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邦

陳邦

陳邦,1965年9月出生,湖南長沙人,研究生學歷、碩士,湖南大學兼職MBA導師、愛爾眼科醫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歷任長沙愛爾眼科醫院副董事長、長沙愛爾眼科醫院集團副董事長、愛爾眼科醫院集團董事長。現任湖南愛爾投資董事長兼總經理、愛爾眼科醫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2018年10月,陳邦以365億元人民幣財富位居2018年胡潤百富榜第65位。

基本信息

主要成就

獲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視光學組鷹視獎。2010年4月獲“第九屆湖南十大傑出經濟人物評選活動候選人

人物經歷

愛爾眼科的董事長陳邦的創業經歷頗為傳奇,1997年陳邦以3萬元的資金二次創業,如今的創業板上市令其身價又上一個台階。

陳邦個人持有2380萬股愛爾眼科,但其控股41.65%的湖南愛爾投資也持有6000萬股愛爾眼科,陳邦的實際持股量合計達6544.6萬股,占總股本65%,按28元/股發行價計算,持股市值也達到18.32億元。

在創業板的造富故事中,最為傳奇的非愛爾眼科的董事長陳邦的故事莫屬:一個不懂眼科技術的“外行人”憑藉開眼科醫院登入創業板富豪榜。

愛爾眼科的招股說明書中對陳邦履歷的介紹極為簡單。現年44歲的陳邦是愛爾眼科創始人,碩士畢業,湖南大學兼職MBA導師。但在這張簡單的履歷表背後,陳邦卻有著極為豐富且頗具傳奇色彩的個人經歷。陳邦是軍人出身,退伍後做過器材代理、文化傳播,還做過房地產,涉足頗廣。

上世紀90年代末的中國,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入,政策一度放寬,允許民間資本進入此前門檻較高的醫療領域。這讓正在醫療器械行業打拚的陳邦眼前一亮,他在醫療新政中讀到了無限的商機,於是毅然決定進軍當時還是冷門的眼科醫療領域。

“當時進入醫療行業主要是想嘗試一下新的領域。”陳邦提起當年的決定時輕描淡寫,但現在看來,他當時推開的是一扇預估高達300億元規模的巨大市場的大門。

1997年,陳邦傾盡3萬元積蓄,採取“院中院”的形式與傳統公立醫院捆綁合作,在公立醫院中設立眼科專科做近視檢查和常規近視手術,依託著公立醫院優勢資源,賺到了人生中第一桶金。

然好景不長。2000年,國家開始大力整治公立醫院“院中院”,陳邦只得從公立醫院搬出來,另謀出路,並於2001年在遼寧瀋陽開設了第一家專科醫院。失去了資源上依託,愛爾眼科的生意一落千丈。其間,因為生意不好,陳邦的重要合作夥伴同時也是愛爾眼科的技術骨幹選擇了離開。

不過,車到山前必有路。2002年以後,不服輸的陳邦在逆境之下選擇與他人或單位合資的形式成立連鎖醫院。2003年初,愛爾眼科在長沙、成都、武漢等地幾乎同時開出了四家醫院,同時大力招兵買馬,此時,眼科醫療已經成為熱門專業,愛爾眼科生意順風順水,名氣直逼北京同濟醫院和中山大學眼科醫院等行業翹楚。

此後,愛爾眼科開始將觸角向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和湖南地級市等三線城市延伸。短短數年,在全國11個省市開出19家連鎖眼科醫院。

愛爾眼科登入創業板之後,陳邦身家暴漲,從最初的3萬元到當前48.6億元的賬面財富,陳邦的創富故事為創業板增添了不少勵志色彩。

早在2004年,陳邦就曾經跟美國的風投接洽,試圖進軍納斯達克,洽談了兩年。但在最後關頭,陳邦認為境外的資本不能很好地理解民營醫院在國內的行業處境,於是毅然放棄了納斯達克夢。

而創業板啟動的時機正好給已為上市做足準備的愛爾眼科一個大展拳腳的機會,陳邦的上市夢在A股得以實現。在前不久由清科集團主辦的“第九屆中國創業投資暨私募股權投資年度論壇”上,陳邦作為唯一一位創業板創始人進入“2009年VC/PE支持的中國創業企業家10強”名單,陳邦的2009年可謂是聲名鵲起。

