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直齋

陳直齋,曾用名陳一民,江西橫峯縣滿團村人,生於1906年,卒於1981年。

人物簡介

陳直齋,(1906——1981),曾用名陳一民,江西橫峯縣滿團村人,出身於貧農家庭。民國18年(1929年)8月在原籍參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土地革命時期,先後任村支書、赤衛隊長、區蘇維埃主席、區委書記。1932年調任鉛山縣河南特區書記。1934年1月在省委白區幹部訓練班學習結業後,分配來屯溪,先後擔任中共皖南特委委員、中共休寧縣委書記、歙南縣委書記併兼任浙西特派員。1934年9月,中共閩浙贛省委正式下文決定成立中共浙西工作委員會,並任命中共皖南特委委員、中共歙南縣委書記陳直齋為中共浙西工委特派員。1935年春皖南特委遭破壞,與組織失去聯繫後,去上海臨時中央局,後留上海,任上海臨時中央局警報處主任等職。曾參加過農民武裝暴動,並為建立蘇維埃政權和農村革命根據地而艱苦奮鬥。在抗日戰爭時期,歷任特委軍事部長、新四軍師作戰參謀、團長、團政委等職。他帶領部隊轉戰在蘇南澄、武、錫地區和蘇中寶應地區,堅持敵後抗日鬥爭。在解放戰爭時期,歷任團政委、軍分區政委、旅政委等職。在國民黨軍隊進攻解放區時,他領導了保衛如皋、白浦等地的戰鬥。後又參加淮海戰役和渡江戰役,為推翻國民黨的反動統治作出了貢獻。
新中國成立後,任中共南京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監委副書記。1952年11月調任上海521廠(後改為空軍13廠、5703廠)黨委書記、廠長。翌年4月~1955年10月兼任上海機械學校黨委書記、校長。1963年當選為中共上海市第三屆黨代會代表。
1964年7月,調任上海市冶金工業局副局長、顧問等職。他重視職工教育,培養了大批技術骨幹;經常深入現場指導工作,為上海冶金工業的建設和發展作出了貢獻。

航空事業

在空軍13廠工作期間,他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虛心好學,積極努力,雷厲風行,團結技術人員,依靠廣大職工,使工廠從小到大,逐步發展成一個相當規模的飛機修理廠,先後修理、改裝40多個機型數千架飛機,被空軍譽為產品免檢信得過工廠。1954年,在國內還沒有專機,國家領導人出訪只能用運輸機代替的情況下,他組織職工精心設計、施工,成功地將運輸機改裝為國家領導人使用的專機,受到上級表揚。在他的籌劃下,工廠於1958年研製成功新中國第一架水上飛機飛龍l號。尤其是米格一15殲擊機的大批量修理和改裝成功,對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的建設作出了較大貢獻。陳直齋作風平易近人,對職工十分關心,職工工作上和生活上有什麼困難,他知道後總是盡力幫助解決。為解決職工的後顧之憂,積極組織建造龍山新村家屬宿舍和職工療養所,興辦職工業餘中學、子弟國小、幼稚園等。在職工中享有很高的威信,深受大家愛戴。在居住所在地區,他積極配合居民委員會關心居民困難,重視青少年教育,還經常與居民談心,做思想工作,受到周圍居民的尊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