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平楊諒之戰

隋仁壽四年(604年),漢王楊諒在晉陽(今太原市西南)起兵反對其兄楊廣稱帝而被鎮壓的一場軍事政變。

背景

楊諒對楊廣奪取楊勇的太子地位心懷不滿。及蜀王楊秀得罪,尤不自安,恐殃及己身,暗中準備起兵。及楊廣即位後,諒更感到安全難保,遂起兵反煬帝。

大戰經過

四年,楊諒坐鎮晉陽,派所署大將軍余公理率部出太谷(今屑山西),向河陽方向(今河南鞏縣、孟縣之間地區)進攻;大將軍綦良部出滏口(今河北磁縣西北鼓山),進攻黎陽(今河南濬縣);大將軍劉建部從井陘關(今山西陽泉東)出兵,攻取燕、趙之地;柱國喬鍾葵兵出雁門關(今山西代縣雁門關西雁門山上);主力由柱國裴文安、紇單貴、王聃、大將軍茹天保率領直指京師長安。距蒲津關(今山西永濟西)還有百餘里地時,楊諒突然改變戰前意圖,命令紇單貴拆斷黃河木橋,堅守蒲州(治今山西永濟西南蒲州鎮),召回裴文安。隨後,又任命王聃為蒲州刺史,裴文安為晉州刺史,薛粹為絳州刺史……採取分兵把口,消極防禦的下策。煬帝任命右武衛將軍丘和為蒲州刺史,鎮守蒲津關,初戰失利後,又速派楊素率5000輕騎襲擊蒲州。趕到黃河岸邊時,已是夜間,收買數百艘商船連夜渡河,清晨即發動攻擊,紇單貴敗走,王聃投降。這次戰鬥後,煬帝任命楊素為并州道行軍總管、河北道安撫大使,率領數萬士兵征討楊諒。綦良、余公理等各路軍也出師不利,節節敗退。煬帝又採納了楊素的推薦,以前江州刺史李子雄為上大將軍,以左領軍將軍長孫晟為相州刺史,徵集山東兵,與李子雄共同配合鎮壓諒軍。李子雄又調動幽州兵步騎3萬人,從井陘向西攻擊楊諒部,在抱犢山(在今河北獲鹿西)下擊退了曾圍攻隋軍的劉建。當時,隋軍在西線作戰的李景被圍困達一月之久。接到朝廷救圍詔書以後,朔州刺史楊義臣率步騎2萬,夜出西陘與喬鍾葵部交鋒,以軍中牛、驢數幹頭潛匿澗谷,及兩軍交戰,令士卒驅牛、驢疾進,同時鳴鼓,塵埃漲天,喬鍾葵軍以為伏兵,潰散,被擊敗。楊諒派趙子開率10餘萬大軍緊守高壁山關(今山西靈石南),又被楊素擊敗。楊素主力越過嵩澤天然障礙,再敗楊諒親自率領的l0萬人於清源(今山西省清徐),進圍晉陽。楊諒兵敗計窮,向楊素乞降。隋煬帝念其情意,除名為民,絕其屬籍,終身幽禁。這次軍事政變被鎮壓後,楊諒部屬官吏亦被削職為民。

隋朝戰爭列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