但在榮耀背後,愛爾眼科也遭到不少聲音的質疑。作為創業板唯一一家也是國內首家“醫療機構型”上市公司,愛爾眼科首次發行共募集資金9.38億元,是原定計畫3.4億元的2.76倍,也成為創業板超募資金比例最多的公司。有專家認為,超募的資金在一段時間內只能躺在銀行賬戶上吃利息,這顯然不符合創業板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初衷。

“我們做連鎖醫院的,從來不會愁錢多怎么花。”陳邦用了一系列的計畫回應了市場對其超募的質疑,陳邦解釋說,超募的6億資金也會用來建愛爾眼科醫院,而且絕對不會走多元化發展。對於未來,陳邦的目標是,三年之內在全國大部分的省會城市都豎起愛爾眼科的牌子。

鄰居帶入行

陳邦當過兵,退伍之後做過器材代理,搞過文化傳播,還涉足過房地產,上世紀90年代揣著3萬元到上海打拚,租住在弄堂,碰到一位靠給醫院租賃眼科治療儀器為生的鄰居,幾番閒聊下來,全無行業經驗的陳邦決定入行淘金,並且沒過多久“就找到了感覺”。

1997年,陳邦採取“院中院”的模式與公立醫院捆綁合作,在公立醫院中設立眼科專科做近視檢查和常規眼科手術。那幾年依託公立醫院的優勢資源,陳邦賺到了第一桶金。2001年陳邦自立門戶,在瀋陽開出第一家眼科專科醫院,不過生意一落千丈。陳邦決定做最後一搏,2003年在長沙、武漢和成都同時設立四家醫院,連鎖品牌之路讓愛爾眼科起死回生並且一發不可收拾。

上市 原本瞄準納斯達克

在創業板首批上市的28家企業中,成立於2003年的愛爾眼科是為數不多的“適齡”公司。6年的時間,從一家只有1500平方米的“診所式”眼科醫院到如今有著19家連鎖分院的醫療集團,這些在陳邦看來只能算是“走得比較平穩”,因為當時愛爾眼科曾有機會跑得令人炫目。

“2004年,愛爾眼科還不滿一周歲的時候,我們就準備把公司弄到納斯達克去”,陳邦頓了頓,“大家可能不相信,不過當時我們確實認真跟美國的風投談了兩年,那邊很感興趣,是我們自己在最後關頭放棄的。”作罷的原因是,陳邦認為境外的資本不能很好地理解民營醫院當時在國內的行業處境。“民營的身份讓我們成為第一個吃螃蟹者,沒有現成的可以照搬照套,還是自己來吧。”

不過那一次資本國際化的夭折,卻使得愛爾眼科吸引了世界銀行旗下旨在促進開發中國家私營企業發展的國際金融公司(IFC)的青睞。2006年,陳邦拿到一張800萬美元的支票,愛爾眼科是當時國內唯一一家獲得IFC長期低息貸款的企業。“錢雖然不多,而且只是借貸並不是入股,但是這一步是我們上市的關鍵”。因為從那以後,愛爾眼科從集團財務的審計核算到醫院接待大廳中的直飲水和消防栓,IFC都要求按國際標準執行,“所以我們這次上市顯得輕鬆簡單。”

股價 不讓長線投資者虧錢

輕鬆上市也反映在掛牌當天的股價上。愛爾眼科發行價定為28元,首日開盤價48.86元,盤中一度摸高至72元,當天以51.90元收盤,之後有漲有跌,波動不大。

“我對上市以來股價的表現還算滿意,我認為50多塊錢對愛爾眼科來說是合理的。”不過一些券商在研究報告中指出愛爾眼科的合理價格區間在30元到40元,陳邦對此有點激動,“真正來跟我們接觸過的或者實地了解過我們醫院的券商肯定不會給出這么低的價格,說實話,寫這些報告的很多研究員根本就不懂我們這個行業。”當談到公司股價今後的走勢時,陳邦繞了一個彎,“由於很多基金都沒有下手,現在基本上都是私募和散戶在炒,所以整個創業板的股價走勢都需要一年之後才能看得出。當然對於長線投資者,我可以在這裡說,愛爾眼科不會讓他們虧錢。”

陳邦認為,政策的逐步放開可能將是愛爾眼科今後最大也是最長期的利好。 而回過頭來說到呈幾何數字增長的個人財富時,陳邦則不願多談,“我現在也不是天天去關心股價,當創業板首富了也是別人告訴我的,我自己不會去算,而且那都是賬上財富,一個午覺之後有可能多了幾個億,也可能少了幾個億。”

