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飛仔

陳飛仔,男,漢族,中國江蘇人,參加了和國民黨的幾年內戰的中國人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參加了和國民黨的幾年內戰的中國人

人物事跡

敵人對靖和浦蘇區的“清剿”手段十分殘酷。在軍事上,首先對靖和浦蘇區實行包圍戰術,於11月25日匯集15個連的兵力,分別駐象牙莊、龍溪圩、東山鄉。其各團部直接設在蘇區周圍的據點內,就近指揮“清剿”行動。在形成嚴密的封鎖局面後,採用“分進合擊”的戰術,將靖和浦蘇區分割成若干小塊區域,再集中兵力逐塊逐區“清剿”。如敵人要進攻歐寮,就在文峰、南勝、五寨、小溪、程溪、龍溪圩等地駐紮兵力,形成包圍態勢。爾後,各路兵力同時向預定地點出擊,一旦發現紅軍游擊隊,則進行前堵後追,即使地形險要,傷亡大,也要孤注一擲。為了在經濟上困死紅軍游擊隊,敵人對靖和浦中心區採取“移民並村”政策,強迫民眾圍籬打樁,修工事,築炮樓,將小村併到大村,把民眾移到白區,使蘇區成為無人區,對蘇區邊緣的村莊則經常進行“清鄉”,同時對蘇區進行經濟封鎖,限制人們只能購買定量的糧食、油鹽和日用品,多買者以“通匪”、“濟匪”論罪,併到處設關卡嚴查,妄圖以此割斷紅軍游擊隊與民眾的聯繫。當時南靖龍溪圩、程溪、粗坑等地都被圍上籬笆,築了工事。

國民黨當局所採取的種種毒辣的手段,給紅軍游擊隊活動造成極大的困難。在殘酷的環境中,又有一些意志薄弱者經不起艱苦鬥爭的考驗,悲觀失望,甚至投敵變節。如大坪鄉蘇維埃政府幹部徐火德、徐玉坤、徐和尚等帶赤衛隊員叛變投敵,並殺害了地方幹部吳炳基、吳水福。陳飛仔、陳水圳、陳大戇被敵人誘騙出來自新後,投靠叛徒葉火,為虎作倀,乾盡壞事。但更多的基點村民眾卻與紅軍心心相連,當敵人強迫民眾帶路搜山時,民眾就故意把敵人引帶到沒有紅軍藏身的地方,使敵人屢屢撲空。如果敵人強迫民眾往有紅軍藏身的方向走,民眾就機智地如喊道:“這裡無路可走!”“這裡已很久沒有紅軍來往了!”藉此暗示紅軍作好準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