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福康[上海外國語大學文學研究院研究員]

陳福康[上海外國語大學文學研究院研究員]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陳福康,男,浙江湖州人,現為上海外國語大學文學研究院研究員。1987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畢業後在上海外國語大學社會科學院、語言文學研究所從事中國文史研究工作。1992年10月—1994年10月赴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進修學習。1999年作為高級訪問學者赴日本一年。

個人簡介

學術兼職包括中國魯迅研究會理事、中國茅盾研究會理事、上海古典文學學會理事、上海譜諜學會理事。曾擔任比較文學研究生中國文學課教學,今為上海外國語大學一級學術骨幹,負責中國文學研究生教學。參加並完成“七五”以來國家重點項目及承擔多項課題研究;2001年完成上海市社科項目“宋季明季愛國詩文研究”;目前承擔上海市哲學社科規劃課題“日本漢文學史”。代表學術成果為《鄭振鐸傳》(全國高校第二屆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中國譯學理論史稿》(全國高校第三屆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鄭振鐸論》、《一代才華》、《鄭振鐸與讀書》、《井中奇考》等。發表論文及文章數百篇。

主要著作

1、著作:《鄭振鐸年譜》,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年

2、專著:《鄭振鐸論》,商務印書館,1991年

3、古籍整理:《鄭思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4、專著:《中國譯學理論史稿》(全國高校第三屆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2年

5、著作:《一代才華》台北業強出版社,1993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6、著作:《鄭振鐸傳》(全國高校第二屆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4年

7、著作:《鄭振鐸》,中國華僑出版社,1997年

8、譯著:《魯迅比較研究》,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年

9、專著:《民國文壇探隱》,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年

10、著作:《狂臚文獻耗中年》,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11、專著:《井中奇考》,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

12、專著:《中國譯學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近十年主要論文

1,論《東瀛詩選》對江戶漢詩的鑒選保存之功,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1

2,“《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創刊三十周年暨《叢刊30年精編》出版座談會”發言錄,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0/02

3,一隻想產在上海的“蛋”,文學自由談,2009/02

4,讀顧彬的《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9/02

5,鄭振鐸的“開明書店合立轉股單”,出版史料,2009/01

6,郭沫若五十年代的兩則批語,郭沫若學刊,2009/01

7,飲水不忘掘井人——鄭振鐸與文學研究所,新文學史料,2009/02

8,有關鄭振鐸搶救典籍事跡誤說的指正,出版史料,2009/02

9,也談“張愛玲故居”之文化意義(外一篇),書屋,2009/07

10,代取的書名(外一篇),博覽群書,2009/06,

11,對《全宋文》輯編鄭思肖文的補正,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05

12,關於署魯迅筆名的周作人文章,魯迅研究月刊,2009/09

13,關於鄭振鐸賣書的一件事,新文學史料,2009/04

14,張愛玲的文品和人品,博覽群書,2009/10

15,對《全宋文》編輯工作的小補正,編輯學刊,2008/01

16,這種人的“故居”開發不得(外一則),文學自由談,2008/03

17,揭開日本漢文學史角落的另一幕,日語學習與研究,2008/03

18,“化私為公,得為人民所有”——給國家獻寶的組織者鄭振鐸先生,新文學史料,2008/03

19,一段鮮活的文學往事,巴金與魯迅首次見面時間考,博覽群書,2008/07

20,重讀黃源老寫給我的信,出版史料,2008/03

21,中國文化界最值得尊敬的人——鄭振鐸文學史意義再認識,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10

