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勁陽

陳勁陽,男,法學博士、副教授、副檢察長,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刑法學、外國刑法學、國際刑法學。目前已在國內外刊物發表論文、譯文30餘篇,參編著作多部。

基本信息

簡介

陳勁陽 法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副檢察長

生平

男,1975年10月生,吉林省長春市人。現為吉林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吉林省農安縣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中國法學會犯罪學研究會理事,曾任遼源市西安區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

兼職

2008年7月被吉林省遼源市西安區人大常委會任命為西安區檢察院副檢察長(掛職)。2011年8月被吉林省農安縣人大常委會任命為農安縣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刑法學、外國刑法學、國際刑法學。目前已在國內外刊物發表論文、譯文30餘篇,參編著作多部。

開設課程

本科生:刑法學Ⅰ、刑法學Ⅱ、國際刑法學、犯罪學、刑法史、刑事訴訟法學
研究生:侵犯財產罪專題

學術交流

1、日本關西學院大學訪問學者(2005年4月—2006年3月)
2、台灣政治大學法學院交流訪問(2007年5月,台北市)
3、台灣逢甲大學財法所交流訪問(2007年5月,台中市)
4、北歐-中國國際人權法教師研修班學員(2001年8月,長春市)
5、參加日本被害者學會第16回學術大會(2005年6月,日本西宮市關西學院大學)
6、參加日本刑法學會第83回大會(2005年6月,日本札幌市北海道大學
7、參加日本刑法學會關西部會2005年夏期例會(2005年8月, 近江八幡市)
8、參加中國刑法學會2002年年會,2002年10月,陝西省西安市。
9、參加四校刑法學高層論壇,2006年9月,吉林省長春市。
10、參加中國刑法學會2007年年會,2007年9月,吉林省長春市。
11、海峽兩岸刑法理論與刑法適用研討會,2007年11月,吉林省長春市。
12、參加中國刑法學會2008年年會,2008年10月,江蘇省南京市。
13、參加中國犯罪學會2008年年會,2008年7月,吉林省遼源市。
14、參加第三屆東北法治論壇,2008年8月,吉林省長春市。
15、參加“中歐遏止刑訊逼供合作項目總結研討會”,2008年11月,吉林省遼源市。
16、參加全國第六屆中青年刑法學者論壇,2009年6月,黑龍江省哈爾濱市。
17、參加中國犯罪學會2009年年會,2009年8月,浙江省紹興市。
18、參加中國法學會診所教育委員會刑事診所培訓會,2009年8月,黑龍江省哈爾濱市。

承擔課題

1、參與張旭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博士點項目(98JBY820008)"人權與國際刑法";
2、參與張旭教授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04BFX055)"國際刑事法院:以中國視角的研究"。
3、主持吉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博士基金項目“犯罪論體系思想根基追問”(2006BS004)。
4、主持吉林省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司法實踐視域下當代中國犯罪論體系的構建”(2008BfX08)。
5、參與英國政府戰略基金項目(SPF)“中國死刑替代措施實證研究”。

主要論文

1、《中國犯罪構成理論的重構思潮》,《光明日報》(理論版),2006年9月11日。唯一作者。
2、《刑法信條學與犯罪論體系的構築》,《法制與社會發展》2006年第5期。唯一作者。
3、《犯罪論體系理論史上問題思考模式論要——以法國刑法學為視角》,《社會科學戰線》2006年第5期。第一作者。
4、《論大陸法系犯罪論體系的概念》,《求索》2006年第12期。唯一作者。
5、《過當犯論要》,《法制與社會發展》2002年第4期。唯一作者。
6、《英美刑法語境中的主觀主義與客觀主義》,《社會科學戰線》2003年第3期。唯一作者。
7、《道德與犯罪》,《法制與社會發展》2000年第1期。第一作者。
8、《法家重刑思想的現代省察》,《理論學刊》2006年第5期。唯一作者。
9、《新康德主義與新古典犯罪論體系》,《當代法學》2004年第6期。唯一作者。
10、《最近の中國犯罪論體系再構論について》,《法と政治》(日本)第57卷第2號,2006年6月。唯一作者。
11、《中國死刑制度についての再考》,譯文,《法と政治》(日本)第57卷第1號,2006年3月。唯一譯者。
12、《試論開放的犯罪論體系》,《政法學刊》2007年第3期。唯一作者。
13、《和諧社會視野下的刑事政策》,載《和諧社會的刑事法治:中國刑法學年會文集(2006年)》,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6年10月版,唯一作者。
14、《過當犯論要》,載《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2002年年會論文選集:犯罪構成與犯罪成立基本理論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唯一作者。
15、《‘假按揭’貸款欺詐行為的刑法規制及其預防》,載《2003年中國刑法年會論文集》,中國公安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一作者。
16、《文化際刑法問題初探》,載《長春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3期。唯一作者。
17、《內幕交易行為及其刑法規制》,《鐵道警官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年第1期。第一作者。
18、《試論刑法信條學》,《成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3期。唯一作者。
19、《如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吉林日報》(理論版)2006年6月26日。唯一作者。
20、《和諧應成為刑事政策終極價值》,《北京晨報》2006年7月19日。唯一作者。
21、《新古典犯罪論體系的哲理基礎》,《吉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1期。唯一作者。
22、《試論開放的刑法體系的概念》,《瀋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5期。唯一作者。
23、《過當犯若干問題探討》,載《犯罪形態研究精要Ⅰ》,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一作者。
24、《犯罪論體系哲理基礎的變動——從古典體系到目的論體系的考察》,載《刑事法新論集粹》,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一作者。
25、《安樂死 安樂乎》,《長春日報》(法製版)2003年6月21日。唯一作者。
26、《這筆錢不應屬於公款》,《長春日報》(法製版)2003年9月12日。唯一作者。
27、《問題思考的方法論與刑法體系的構築》,《湖南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7年第1期。第一作者。
28、《略論刑法中的身份問題》,載《東北師範大學學報》(國慶專輯)1999年8月。唯一作者。
29、《關於走私武器、彈藥及走私核材料罪》,載《東北師範大學學報》(國慶專輯)1999年8月。第一作者。
30、《一人公司的犯罪主體地位芻議》,載《2007年中國刑法年會論文集》,中國公安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31、《犯罪形態研究精要Ⅰ、Ⅱ》,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參編。
32、《人權與國際刑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參編。
33、《論檢察權運行的內部監督——以公權力的運行規律及監控為切入》,載《第四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2008年12月。
34、《從象牙塔到基層檢察院:掛職鍛鍊感言》,載《檢察論壇》2009年第1期。
35、《英美犯罪理論體系構建不發達原因反思》,載《第三屆東北法治論壇論文集》,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
36、《檢察機關量刑建議權芻議》,載《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增刊,2009年6月。
37、《量刑規範化才能避免‘同罪不同刑’》,載《長春日報》(法製版),2009年6月2日。
38、《刑法學》(上、下冊),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參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