寧境),生兩個兒子,妥芒部乃一,芒部阿孟二,阿孟阿朋三,阿朋妥蒙四,妥蒙阿武五,阿武不宗六,不宗度乃七,度麻密乃八,麻密耿宗九,耿宗努蒙十。努蒙阿局一,阿局阿著二,阿著隴乃三,隴阿婁乃四,阿婁冬乃五,冬卜腦乃六,卜腦納乃七,納勒阿紀八,阿紀阿亨九,阿亨阿古十。阿古本乃一,阿迭阿基二,阿基阿施三,阿施阿楚四,阿楚額節五,額節姆賓六,姆賓局朵七,局朵魯格八,魯格陀尼九,陀尼卜巧十。赫默鍾顯的,勿阿納後裔,這樣往下了。”
隴氏部族,即勿阿納的二哥勿阿輪的後裔,遷居郎岱,以其山隴為姓氏,成為郎岱隴氏之祖,其後裔子孫世代稱隴氏至今。

第五個淵源

源於彝族,出自四川鎮雄彝族安氏部族,屬於冒姓為氏。明朝時期,四川鎮雄土司與貴州水西土司是血親又是姻親,關係異常密切。明朝萬曆年間,水西土司安疆臣的弟弟安堯臣入贅鎮雄,改名隴澄,屬於冒姓為氏。鎮雄土司去世後,隴澄從彝俗出任土司。此時正好播州叛亂,明王朝為了拉攏安疆臣、隴澄兄弟倆,貴州巡撫郭子章對其誘以烏江六百里之地、贈古劍、歃血為盟,承認隴澄的土司統治。在平播戰役結束後,地方官吏卻又推說不知隴澄是安堯臣所改名字,指責隴澄引起了鎮雄爭鬥,功臣立刻變成了以欺騙手段謀取鎮雄的篡位者。地方官吏甚至提出,如果隴澄不主動離開鎮雄,就要動用武力。隴澄被迫回到貴州水西,明朝廷加給他了一個土知府的虛銜,而兵部又要求他的哥哥安疆臣割土地給弟弟,不過,安氏兄弟並未發生齟齬。安疆臣幾個月後去世,隴澄承襲水西土司。其實,明朝廷最擔心的就是安氏的勢力坐大難制。播州楊氏之亂平定後,明朝即對播州進行了改土歸流。這種卸磨殺驢的做法,安疆臣在平定播州之亂後很快即發現了,當時貴州巡撫郭子章許諾賞給的烏江六百里之地不過是泡影,明萬曆皇帝所答應的“非常之賞”也是騙人的,不但如此,以王象乾為代表的一批官員反而要求安氏家族退還七十多年前占據的播州水煙、天望地方,而貴州巡撫郭子章澤堅決反對。經過數年爭論,最後水西安氏家族隴澄(安堯臣)以贈輸稅糧為代價,保住了水煙、天望兩處地方。在隴澄逝世後,貴州水西土目安邦彥不滿意明朝地方官吏的欺壓,起兵反叛。當時隴澄之妻奢社輝、其子隴位(安位)年幼,邦彥挾持他們一起造反。當時,水西、鎮雄一帶的四十八馬頭與安氏家族的安邦俊、魯連、安若山、陳其愚、陳萬典等,�起和之。
在隴澄(安堯臣)的後裔子孫中,有承襲先祖冒姓為姓氏者,稱隴氏,世代相傳至今。

得姓始祖

勿阿輪、隴澄(安堯臣)。

遷徙分布

隴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灣省也名列第八百八十一位,以越�、鎮雄、六枝、盤縣為郡望,主要分布在雲貴高原、寧夏、甘肅地區。

