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華[考古專家]

陳文華[考古專家]

陳文華是著名考古專家、茶文化專家。曾任江西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中國農業歷史學會副會長,1988年被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

基本信息

簡介

(圖)獲獎獲獎

陳文華,男,1935年生,福建省廈門市人。1958年畢業於廈門大學歷史系,曾任江西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全國政協委員,現為江西省社會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江西省中國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江西省社會科學院重點學科“茶文化學”學科帶頭人,《農業考古》雜誌主編,中國農業歷史學會副會長,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

1981年創辦《農業考古》雜誌,1991年又在《農業考古》上開辦《中國茶文化專號》。先後協助雲南、上海、廣東、香港等地舉辦國際茶會。

1998年主持在美國洛杉磯舉行的“走向二十一世紀的中華茶文化國際研討會”。著有《論農業考古》、《中國稻作的起源》、《中國古代農業科技史圖譜》、《中國農業考古圖錄》、《中華茶文化基礎知識》、《長江流域茶文化》等著作。1988年被國家人事部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

先後應邀到日本、韓國、英國、法國、美國等國家講學和交流,1986年被日本考古學界譽為“中國農業考古第一人”。 1981年籌劃和主編《農業考古》雜誌,其中的“中國茶文化”專號,開闢了茶文化研究、茶話、茶詩、茶藝、茶俗、茶具、茶館見聞、茶場記事、茶與名人等10多個欄目,成為我國研究茶文化的權威雜誌。他的名字入選英國劍橋國際名人傳記中心出版的《世界名人辭典》,並獲得美國傳記協會1996年傑出成就金獎。革命歷程

從小開始受共產黨的革命思想影響,於1924年夏加入中國共產黨,任黨小組長。1930年,成立中共陝南特委,任特委書記,領導陝南學生運動和農民運動。1933年夏,領導建立紅二十九軍第三游擊大隊,並組織了革命根據地的軍事、政治、土地、婦女、青工等委員會。半年後,將第三游擊大隊改編為紅二十九軍獨立團。這期間,領導第三游擊大隊在城(固)、洋(縣)、南(鄭)等縣邊境進行了50多次戰鬥,給敵人以沉重打擊,擴大了革命根據地。1935年,紅軍解放寧羌(今寧強),參加了紅軍,隨紅軍南下,在長征途中犧牲

考古發現

因禍得福 挖墓結緣農業考古

(圖)陳文華[江西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陳文華[江西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1935年,陳文華出生在福建廈門沿海一個農民家庭,父親是個木匠。還在他十歲的時候,因生活所迫,父親就丟下一家老小,背井離鄉,漂泊到海外謀生,善良的母親節衣縮食供他讀書。陳文華發奮苦讀,在文學、歷史、美術、文藝等知識的海洋里遨遊,成為廈門大學歷史系一位高材生。1958年,23歲的陳文華卻再一次遭遇了命運的作弄,畢業前夕,他被推上了“反右”的末班車,“右派”這頂沉重的帽子戴到了他的頭上,他派到江西省博物館,每月只有 26.5元的生活費。由於政治條件不好,不能從事革命史研究,只能去挖墓,乾那又苦又累又危險的考古挖掘工作。期間,陳文華的感情生活也遭受重創,大學同窗多年的戀人為了免受牽連而與他分手了。

工作的艱辛和情感的孤獨並沒有讓陳文華沉淪墮落,他相信歷史總會清白,於是立志潛心治學,決心要在科學的道路上踏出一道足跡。 在博物館的八年中,他參加挖掘了上千座古墓,江西幾個大型水庫他幾乎是用腳一步一步量完的。在無數個充溢瘴氣的墓穴里,他總是頭一個進去,掘墓時掉下的磚頭泥土經常砸得他頭昏眼花。有時為了守衛文物,他還要在墓地過夜。為蒐集農業考古資料,他跑遍了全國除西藏、台灣外的各省博物館。

出於愛慕陳文華的才華以及看中他對工作的熱情和執著,在陳文華最倒霉的歲月里,在一所中學任語文教師的程光茜,一位年輕貌美的姑娘,不顧各種反對和阻力執意嫁給了他。意外的溫情讓陳文華受到莫大的感動和欣慰。程光茜回憶說:“那幾年,他每年三分之二的時間都在外面,到各地收集的資料中光畫的圖譜就有厚厚五大本。考古工作長年在外,風吹雨打,日曬夜露,他變得又黑又瘦。他有胃病、腰痛,仍然堅持做挖墓、挑擔的艱苦工作。他將自己能攝影、會繪畫的本領全用在收集考古資料上,他整理的發掘報告總是質量很高。他覺得,起勁地工作,這是對自己最大的安慰。”

