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志傳

11、呼羅國王,胯下青鬃馬,掌中單錘,乃突厥第一戰將; 17、勇三郎王伯當,胯下黃斑馬,掌中花槍,一上戰場就玩命; 18、大刀王君可,胯下一匹赤兔馬,掌中青龍郾月刀,真好比關羽在世。

背景簡介

羅貫中編纂了《隋唐志傳》。到了明朝中期,林瀚作了改訂,稱為《隋唐兩朝志傳》。
《隋唐志傳》原本未見,清康熙十四年(一六七五)長洲褚人獲〔11〕有改訂本,易名《隋唐演義》,序有雲,“《隋唐志傳》創自羅氏,纂輯於林氏,可謂善矣。然始於隋宮剪彩,則前多闕略,厥後補綴唐季一二事,又零星不聯屬,觀者猶有議焉。”其概要可識矣。
《隋唐兩朝志傳》,十二卷一百二十回。題為“東原羅貫中羅本編輯”、“西蜀升庵楊慎批評”,此書從隋末寫到唐末僖宗年代,前面九十一回寫隋亡唐興的歷史,後面二十多回,概述了貞觀以後二百多年歷史,虎頭蛇尾,十分潦草。
隋唐之際群雄紛起的史實,早已為民間藝人所樂道。從最早的宋末吳自牧《夢粱錄》卷二十《小說講經史》條即有“講史書者,謂講說《通鑑》、漢、唐歷代書史文傳興廢爭戰之事”的記載。明代演義小說大興,先後出現羅貫中《隋唐兩朝志傳》、林瀚《隋唐志傳通俗演義》、熊大木《唐書志傳通俗演義》、袁於令《隋史遺文》、諸聖鄰《大唐秦王詞話》諸書,清康熙年間又有褚人獲《隋唐演義》。這一類著作多本正史紀傳,益以唐宋雜說,形成一種系統。
而《說唐演義全傳》(《說唐》,《說唐後傳》),《興唐傳》等,則廣泛吸取民間傳說而加以演義,不拘泥於史實,具有鮮明的民間文學色彩。

內容簡介

各演義大多以瓦崗寨群雄的風雲際會為中心,揭露了隋煬帝荒淫無道,給人民帶來的深重苦難。致使全國各地爆發了“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煙塵”的反隋起義

《隋唐志傳》十八傑四猛三怪

十八傑

1、西府趙王李元霸,李元霸胯下千里一盞燈,手中一對擂鼓瓮金錘誰也惹不起,為頭一條好漢;
2、天寶大將宇文成都,胯下賽龍五斑駒,掌中鳳翅鎦金鏜,勇貫三軍,是大隋朝的頂樑柱;
3、銀錘太保裴元慶裴三公子,胯下一字沒角癩麒麟,掌中一對八棱梅花亮銀錘,是以後瓦崗山頭號猛將;
4、紫面天王雄闊海,一根熟銅棍,壓蓋武林;
5、南陽太守伍雲召,是春秋五霸時名將伍子胥的後人,使得是一條亮銀槍。曾經大戰過宇文成都;
6、雙鏜無敵伍天錫,胯下青龍馬,掌中一對短把鳳翅鎦金鏜,英勇無比;
7、少保羅成,又叫羅神槍,胯下一匹西方小白龍,掌中五鉤神飛亮銀槍!從沒打過敗仗,人稱“常勝將軍”; 隋唐時期有羅士信,羅士信是歷史上確有其人的,和小說中羅成有許多相似之處,所以被認為是羅成的歷史原型。
8、靠山王楊林,胯下金睛獸,掌中一對囚龍雙棒,老當益壯;
9、花刀大將魏文通,跨下花斑馬,一把花刀是隋營數一數二的大將;
10、銀面韋托秦用,秦瓊的乾兒子,胯下赤炭火龍駒,掌中八棱紫金降魔杵,年輕人中的佼佼者;
11、呼羅國王,胯下青鬃馬,掌中單錘,乃突厥第一戰將;
12、四寶大將尚師徒,胯下寶馬呼雷豹,掌中烏龍提瀘槍,山馬關大帥;
13、馬踏黃河兩岸,鐧打三州六府,威震山東半邊天,神拳太保秦瓊秦叔寶,跨下一匹黃驃馬,掌中一對虎頭錇棱金裝鐧,擅使一把虎頭造金槍,是本套書的書膽!
14、皂袍大將尉遲恭,武藝和秦瓊不分上下,胯下一匹烏騅馬,掌中單鞭,擅使丈八蛇矛槍;
15、赤發靈官單雄信,單二員外,江湖總瓢把子,胯下棗紅馬,掌中一把金釘棗陽槊,是未來瓦崗五虎上將的頭一員;
16、銀槍將蘇定芳,胯下銀龍馬隋唐英雄圖片(7張)
,掌中亮銀槍。羅成遭其陷害致死;
17、勇三郎王伯當,胯下黃斑馬,掌中花槍,一上戰場就玩命;
18、大刀王君可,胯下一匹赤兔馬,掌中青龍郾月刀,真好比關羽在世。

四猛

1、 今世猛奔羅士信,恨天無把、恨地無環,長中一把鐵旗桿,連李元霸也畏懼三分。
2、 鐵槍將來護兒
3、 活弔客王伯超
4、 火龍神君夏逢春。

三怪

?
1、 羅松羅萬年,
2、 雙槍定彥平
3、小白猿侯君集

藝術成就

通過考證《隋唐志傳》與《唐書志傳》成書年代的先後 ,可以確認《隋唐志傳》“羅氏原本”的存在 ,從而為《隋唐志傳》“書成遠在正德之際”說提供有力的證據。《隋唐志傳》在正式刊刻之前的正德、嘉靖年間 ,曾以“抄本”的形式流傳於世。這類“抄本小說”的存在 ,說明明代前期並非長篇小說創作的“空白期” ,明代前期實際上是長篇小說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準備階段 ,它為明代中後期長篇小說的繁榮創造了條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