郡望堂號

郡望

越�郡:秦惠文王更元九年(乙巳,公元前316年)滅蜀以後,由於政治和軍事需要,在蜀地修築城池。臨邛、成都、郫三地土地肥沃、地當要衝,臨邛故地更有鐵礦資源、天然氣井,交通便利,市場繁榮,故秦惠文王於更元十四年(庚戌,公元前311年)派蜀守張若主持修築三城(一說張儀亦參與修築事宜)。因臨邛故地素有邛民(邛族)聚居,故取名臨邛。臨邛城店肆林立,規模宏大,城址在今邛崍臨邛鎮。據《華陽國志.蜀志》載:“臨邛城周回六里,高五丈。造作下倉,上皆有屋,而置觀樓射欄。”城的主體為木結構。當時郡縣制尚未普及,臨邛城實為縣的雛形,轄地今崇州、新津、大邑及都江堰一部分等地。歷經演變兩千三百年來,臨邛城飽經滄桑,西漢末至王莽“新”朝時,城郭損毀,導江卒正(即蜀郡太守)公孫述設署臨邛,主持建設新城,稱為公孫城。自西晉懷帝永嘉六年(壬申,公元312年)至西魏廢帝二年(癸酉,公元553年),因戰亂不息,臨邛又為僚人所擾,乃將縣治遷移至今崇慶縣境內,凡二百四十年。臨邛縣城,迭遭破壞,又自唐文宗太和三年(己酉,公元829年)起至清康熙十三年(甲寅,公元1674年)先後數次被南詔、吐蕃以及吳三桂叛軍等攻陷,州城殘破,滿目荒涼。其間,明憲宗成化十九年(癸卯,公元1483年),官府用泥士築成簡陋城垣,歷三十餘年而崩裂。唐武宗正德十六年(辛巳,公元1521年)知州李廷詔主持改築,高兩丈,加厚六尺,周長一千四百二十三丈,約九里七分,垛口三千七百座,用石條包砌。城有四門,各門均建城樓。樓檐懸木匾,東曰“東望錦城”;南曰“南挹蔡蒙”;西曰“西寧番倮”;北曰“北跨鶴霧”。又於城之東南角上建“聚奎樓”企求本州文運亨通,科甲綿延。樓上塑“魁墾點斗”泥像,城牆外圍開鑿護城河。明末清初,戰亂頻仍,州城殘破,戶口銳減,常有虎豹出沒,直至清康熙三十二年(癸酉,公元1693年)知州戚延裔捐資助修城垣,民得安居。清乾隆二十九年(甲申,公元1764年),在知州王采珍主持下,大力維修。城周一千六百三十八丈,合九里一分。城開四門,另闢一門於東南角“聚奎樓”下,名“小南門”。除修復城牆外,又補砌女牆垛口一千七百三十八座。東城樓名曰“湧泉樓”,匾曰“環江沃野”;南為“挹翠樓”,匾曰“崍山擁秀”;西為“鑑湖樓”,匾曰“瑞靄雲吟”,北為“跨鶴樓”,匾曰“靈綿霧嶺”。城貌壯觀,超軼前代。清嘉慶年間,城垣先後發生三次崩裂,均經官署維修完固。此後經歷百餘年直至解放,均未維修。1958年拆除城牆改築圍城公路,但古城輪廓清晰可睹,護城河亦如舊貌。
鎮雄縣:鎮雄縣古稱威信。據《明史・四川土司》記載:明嘉靖五年,“兵部奏:芒部隴氏,釁起蕭牆,騷動兩省,王師大舉,始克盪平。今其本屬親支已盡,無人承襲,請改為鎮雄府。設流官知府統之。分屬彝良,母享,落角利之地,為懷德、歸化、威信、安靜四長官司,使隴氏疏屬阿濟、白壽、祖保、阿萬四人統之……而以通判程光為試知府。”《鎮雄州志》載:“嘉靖四年,隴政、支祿誘殺土府隴壽,官軍討之。嘉靖五年,朝議改芒部為鎮雄府,設流官知府、經歷、照磨、教授、訓導各一員。以通判程光為試知府,分屬彝良、母享、落角利之地為懷德、歸化、威信、安靜四長官司,以隴氏疏屬阿濟、白壽、祖保、阿萬為長官。”據考證其他史籍也有同樣記載。由此可見,威信源於明朝嘉靖年間改土歸流(改土官為流官),朝議改芒部土府為鎮雄軍民府,置威信長官司於落角利之地而得名。