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軒[畫家]

陳德軒[畫家]

陳德軒,筆名:遠牧;號:夢雅堂主;中國鄉愁畫家,1975年出生於江蘇連雲港。自幼痴迷畫畫,早年由於各種原因沒有機會進入美術院校學習,使得他更加嚮往學院派的繪畫風格,1995年,2003年之後雖陳德軒經常與教授名家 一起寫生,但一直不願拜師,自學之路艱辛而曲折,但對於陳德軒而言,這種經歷無疑為他的的創作帶來無限的幫助!

基本信息

個人履歷

1975年陳德軒出生於江蘇連雲港
2011年陳德軒作品《滄桑》獲中國書畫院舉辦的全國書畫金鼎百傑展並獲得金鼎百傑獎
2014年陳德軒作品《藏家牧歌》入選中國美協舉辦的中國第十二屆美展青海省展
2014年陳德軒作品《午後陽光》、《寧靜的貴德原野》、水彩畫《守望拉脊山》入選西寧畫院舉辦的“畫家眼中的青海”畫展,獲優秀獎
2014年陳德軒作品《貴德印象》入選中國美協舉辦的青海、甘肅、寧夏三省巡迴展
2014年陳德軒作品《午後佑寧寺》、水彩畫《日暮蒼山分外紅》入選西寧美協、市文聯舉辦青海省美術大賽,並獲得優秀作品獎(最高獎)
現為上海工藝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畫研究院藝術委員會委員
2014年陳德軒榮幸加入青海省美協,成為青海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並參加美協內各種藝術活動
2015年成立義烏市遠牧書畫社安心創作

個人簡介

山水也可以是滄桑的。
這是陳德軒油畫作品留給筆者的第一印象。
12年前,一個來自江蘇連雲港的小伙子騎著腳踏車來到青海,陪伴他的除了畫板、畫筆,還有那五顏六色的油畫顏料。一路上雖然歷經歲月的滄桑,也收穫了純真的藝術。
和陳德軒對話中,“落魄”這個詞語多次被他提及。從最早的1995年全國旅行去賣畫,到1999年流浪到新疆,再到2003年來到青海,他始終生活在拮据中。一輛破腳踏車還是朋友捐助的,看似一無所有的陳德軒卻有著對藝術追求的熱情,“腳踏車中國畫遍神州”成為當時他最大的夢想,但最終他卻融入了青海的山山水水。
我們不相信宿命,但相信緣分,和青海結緣,也許是青海山水的荒蕪美契合了陳德軒滄桑的藝術之路,兩者在青海碰撞出激情的火花,併合二為一。
陳德軒的作品無疑充滿了滄桑感,無論是那悠遠的山谷,還是村落里的土牆,甚至包括畫面中的孩子,都在向我們訴說著歷史帶給我們的厚重。
“空氣是有顏色的。”這是陳德軒從國小三年級就埋在內心的一個藝術細胞。如今,這個細胞經過無數裂變,已發育成為一個當之無愧的藝術家。
騎著腳踏車去畫畫,對很多藝術青年來說,這是多么浪漫而又美妙的事情,陳德軒17歲就這么去做了,但他收穫的並非美妙,但這段歷程對他的藝術人生來說的確妙不可言——他找到了困惑自己多年的“山的那一邊”的景象,那就是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遠方,而遠方就是自己心中的那個夢想。
回想往日的“落魄”,陳德軒說正是那些滄桑的經歷鑄就了他藝術作品的渾厚!已經走出泥濘的他對過去生活存在的是感恩而不是抱怨。下面,就讓我們從陳德軒的作品中去感悟並走進他的內心世界。[1]http://epaper.dbcsq.com/html/2015-07/29/node_10.htm

代表作品

《春暖花開》150X150cm布面油畫
《藏家牧歌》,布面油畫,尺寸120X150cm
《初雪》,布面油畫,尺寸160X180cm
《家.一生的牽掛》布面油畫,尺寸100X200cm
《午後的原野》布面油畫寫生,尺寸40X40cm

春暖花開 春暖花開
《藏家牧歌》 《藏家牧歌》
《初雪》 《初雪》
《午後的原野》 《午後的原野》
《家.一生的牽掛》《家.一生的牽掛》

寫生與再現

幸福的寫生日子 幸福的寫生日子
原創油畫 原創油畫
寫生畫 寫生畫
原創油畫 原創油畫
人物畫 人物畫
水彩畫 水彩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