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社會科學院

江西省社會科學院

江西省社會科學院是江西省唯一從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和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決策諮詢的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機構。創建於1984年,現設有9個職能處室和10餘個研究所(室)。院會科研人員承擔十餘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包括重點項目)和一批省級項目與橫向課題,最新研究成果有《贛文化通志》、《中國農業文明史》、《中央蘇區史》等。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江西省社會科學院創建於1984年,是由1980年成立的江西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所和江西省經濟研究所合併而成。

1994年,江西省社會科學院和江西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合署辦公,實行兩塊牌子一套機構。
2009年7月,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根據我省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新形勢決定,江西省社會科學院與江西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分設。
2010年3月正式分設並開展後續工作。

基本概況

江西省社會科學院江西省社會科學院
江西省社會科學院位於南昌城東綠蔭掩映的青山湖畔,與江西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自1994年實行合署辦公以來,院會集黨政決策諮詢、社會科學研究、全省社科規劃、全省社科評獎、學術活動組織、學術團體管理、重大課題招標、社會科學普及等功能於一身,積極服務於江西的三個文明建設,在構建和諧社會進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創新管理體制與整合院內外資源,院會以20餘個不同機制的研究所、研究中心與事務所為基礎,組建了馬克思主義經濟文化歷史、社會學法學等五大研究部,加強了套用對策與區域特色研究隊伍的力量。

主持活動

江西省社會科學院江西省社會科學院
院會科研人員目前承擔十餘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包括重點項目)和一批省級項目與橫向課題,近期代表性成果有《贛文化通志》、《中國農業文明史》、《中央蘇區史》、《江西文學史》、《關鍵在黨、希望在黨》以及“江西社會科學研究文庫”等。院會編輯出版的《江西社會科學》、《企業經濟》、《農業考古》與《老區建設》等學術期刊,在學界和相關領域享有良好聲譽。《專報》、《內部論壇》與《江西經濟藍皮書》,為各級各部門領導的決策諮詢作出了積極貢獻,成為套用對策研究的重要視窗。院會舉辦的“江西學者論壇”與“贛文化與周邊文化互動論壇”,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已經成為具有品牌效應的學術交流平台。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江西省社會科學院、江西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以打造“新智庫”為己任,努力以更大作為促進江西在中部地區崛起。

內設機構

根據上述職責,省社會科學院內設4個處(室)。
(一)辦公室
負責文電、會務、機要、檔案等院機關日常運轉工作;承擔信息、安全、保密、信訪等工作。
(二)科研管理處
負責本院科研規劃、課題管理及科研經費管理;協助做好全省社會科學研究系列職稱評聘的相關工作;負責組織學術交流;協助院領導對各研究機構的學術指導工作。
(三)人事處
負責院機關、院屬單位的機構編制、人事管理、隊伍建設、教育培訓的管理工作;負責離退休幹部工作。
(四)行政財務處
負責行政事務、財務、基建、房產和車輛等工作的管理。
機關黨委。負責院機關和院屬單位的黨群工作。
紀檢組(監察室)。為省紀委(省監察廳)的派駐機構。

人員編制

省社會科學院機關全額撥款事業編制40名。其中,領導職數:院長1名、副院長3名、紀檢組長1名;正處級6名、副處級7名。
其中:全院共有在職職工191人,其中:正高職稱40人,副高職稱40人,博士16人,碩士45人。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5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7人,“百千萬工程”人才13人,“四個一批”人才2人。

現任領導

汪玉奇:江西省社會科學院黨組副書記、江西省社會科學院院長
姜瑋:江西省社會科學院黨組成員、江西省社會科學院紀檢組長
毛智勇:江西省社會科學院黨組成員、江西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萬建強:江西省社會科學院黨組成員、江西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葉青:江西省社會科學院黨組成員、江西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為江西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發展服務的套用對策研究及具有江西特色和優勢的基礎理論研究,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努力探索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重大理論與實際問題,從江西的實際出發,為江西崛起、領導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和建議,加強社會科學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開展國內、國際學術交流,促進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繁榮發展,為促進江西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附屬單位

成立江西省社會科學院機關後勤服務中心,為省社會科學院下屬正處級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核定事業編制10名(其中正處級領導職數1名)。該中心主要職責:承擔院機關後勤服務工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