威信屬地原名落角利,在明朝前期為芒部土府所轄,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烏撒、烏蒙、芒部三府改隸四川布政使司,明嘉靖五年(丙戌,公元1526年),朝議因芒部地方“夷性獷悍,嗜利好殺,爭相競尚,焚燒劫掠,習以為恆,去省遼遠,莫能控制,附近邊民,鹹被其毒”。明政府為加強對這一地區的統治,廢除芒部土司的世襲制度,改芒部土府為鎮雄府,設流官知府統之,轄四長官司,因而在落角利之地設定威信(母享寨)、安靜(角落寨)二長官司,以隴氏疏屬何氏祖保為威信長官司世襲長官,蓋取宣威立信於民之意。追溯其源,威信名稱即來源於此。流官雖設,土官猶存。芒部初設流官,“蠻情未服”。鏇即芒部沙保等謀復隴氏,擁隴壽之子隴勝糾眾攻陷鎮雄城,執程光,奪其印,殺傷數百人,程光奔畢節,連討未定。明嘉靖九年農林4月,革流宮知府,仍以隴勝為通判署府事,尋復土府。轄屬各長官司,或革除或保留,時限各有不一。威信長官何祖保,世襲至希堯失印棄官為民。直至清朝雍正六年(戊申,公元1728年),雲南總督鄂爾泰征服鎮雄,再次改土歸流,降鎮雄府為州,復隸屬雲南,改屬昭通府。因鎮雄幅員遼闊,鞭長莫及,爰就威信、安靜長官司地面添設分防州判(亦稱鎮雄州威信分州),故沿用威信之名而建立威信州判署(治所取名轉官司,今舊城),轄屬下東六甲。原威信長官司治所仍稱威信司,後稱衛靖司(今三桃新街)。威信、衛靖音義相近,後人便將威信司叫作衛靖司。與此同時,由於諧音之故,轉官司亦稱為長官司也。民國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鎮雄州改為鎮雄縣,同時廢除威信州判,仍沿用威信名稱,置威信行政公署,治所在今舊城,仍轄六個甲之地,鏇道廢。民國六年直隸省。民國九年(庚申,公元1920年)長官司地方因氣候炎熱,加之匪患擾亂之故,威信行政委員公署治所便由長官司移至扎西。民國十八年(己巳,公元1929年)修建衙門大堂。民國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年)廢行政公署置威信設治局,民國二十三年(甲戌,公元1934年)廢設治局,仍沿用威信名稱立威信縣。增撥鎮雄上東(麟鳳、長安)、中東(大河,水田)七個甲歸屬威信管轄,直隸雲南省昭通專區。1950年7月17日扎西解放,威信獲得新生,從此,建立威信縣人民政府。威信得名與鎮雄同源,確有“布威信而安靖地方”,使所轄土著居民“懷德,歸化”之意。1956年2月,威信縣召開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作出更改威信縣名為扎西縣的議案,報省人民委員會請國務院批覆,未果,故威信縣名仍沿用至今。
六 枝:清康熙五年(丙午,公元1666年)農曆2月,清政府以土司安坤地設立比喇為平遠府,轄九里,即:東境設向化、懷忠、興文三里;北境設慕恩里;南境設太平里;西境設敦仁里、崇信里;西遠境設財豐里、歲稔里。同年農曆6月,吳三桂從威寧進兵鎮壓隴安藩率領的彝族人民起義,以其轄地歸安順軍民府。清康熙十八年(己未,公元1679年),郎岱除設流官外,改隴氏土司為外委千總,分為二目統領,一目管轄郎岱本枝,一目轄六枝。清雍正九年(辛亥,公元1731年)農曆6月12日,以隴氏郎岱、六枝二目地及西堡司、副司地設定郎岱廳,廳治所為郎岱,添設安順府同知一員分駐其地。清乾隆十九年(乙亥,公元1755年)農曆12月2日,於郎岱廳內設羊場巡檢司,隸屬於安順府,治所羊場(今岩腳鎮)。