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連余

陳連余

陳連余,男,1963年出生,漢族。金陵中學物理教師,南京市學科帶頭人。 現任金陵中學物理教研組副組長、高二年級物理備課組長。他多次在江蘇省舉辦高考物理複習講座。 南京市物理學會理事,南京市中學物理學科帶頭人,江蘇省中學物理特級教師,南通市“愛生優秀教師”,南京市教學先進個人。

基本信息

專題講座

金陵中學特級教師陳連余老師為大家做了一個精彩講座,題目是《創設情境,促進自主建構》——關於“減負增效”的冷思考。他認為如果學生真正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那么對於學生而言學習根本就不是負擔。老師應當為學生創設各種情境,促進學生自主構建,激發學習興趣。他提出幾個建議:1.增加漲落減少平衡,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中實現建構;2.增加“破缺”減少“直白”,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認知狀態中實現建構;3.增加互動減少平鋪直敘,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雙邊活動中實現建構;4.增加開放減少平淡,讓學生在學思結合的主觀能動中實現建構;5.增加反饋減少盲目,讓學生在預見預知的有效掌控中實現建構;6.增加留白減少灌滿堂,讓學生在積極創造的自我陶醉中實現建構;7.增強主體意識減少“代庖”現象,讓學生在主體意識的自我暗示中實現建構;8.增強傳統意識減少現代手段的使用,讓學生在現代與傳統的合理衝突中實現建構;9.增強成就意識減少消極被動暗示,讓老師和學生在愉悅的心境中實現建構。最後他提出一個鮮明的觀點:減學生之負依賴於減教師之負;減學生之負依賴於減學校之負;減學生之負依賴於減教育之負;減學生之負依賴於社會進步;減學生之負依賴於文明進程。

談高考命題

從2004年起江蘇自主命題,已經是第7個年頭了。過去的6次命題,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一些問題在歷年試題中反覆考查,如圖像題、微元法解題、理論證明題、信息題等,今年仍會出現。另外,評價題、估算題等也要注意。

1、強調基礎高考以能力立意,知識是能力的載體。在新課程三維目標中共有七個因子,而知識傳承是基本因素,所以注重基礎知識的考查是高考的必然選擇。在每份高考試卷中我們總能找到一些極其基礎的問題,而考生的答題正確率不一定高。如在09卷中,第1題考查庫侖定律、第2題考查力的分解、第10題考查遊標卡尺讀數、第11題考查紙帶的數據處理等。

2、注重能力高考物理堅持知識與能力考查並重,把對能力的考核放在首位。而能力往往蘊藏在簡單的基礎問題中,所以要求考生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在能力問題面前,是硬碰硬的較量,來不得半點虛假,浮光掠影只能潰敗。如在09卷中的第14題第(3)問“實際使用中,磁感應強度和加速電場頻率都有最大值的限制。若某一加速器磁感應強度和加速電場頻率的最大值分別為Bm、fm,試討論粒子能獲得的最大動能E㎞”,在考試現場誰都是第一次遭遇,考查的就是能力和臨場發揮。

3、聯繫實際新課程高考強調物理套用,注重理論聯繫實際,注重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發展的聯繫,注重物理知識在生產、生活方面的套用。所以,試題中的套用性問題會不斷增加,試題會更具有時代特色與人文特色,例如,世博會、諾貝爾獎、低碳經濟等話題進入考題不足為奇。

4、加強實驗物理實驗包含了思辨性的猜想和假設、邏輯的思考和論證、準確的測量和分析、嚴密的推理和表述。每年的高考實驗試題都是失分重災區。我們除了關注《考試說明》中指定的七個指定實驗之外,還要關注《考試說明》最後列舉的基本儀器,如遊標卡尺、螺旋測微器、電壓表、電流表、多用表、秒表等。既會使用又懂原理。對於實驗題,一定是從原理出發進行設計。

南京市特級教師

特級教師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是基礎教育領域傑出的教育工作者,是廣大教師和學生學習的榜樣和楷模。弘揚特級教師,是時代的要求,是教育發展的需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