牛刀初試 小菏已露尖尖角

(圖)陳文華在“中日韓茶文化學術研討會”上與韓、日等國學者合影陳文華在“中日韓茶文化學術研討會”上與韓、日等國學者合影

1966年,文化大革命運動開始,31歲的陳文華再次遭遇水深火熱的困難,他第一個被揪出來,被打成“反動學術權威”,停止了工作,接受批鬥,勞動改造。1968年10月,他又被勒令帶著妻子、60歲的丈母娘和剛10個月的兒子下放到邊遠山區寧都縣,開始了他的三年農村種田生活。臨走時,他心疼地賣掉了所有的雜誌書籍,只留了自己的一摞考古資料和筆記本

8年的古墓考古工作的經驗和3年的農村種田生活,讓陳文華對農村和農業有了充分的了解。他發現鋤頭、犁耙、水車、磨盤等勞動工具早在漢代就被廣泛使用,已經延續了2000多年。

1975年,鄧小平同志重新主持中央工作,提出“各行各業都要為農業服務”要求。陳文華剛從農村“借調”回省博物館不久,成為業務骨幹的他向領導提出辦個《中國古代農業科技成就展覽》下鄉巡迴展覽的建議。奈何好事多磨,直到粉碎“四人幫”後的1977年,這個建議才得以採納,並由他具體負責。

1978年,43歲的陳文華終於甩掉了“右派”的帽子,經過一年多的努力,10月,陳文華創辦的“中國古代農業科技成就展覽”正式展出。展覽因為擺脫了“階級鬥爭為綱”的框框,以生產力發展為主要線索,展示了我國古代農業科技的輝煌成就,適合了當時正在試行農村改革的客觀需要,因而立即引起省內外的強烈反響。新華社發了通訊,《光明日報》發了專稿,指出這是“利用文物考古資料為農業科技發展服務的有益嘗試”。國家科委、農委的領導同志相繼來南昌參觀,認為觀點鮮明、資料豐富、形式生動。展覽在1980年如期在北京“中國農業展覽館”展出,獲得各界廣泛好評,當時新華社社長穆青同志和首都歷史學界的資深教授們都前來參觀。隨後,被20多個省市邀請去巡迴展覽,受到各地領導和民眾(尤其是農業工作者)的熱烈歡迎。1980年,這個展覽獲得了“江西省科研成果一等獎”。

大膽嘗試 “農業考古”初長成

(圖)部分陳文華農業考古著作部分陳文華農業考古著作

展覽和講課的成功,對陳文華本人也有很大觸動。他發現將農史研究與考古學結合起來將有廣闊的前景,可以形成一門邊緣學科,於是提出“農業考古”的概念。於是他決定用國家農委領導人資助他的科研經費創辦了大型學術刊物《農業考古》。雜誌一出版,立即引起國內外學術界的強烈反響——英國研究中國科技史的權威李約瑟博士來信讚揚:“《農業考古》充滿了迷人的作品,它是我們東亞科學史圖書館最有價值的刊物。它將引起西方世界的極大興趣。”我國的史學權威白壽彝教授在專稿中也讚揚道:“《農業考古》是近年來辦得很有生氣、很有特色、很有影響的一個刊物。”“在考古學、民族學、歷史學、農史學等學科的交叉點上開拓了新的領域。”這個“新的領域”就是中國農業考古學。它在日本考古學界也產生很大影響,稱陳文華為“中國農業考古第一人”,1985年邀請他到日本奈良、東京、大阪、福岡等地講學。

1991年,由陳文華主持的“首屆農業考古國際學術討論會”在南昌召開,來自國內外150多位學者參加會議,這是國際學術界對新興學科中國農業考古學的支持和肯定。陳文華獻給大會的禮物是由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的大型學術著作《中國古代農業科技史圖譜》。出席會議的有一位來自美國的老人,就是世界著名的農業考古學家馬尼士博士,會後立即提出要和江西合作進行考古發掘以解決稻作起源的問題。後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組成中美聯合考古隊在陳文華40年前參加發掘的江西省萬年縣仙人洞遺址進行考古發掘,指名由陳文華任顧問。三年之後,果然發現了1萬年前的稻作遺蹟,將江西稻作歷史推到1萬年前,引起國際學術界的重視。於是“第二屆農業考古國際學術討論會”於1997年又在南昌舉行,來自美國、加拿大、羅馬尼亞、日本、韓國和中國學者近200人集聚仙人洞,考察了這一重大發現。仙人洞遺址也因此而被國務院確定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圖)部分陳文華學術成果。部分陳文華學術成果。

與此同時,應文物出版社之約,陳文華出版了《農業考古》一書,對20世紀農業考古發現與研究進行了全面的總結,並對農業考古學的理論、方法進行了初步的概括和闡述,為中國農業考古學的構建提供了較為完整的理論體系。2005年,作為陳文華長期研究農業考古學的心血結晶,近70萬字的國家課題《中國古代農業文明史》也由江西科技出版社出版。該書以豐富的文獻和考古資料,以高屋建瓴的歷史視角,對中國上萬年的農業文明歷史進行首次的總結,並對中西文化差異的深層次根源進行了發人深省的剖析。業界稱這是陳文華獻給學術界的又一份重禮,也是他研究中國農業歷史的一個極為重要的階段性成果。