郎岱廳設定流官後,分為七枝管轄。即:郎岱為本枝,居西南隅,與安南、永安接界;正化為下枝,與普定、鎮寧交界;正東為西堡枝,與普定縣接界;西北為上枝,與水城交界;東化為化處枝,與安乎及平遠交界;東南隅為木崗枝,與西堡枝相連。居上枝、下枝、本枝、西堡枝之間的地方為六枝。清道光年間,郎岱廳將七枝建置改為十里,即:樂善里,治所大拱地(今鎮寧縣屬);歲稔里,治所落別,該兩里領域為廳治之東物阜里,治所化處(今普定縣屬);財豐里,治所波玉河(今普定縣屬),該兩里在廳東北。敦孝里,治所鼠場;篤行里,治所龍場;明讓里,治所岩腳,此三里領域在廳治北。崇正里,治所黑塘;時合里,治所六枝;家仁里,治所郎岱城。全郎岱廳轄一百甲,三百九十五個自然寨。1949年11月1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了貴州省省會貴陽市。12月26日成立了貴州省人民政府。全省設一個省轄市(貴陽市)、八個專區(貴陽、遵義、銅仁、鎮遠、獨山、興仁、安順、畢節)、一個專區轄市(遵義市),改雷山設治局為雷山縣,共置七十九個縣。1960年撤銷郎岱縣,設定六枝市。1962年撤銷六枝市,改置六枝縣。1966年六枝縣改為郎岱縣。1967年,設定六盤水地區,轄六枝、盤縣、水城三個特區。1970年撤銷郎岱縣,併入六枝特區。1978年12月撤銷六盤水地區,設六盤水市,為省轄市,轄六枝、盤縣、水城三個特區。2003年六枝特區轄五個鎮、十四個鄉,其中有九個民族鄉。
盤 縣:歷史悠久,有距今約三十萬年的舊石器時代古人類遺址―盤縣大洞(原名十里大洞)。古為夜郎國屬地,漢朝時期屬宛溫郡。晉朝時期屬寧州,南朝劉宋時期置西安縣,南齊時期稱西寧縣。唐朝初期為訓州地,唐貞觀八年(甲午,公元634年)置盤州,唐天寶後期至宋朝為於矢部(齊彌部)屬地。元朝初期置普安路,後升招討司,繼改宣撫司,復為普安路。明洪武十五年(壬戌,公元1382年)衛府並設,改普安路為普安府,另置普山府(土府),土流二知府與衛同地分治。後普山府廢,普安衛升軍民指揮使司,後變廢,復稱衛。明永樂元年(癸未,公元1043年)設普安安撫司,明永樂十三年(乙未,公元1415年)安撫司廢,改置普安州。明萬曆十四年(丙戌,公元1586年),遷普安州與普安衛同城而治。清順治十八年(辛丑,公元1661年)析州屬三營三里地置普安縣,清康熙二十六年(丁卯,公元1687年)裁普安衛併入普安州。清嘉慶十四年(己巳,公元1809年)升普安州為直隸州,清嘉慶十六年改普安州為普安直隸廳。清宣統元年(己酉,公元1909年)改盤州廳。民國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改盤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仍為盤縣。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國家開展“三線建設”,為開發盤縣煤田,於1965年由盤縣劃出九個公社,雲南宣威劃出三個公社設盤縣礦區(後改稱盤縣特區)。1970年盤縣特區與盤縣合併,仍名為盤縣特區。1985年末特區轄十七個區(鎮),九十三個鄉(鎮);有漢、彝、布依、回、苗、白等二十八個民族。1993年“建、並、撤”後,全縣轄三十七個鄉鎮。1999年更名盤縣,縣政府駐地搬遷紅果。