22,也談所謂魯迅、劉半農的題字及其他,魯迅研究月刊,2008/11

23,關於晁衡的漢詩,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6

24,給李敖挑錯,其實錯在自己,粵海風,2008/06

25,蘇青的“發明”?,咬文嚼字,2008/12

26,令人搖頭的“鄭振鐸寓所”介紹,博覽群書,2008/11

27,郭沫若關於出版《太平經合校》的意見,郭沫若學刊,2008/04

28,再議魯迅、茅盾致紅軍信——兼與倪墨炎商榷“破解”之說,檔案春秋,2007/01

29,論重寫《日本漢文學史》,學術月刊,2007/01

30,郁達夫與鄭振鐸的交往和友誼,新文學史料,2007/01

31,略論新版《魯迅全集》日文書信和答增田涉問的校譯和重譯,魯迅研究月刊,2007/03

32,一次批評的經歷,文學自由談,2007/03

33,這是“原始學籍檔案”嗎?,中國檔案,2007/07

34,鄭振鐸的小說與魯迅的影響,魯迅研究月刊,2007/09

35,此文真的很好玩,文學自由談,2007/05

36,張元濟與鄭振鐸,新文學史料,2007/04

37,巴金生命中的重要一日,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7/06

38,把巴金送進了文藝界的到底是誰,博覽群書,2006/01

39,新版《魯迅全集》第五卷修訂略論,魯迅研究月刊,2006/06

40,“掀桌子”和“六道輪迴”,博覽群書,2006/08

41,論日本漢文學史,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5

42,新版《魯迅全集》編輯工作再探,編輯學刊,2006/05

43,這首詩不是西鄉隆盛寫的,新文學史料,2006/04

44,誰把巴金送進了文藝界?,報刊薈萃,2006/11

45,談談為魯迅作品代取的題目,魯迅研究月刊,2005/01

46,從一件事看刊物的氣度,博覽群書,2005/03

47,我觀韓、陳、邵之爭,文學自由談,2005/01

48,再為陳漱渝辯說幾句,文學自由談,2005/02

49,“海派文化”學術筆談,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5

50,與樓適夷老人有關的兩封信,新文學史料,2005/02

51,中國人不可不知道的一段文學史——琉球漢文學概述,學術月刊,2005/12

52,鄭振鐸一九五八年日記選,出版史料,2005/04

53,鄭振鐸《求書日錄》佚稿,文獻,2005/01

54,補鄭振鐸《求書日錄》一則,文獻,2005/02

55,鄭振鐸《歐行日記》佚稿,文獻,2005/03

56,鄭振鐸1953年出國日記,新文學史料,2004/01

57,關於魯迅日文書信的誤譯等,外語教學與研究,2004/02

58,魯迅沒有寫錯,魯迅研究月刊,2004/04

59,鄭振鐸1957年日記(四),檔案與史學,2004/04

60,鄭振鐸1957年日記(二),檔案與史學,2004/02

61,鄭振鐸1957年日記(五),檔案與史學,2004/05

62,談“三味書屋”的出處,魯迅研究月刊,2004/10

63,鄭振鐸1957年日記(三),檔案與史學,2004/03

64,鄭振鐸1957年日記(六),檔案與史學,2004/06

65,來函照登,博覽群書,2004/04

66,百年前一個王國的覆亡——課堂上不講的一段歷史,博覽群書,2004/12

67,鄭振鐸等人致舊中央圖書館的秘密報告(續),出版史料,2004/01

68,徐乃昌卒年再補說,文獻,2004/03

69,張國淦掩護鄭振鐸,世紀,2004/05

70,讀書小記,魯迅研究月刊,2003/07

71,《胡適論學往來書信選》的系時錯誤,博覽群書,2003/06

72,兩部巨著中的一點美中不足,編輯學刊,2002/03

73,再談魯迅、茅盾致紅軍信及其它——與劉運峰先生商榷,魯迅研究月刊,2002/12

74,讀者來信,學術月刊,2002/02

75,《鄭振鐸致蔣復璁信札》整理中的錯誤,學術月刊,2002/07

76,《我的父親鄧小平》的兩個錯處,編輯學刊,2001/04,

77,關於新版《柳如是別傳》的校訂,編輯學刊,2001/06

78,再談創造社的成立時間,新文學史料,2001/01

79,王任叔在“孤島”上海──賈進者日記摘抄,新文學史料,2001/03

80,問號的濫用,咬文嚼字,2001/04

81,“佳城”房產歇業,咬文嚼字,2001/09

82,鄭振鐸等人致舊中央圖書館的秘密報告,出版史料,2001/01

83,再談《周作人年譜》的成就與不足,博覽群書,2001/04

84,鄭振鐸追悼陳三才烈士,世紀,2001/05

85,讀《周作人文類編》想到的,中國圖書評論,2000/09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