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闍世王

有關阿闍世王之即位年代,據《善見律·毗婆沙》卷2載,王於佛陀入滅前8年接位,執政32年。

背景

阿闍世王(梵 Ajatasatru ),佛陀時代中印度摩竭陀國頻婆娑羅王及皇后韋提希的太子。皇后懷胎時,占師預言此子長大後將會弒父,頻婆娑羅王與皇后十分驚恐,就在他出生不久,把他從樓上拋擲至地面,但只摔折了他的手指,嬰兒卻活了下來。由於他處胎時就與自己結下惡緣,所以頻婆娑羅王便把他取名為未生怨。

典故

頻婆娑羅王是佛陀最早的擁謢者,虔信三寶,而阿闍世卻輕信提婆達多讒言,認為他才是真正的梵行者。提婆達多出家十二年後,野心愈發熾盛,一再向佛陀爭取僧團的領導權,同時又煽動阿闍世弒殺父王,以篡奪王位,實現“新王——阿闍世,新佛——提婆達多”的目的。
不久,阿闍世終於聽從了提婆達多的唆使,幽閉父王在七重室內至死,取得王位;又受提婆達多的慫恿,以狂象加害佛陀。然而,不久提婆達多因犯五逆重罪而滅亡,阿闍世王也受到良心的譴責,心生悔悟,但是為時已晚,全身長滿了惡瘡,臭穢難當,他自知業報現前,地獄果報就在不遠處等著他了。
王宮的文武百官紛紛延請婆羅門外道為王治病消災,但是無一見效。後來,名醫耆婆也前來探病,阿闍世王便對他說:“耆婆!我的病很嚴重,不只身體上的病,心理上的病更嚴重,我想任何仙丹良藥也無法治好我的病苦。我日夜悔恨,懊惱過去的罪孽,呻吟痛苦,無法入眠。你雖是天下名醫,也救不了我。”
耆婆答言:“大王!你的病況,我的確無法醫治。現在世界上唯一能救大王病苦的,只有佛陀一人。”
阿闍世聽到這話,心生慚愧,對耆婆說:“可是佛陀會救我嗎?我與提婆達多做了很多對不起他的事。”
耆婆知道阿闍世王的憂慮,便道:“大王!諸佛世尊,大悲普覆,不限一人;正法弘廣,無所不包,怨親平等,心無憎愛,終不偏為一人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餘人不得。”
“佛陀是無上醫王,是無邊大海,他能容納百川眾流。大王的苦惱既從心生,就要先把根本的病醫治好,才能醫治身體上的病。佛陀的慈愛無量無邊,惠施給一切眾生,他不分貧富貴賤,同等救度。他準許尊貴的跋提迦王子等人出家,也準許出身下賤的優波出家;他接受富貴的須達長者的供養,也接受貧女的布施;他感化大迦葉等人加入僧團,也方便勸導貪慾的難陀披剃;他不但聽許煩惱少的優樓頻羅迦葉出家,也允許煩惱深又罪孽重的波斯匿王之弟優陀耶出家;不只為有智男子說法,更為女人說法。不僅令出家人得四道果,也令在家人得三道果;不只為富多羅等寂靜思維者說法,更為頻婆娑羅王等統領國事者說法;不只為斷酒的人說法,也為酗酒的郁伽長者說法;不但為自己的弟子說法,也為外道尼乾子說法;不僅為二十五歲盛壯青年說法,也為八十老朽說法;不僅為善根成熟的人說法,也為善根未熟的眾生說法。佛陀視一切眾生如佛子羅羅,請大王放心,不要疑慮!”
聽完耆婆這番話,阿闍世王即刻放寬心胸,請他代為選擇一個良辰吉日,前往拜訪佛陀,哀求懺悔。耆婆回答說:“大王!佛法中沒有那一天不是良辰吉日,就如同重病的人,不能再拖延等待,必須立即尋求良醫治病。大王既然要向佛陀懺悔滅罪,請今天就起程吧。”
佛陀見到阿闍世王,非常歡喜,阿闍世王受寵若驚,趕快跪下,祈求懺悔。佛陀為王進入“月愛三昧”,身放光明,猶如月光,能令眾生的善心增長,其光清涼,照在王身上,惡瘡馬上痊癒,頓感輕安無比。佛陀再為阿闍世王傳授三皈五戒,王也以種種寶幢、幡蓋、香花、瓔珞、微妙伎樂供養佛陀。佛陀又為阿闍世王宣說治國之道,勉勵國王以正法治民,以德化民,多行仁政,必得民眾尊敬,行善安心,必得快樂
。阿闍世王聽聞妙法,對新的生命充滿希望與信心,不禁感激泣淚,跪在佛前作禮。
阿闍世王依教奉行,成為佛教僧團的大護法。據記載,阿闍世王與憍薩羅國的波斯匿王數度交戰,後來因佛陀的開示而言和。《中阿含.雨勢經》記載,有一次,阿闍世王想發兵攻打跋只國,派遣大臣雨勢代向佛陀請教戰略。佛陀早已知道雨勢大臣的來意,所以未等雨勢開口,便對站在身後為他拂扇的阿難說:“阿難!跋只國今天所以會那么富強,主要是有七種的治國妙法:常開會議;上下和合;尊重法治;以禮教化;孝親敬師;護持宗教;接應四方。”
佛陀又進一步說明,作為一個國王應該具備兩類的“可愛法”,每一類各有五個項目,如此才能獲得百姓的愛戴。
人所愛敬;自在增上;能摧冤敵;善攝養身;能修善事。
恩養蒼生;英勇具足;善權方便;正受境界;勤修善法。
聰明的雨勢大臣了解跋只國施行仁政,是無法攻破的,於是禮謝佛陀,回到宮中覆命,阿闍世王也因而取消攻打的計畫。佛陀的權巧智慧,及時化解了一場血腥的戰爭。
佛陀剛入滅,就有一位愚痴比丘,不但不覺得悲傷,還非常歡喜地對眾比丘揚言:“如今已經完全脫離了大沙門的束縛了!”長老大迦葉聽到這句話,心想:假如今後在教團里出現許多這種破戒的比丘,則佛陀在世時的法與律制必將很快消失,因此必須馬上結集經典,以保存正法。於是將此事告知阿闍世王,請王護持,安頓大眾,並在結集期中,每日供應飯食,以免分神去乞化。阿闍世王聽了大喜,就在當年雨季安居的三個月期間,提供五百羅漢的飲食等,於摩竭陀國的首都王舍城郊外,進行佛教第一次的經典結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