超募 三年內連鎖到北京

相對於公司股價和自己身價,陳邦眼下還有更要緊的事要去費心思:超募的6億元人民幣怎么花。 “我們做連鎖醫院的,從來不會愁錢多怎么花”,陳邦解釋說,“這6億也會用來建愛爾眼科醫院,而且絕對不會走多元化發展。”陳邦的目標是,三年之內在全國大部分的省會城市都豎起愛爾眼科的牌子,“北京的話,我們三年之內肯定會到的。”

雄心勃勃的陳邦為了“三年連鎖全國的”目標,現在大部分時間都在飛機上度過,“一天內飛三四個城市很正常”。這一變化最讓陳邦受不了的是飛機上不能抽菸。就在接受記者採訪的一個多小時當中,陳邦先後接待了一位公司獨立董事、一位券商和一位業務夥伴,剩下的時間一根接著一根吞雲吐霧,而在10月份之前,陳邦是不會抽菸的,“畢竟現在公司上市了,壓力有點大”。

中國創業板富豪前10名

2009年10月30日,創業板大幕開啟,據統計,截至10月25日,創業板共有公司134家,總市值近6000億元。短短一年時間,創業板上市公司總市值增長超過400%。創業板億萬富豪數量超過500人,其中資產超過10億元的有73人,千萬富翁近千名。
蔣仁生

蔣仁生為智飛生物的第一大股東,直接持有公司22320萬股股份,占總股本的55.8%,任公司的董事長、總經理。

吳建龍吳建龍,中國國籍,擁有香港居民身份證。中南財經政法大學EMBA,曾就職於紹興縣華舍鎮政府,現為紹興縣人大代表,並被市政府授予“2008年度紹興市市長獎”。
蒲忠傑蒲忠傑蒲忠傑,1963年出生,中國國籍,擁有美國永久居留權,研究生學歷、博士學位。歷任北京鋼鐵研究總院高級工程師,美國佛羅里達國際大學研究助理,美國WP 醫療科技公司技術副總經理。
陳邦

陳邦,1965年9月出生,碩士,湖南大學兼職MBA導師、愛爾眼科醫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歷任長沙愛爾眼科醫院副董事長、長沙愛爾眼科醫院集團副董事長、愛爾眼科醫院集團董事長。現任湖南愛爾投資董事長兼總經理、愛爾眼科醫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飄揚中國籍,45歲,學士學位,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歷任北京師範大學教師、北京曉清環保技術有限公司人事部總監。
吳冠江生於1968年12月,峨眉山市人,大專文化。吳冠江1991年進入四川愛心集團工作,1994年進入四川新恆泰實業有限公司,1999年進入四川智飛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與蔣仁生共同打拚生物疫苗事業。2004年4月,在成都成立了四川智誠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註冊資本800萬元,吳冠江為法定代表人,個人持股30%。2005年7月成立峨眉山世紀陽光大酒店有限責任公司,註冊資本600萬元,吳冠江持股28.8%。
文劍平

文劍平,男,1962年出生,中南林業科技大學農學學士、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生態學碩士、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工學博士研究生,高級工程師,中國國籍,擁有澳大利亞永久居留權,現任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同時兼任膜科技、江蘇碧水源董事長和北京碧水源淨水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北京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副會長、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會第四屆理事會執行理事、北京水務理事會常務理事。

林海峰[東方日升董事長]林海峰是“富二代”,曾憑藉其父林大奎“資助”,開過一家電器公司,一年後被迫關張。2000年前後,林海峰接手林大奎的橡塑廠,轉而開發銷售太陽能電池片、太陽能電池組件和太陽能燈具等新能源產品。 搭上國家光伏政策補貼的順風車,林海峰將一個只有6人的小廠變為了一家年銷售額近10億元的公司。
洪江游

海南“新首富”康芝藥業洪江游身家超38億元。洪江游現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長期從事藥品生產、銷售相關工作。 公司現在的自有兒童藥產品主要包括瑞芝清(尼美舒利顆粒)、注射用頭孢米諾鈉、止咳橘紅顆粒、感冒清熱顆粒等品種。其中治療兒童解熱鎮痛類的西藥瑞芝清是公司的主導產品,是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的主要來源。

顧慶偉顧慶偉 顧慶偉是光華管理學院EMBA校友、北京鼎漢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