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扎河村

阿扎河村

該行政村隸屬紅河縣阿扎河鄉,距鄉政府所在地0.2公里,到鄉道路為水泥路,交通方便,距縣60公里。東鄰垤施村委會,南鄰切初村委會,西鄰俄比東村委會,北鄰石頭寨鄉。轄比歐、阿甲、娘甫、麻栗寨、沙普等18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1070戶,有鄉村人口5129人,其中農業人口5129人,勞動力2744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396人。全村國土面積2.18平方公里,海拔1800米,年平均氣溫16℃,年降水量1550毫米,適合種植稻穀、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面積1638.85畝,人均耕地0.33畝。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346.9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46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糧食作物為主。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民房民房
該行政村隸屬紅河縣阿扎河鄉,距鄉政府所在地0.2公里,到鄉道路為水泥路,交通方便,距縣60公里。東鄰垤施村委會,南鄰切初村委會,西鄰俄比東村委會,北鄰石頭寨鄉。轄比歐、阿甲、娘甫、麻栗寨、沙普等18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1070戶,有鄉村人口5129人,其中農業人口5129人,勞動力2744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396人。
全村國土面積2.18平方公里,海拔1800米,年平均氣溫16℃,年降水量1550毫米,適合種植稻穀、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面積1638.85畝,人均耕地0.33畝。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346.9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46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糧食作物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638.85畝(其中:田905.91畝,地733.54畝),人均耕地0.33畝,主要種植稻穀、玉米等作物。

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路、通電、通電視、通電話。全村有20戶通自來水,有803戶飲用井水,有54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6.72%)。有1056戶通電,有25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572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2.37%53.7%);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74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569戶(分別占總數的53.9%和53.42%)。
該村到鄉道路為水泥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建有集貿市場2個。全村共擁有汽車4輛,機車20輛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61戶;裝有太陽能農戶7戶。全村有5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2個自然村已通電;有3個自然村已通路;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2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0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71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933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0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92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90.63萬元,占總收入的20.61%;畜牧業收入125.45萬元,占總收入的13.56%(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526頭,肉牛110頭,肉羊99頭);漁業收入13.12萬元,占總收入的1.42%;林業收入167萬元,占總收入的18.05%;第二、三產業收入239.36萬元,占總收入的25.88%;工資性收入188.329萬元,占總收入的20.36%。農民人均純收入1864元,農民收入以糧食作物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88.329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640人(占勞動力的23.61%),在省內務工640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桑養蠶,主要銷售往縣外。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種桑養蠶和棕櫚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種桑養蠶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070戶,共鄉村人口5129人,其中男性2916人,女性2221人。其中農業人口5129人,勞動力2744人。該村以哈尼族為主,其中哈尼族4286人,彝族736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5人,占人口總數的0.3%;參加農村合作醫療4033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80%;享受低保528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衛生院,該村距離鄉衛生院0.2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8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2個,人畜混居的農戶677戶,占農戶總數的63.56%。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3所,校舍建築面積2978平方米,擁有教師33人,在校學生569人,距離鄉中學0.6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823人,其中小學生569人,中學生254人。

村務公開

村委會村委會
全村村務公開項目主要有承包款公開。主要以口頭、會議方式公開。
到2009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914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671.47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財務。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2個,共有黨員86人,少數民族黨員86人,其中男黨員83人、女黨員3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比歐、阿甲、娘甫、麻栗寨、沙普等18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12個,共有團員41人。

人文地理

阿扎河村委會具有豐富的民族文化,特別是哈尼"矻扎扎節"長街舞,即每年六月年過後的第一個星期天,各村寨組織男女老幼,衣著節日的盛裝,帶上自製的二胡笛子三弦等民間樂器,到阿扎河街道齊跳"樂作舞"、"耕作舞"等舞蹈,慶祝來年六畜興旺、五穀豐登。據說跳的舞越多穀子越飽滿。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大部分村寨交通不便,信息閉塞,村民文化素質低,產業結構單一,不能形成規模化生產。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廣新特產品;發展教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