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葬雕像(烏薩布提)

陪葬雕像(烏薩布提)

,意為“聽候吩咐”,是死者的僕人,在靈界裡聽從神靈的召喚從事各種農業活動。 這些雕像有的放在地上,有的放在色彩鮮艷的小木棺內,還有的則身裹亞麻放入專用的人形小棺材內。 在這些小雕像身上刻有死者的名字和官銜,從十八王朝起,還增加了亡者書中涉及農活的章節。

簡介

陪葬雕像(烏薩布提) 陪葬雕像(烏薩布提,屬於古埃及文明文物,
第二十六王朝晚期(公元前664-525年),泰伯
德羅維迪(1824)收藏編號 2509

詳細信息

古埃及是一個以農業為主要經濟活動的國家,因此像灌溉、播種和收穫這樣的農業活動不僅對國民的現實生活有著重要的影響,同時也反映在他們對死後的期待之中。在他們的宗教信仰中,一個正直而虔誠的人到了靈界也應該生活在奧西里斯神統治之下的一片沃土上,亡靈仍然需要像在人間那樣辛勤勞作才會豐衣足食。從第十一王朝起的二千多年裡,安放在墓室里的大量陪葬塑像都反映出人們的這種思想,它們構成了殉葬品的主要部份,在古埃及語中它們被稱為烏薩布提(ushabty) ,意為“聽候吩咐”,是死者的僕人,在靈界裡聽從神靈的召喚從事各種農業活動。即使在靈界,亡者也要按照奧西里斯的規定準備足夠的食物,因此這些僕人們手裡拿的農具和肩扛的種子袋分別代表著鋤地、播種、灌溉等農業活動。 除了種植穀物之外,亞麻的栽種也同樣重要,死者在靈界也需要從亞麻獲得珍貴的纖維用以織布。這些殉葬的小雕像一般都代表著被製成木乃伊的死者,雙手交叉放在胸前,全身被布裹著,雕像的材質多種多樣:石頭、土陶、彩陶、木材,而帝王陵墓中的這類雕像則是木製塑金。殉葬塑像的數量不斷增加,但最多不超過365個,即保證一年中的每一天都有一個雕像代表。這些雕像有的放在地上,有的放在色彩鮮艷的小木棺內,還有的則身裹亞麻放入專用的人形小棺材內。在這些小雕像身上刻有死者的名字和官銜,從十八王朝起,還增加了亡者書中涉及農活的章節。
本詞條著作權由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許可不得轉 載、連結、轉帖或以其它方式複製傳播,違者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