另闢蹊徑 茶文化研究展新天

(圖)陳文華在日本“中國茶文化國際鑑定會”做專題演講陳文華在日本“中國茶文化國際鑑定會”做專題演講

農業考古畢竟是純學術的研究,與現實的接觸面有限,曲高和寡,難以普及到廣大民眾去。如何將書齋式的研究與現實相結合,將自己的學術研究成果普及到大眾中間去,一直是陳文華的追求。他一直在尋找突破口。農業考古研究的是農業歷史,茶葉是農業的一部分,本來就是陳文華的研究對象。《農業考古》從創刊開始就辟有“茶葉”專欄,只是過去側重於栽培技術史的研究,面較窄。現在以文化的視野來研究,其前景就非常廣闊,而當時捲入這一熱潮的人文學科的學者很少,天時,地利,正是大有可為的際遇。於是,陳文華毅然投身於茶文化學的事業。

他首先想到的仍然是辦學術刊物,沒有學術研究是無法提高茶文化活動的質量和品位的。1991年,他利用自己創辦主編的《農業考古》雜誌,每年增闢兩期《中國茶文化專號》,15年來,已經出版了30輯,共發表3500多篇、1800萬字的茶文化文章,成為世界上篇幅最大、學術性最強、最具權威性的茶文化刊物,有力地推動了中國茶文化事業的發展。他在編輯茶文化刊物的同時還進行深入的學術研究,其重要成果就是2004年出版的49萬字的著作《長江流域茶文化》。這是目前為止篇幅最大、史料最豐富、學術性最強的茶文化著作。一出版,就獲得學術界的好評,《博覽群書》雜誌即發表書評給以肯定,一些學校的茶藝專業也將它作為大專教材。

陳文華還努力將博大精深的中華茶文化向國外弘揚,自1996年以來,他多次到日本、韓國參加茶文化會議和教學活動,向國外友人傳授中國茶文化知識。2003年他率領中國茶藝代表團和南昌女子職業學校茶藝表演團到法國里昂參加“首屆中國茶文化節”活動,併到歐洲各國考察茶事活動。2004年又率領南昌女職茶藝隊到巴黎參加“茶文化周”活動,表演了由他參與創編的茶藝節目,使歐洲觀眾大開眼界,認識到中國茶藝的奧妙。

由於陳文華在茶文化領域的奮勇開拓和不懈努力,不但推動了茶文化事業的發展,還促進了茶文化學科的建設。2004年,江西省社會科學院在全國率先將“茶文化學”確認為重點學科,由4位研究員和4位副研究員組成學科組,撥給專門經費,進行茶文化學的基礎理論研究。陳文華被聘為“茶文化學科帶頭人”,授予“首席研究員”,享受專門津貼。於是他又率領助手們跋涉於書山學海,向科學進軍,不停地向社會奉獻出他們的科研成果。

茶的造詣

(圖)茶的造詣茶的造詣

陳文華先生以“人生像一杯茶”為切入點,引出了茶的意境——靜、和、雅,並道出了其中的內涵,靜是茶的特徵,和是茶的靈魂,雅是茶的外在體現。接著,他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歷年來對茶文化的研究,引經據典,向人們講述了茶演變發展的四個階段:食物沖劑;喝湯保健;日常飲料;藝術的欣賞對象。並指出,當今社會,喝茶已經成為一種時尚,一種審美追求的方式。同時,茶製作方法的改進帶領著茶走上了藝術化的道路,其自由簡約的特點與時代的發展相輝映。

眾所周知,中國的茶文化是燦爛的,它對中國的影響也是深遠的。它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潛在資本,它可以陶冶一個人的性情,它推動了中國乃至世界的進程。陳先生從古代的煮茶,談到現在的品茶。最後,他通過茶詩向我們揭露了品茶的奧秘。

評價

在江西茶界,《農業考古》主編陳文華教授一直以健談而著稱,許多茶界人士都戲稱:只要說到茶文化,陳老就恨不得跟你說上三天三夜,而且內容不會重複,精力之充沛,哪象一個70 歲的老人!這位曾被日本考古學界譽為“中國農業考古第一人”的江西省社會科學院首席研究員、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在此古稀之年,又被公推為江西省茶葉協會會長。

這位1958年畢業於廈門大學歷史系的高材生,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就致力於農業考古的研究,至目前,已出版、發表各類專著、論文300 多萬字。1981 年,創辦《農業考古》雜誌並不定期地刊發“中國茶文化” 專號,發行到世界眾多國家和地區,現已成為國內最權威和最具影響力的農業考古和茶文化刊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