堂號

越�堂:以望立堂。
鎮雄堂:以望立堂。
六枝堂:以望立堂。
盤縣堂:以望立堂,亦稱盤水堂。

歷史名人

隴朝喜

(生卒年待考),彝族;貴州普陌營人(今貴州六盤水盤縣)。著名元朝普陌土司。元朝時期盤縣彝族普陌營土司營官。

隴 榜

(生卒年待考),彝族;貴州安順朗岱人。著名明朝朗岱土司。在文獻《安順府志》中記載:“於洪武十四年以功援土司,康熙十八年降為外委土千總。”即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隴榜出任郎岱長官司長官。郎岱長官司在清康熙十八年降制為外委土千總。

隴 澄

(公元?~1613年待考),彝族,原名安堯臣;水西人(今貴州畢節)。著名明朝朗岱土司。安堯臣為水西彝族土司。明神宗萬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水西彝族土司安疆臣去世,由弟弟安堯臣襲職。當時隴氏族人垂絕,安堯臣入贅隴氏,遂冒隴氏,稱隴澄,後為貴州宣慰使。
明萬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安堯臣去世。

隴安藩

(公元?~1667年待考),彝族;貴州安順朗岱人。著名清朝朗岱土司。其先人世代與水西相親附,世共謂之盧鹿部。傳世至明朝,在改土歸流運動中授宣慰司,僚世守之,清朝順治末期歸附滿清王朝。清順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郎岱長官司、西堡副長官司歸附清朝。
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農曆3月,水西宣慰史安坤(彝族)率眾反清,吳三桂統領雲南十鎮兵自滇入黔,進行圍剿。次年(公元1666年)農曆1月,吳三桂平水西,殺安坤、安重聖(安坤之子、威寧土司)等。安重聖母常氏、妻隴氏(郎岱土司隴安藩的胞妹)、土目隴勝等逃往郎岱投靠隴安藩。
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農曆12月,隴安藩舉兵反清,遭吳三桂清軍圍剿。次年(公元1667年)農曆6月,郎岱城被清軍攻陷,降眾萬餘人。隴安藩、隴氏、隴勝等起義軍首領均被殺害,郎岱劃歸安順府管轄。

隴廷桂

(公元?~1871年待考),彝族;貴州安順朗岱人。著名清朝朗岱土司。隴榜的後人,任土千總,管六枝中的本支。
清鹹豐六年~同治十年(公元1856~1871年),郎岱持續發生隴廷桂與布依族馬阿奴、朱大黃瓜、苗族岩大武等反清民族起義,曾五次攻打郎岱廳城,擊斃清政府都司一員、守備一員、千總三員、把總二員、外委二員、軍功七員。均失敗。起義在清軍的殘酷鎮壓下遭到失敗,隴廷桂於農曆2月間被雲貴總督恆春在郎岱殺害。

隴騰雲

(生卒年待考),彝族;貴州安順朗岱人。著名民國朗岱土司。隴騰雲原為朗岱土司,富甲一方,得任興仁大團團總,傳說可管轄興仁、普安及盤縣相鄰的地方,後由於戰亂而被屬下謀殺,終年四十六歲,就葬在“雙合橋”南岸的天獅子山頂。那裡有一塊不大的壩子,墓居正中,沒什麼豪華的裝飾,一個土墳堆前立一令箭碑。隴騰雲一生不圖虛名,樂善好施,他一生除“雙合橋”外,還在響水楊柳樹與雲南富源縣交界處修有馬家橋,在拐帶河上修有拐帶河大橋,在與興義接壤處修有黃泥河大橋。為了維護橋樑,隴騰雲拿出近橋的數畝良田給當地人種、收,作為對他們護橋的報酬。二百多年過去了,當地民眾不管是外省縣鄉的民眾、幹部,還是其他民族,對隴騰雲的壯舉無不交口稱讚,感謝先輩用生命和智慧給他們留下了這份珍貴的遺產。

隴兆麟

(公元1941~今),彝族,字曦儀,號彝芒;雲南鎮雄人。雲南鎮雄縣誌辦公室工作人員。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