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蒙縣蒙古高中

阜蒙縣蒙古高中

阜蒙縣蒙古高中位於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教育路西段,始建於1957年,其前身是阜新蒙古族自治縣蒙古中學(校址在縣城東門外)。學校占地面積69537.2平方米,擁有一座4500平方米的教學樓和一座5500平方米的綜合樓。蒙古族高級中學現有30個教學班,在校生共1800名。

阜蒙縣蒙古高中阜新蒙古族自治縣蒙古族高級中學,位於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教

阜蒙縣蒙古高中阜蒙縣蒙古高中
育路西段,始建於1957年,其前身是阜新蒙古族自治縣蒙古中學(校址在縣城東門外)。1968年停辦,1973年恢復,恢復後移到現址,1979年改為蒙古族高級中學。一九八一年被省政府確定為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近五十年來,學校始終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書育人的辦學宗旨,開拓進取,奮發向上,學校各級工作均取得了輝煌成績。

學校簡介

學校位於阜新鎮西關。寬闊的柏油路和明亮的路燈從縣城西門直通校園,學校占地面積6

阜蒙縣蒙古高中逸夫教學樓
9537.2平方米,擁有一座4500平方米的教學樓和一座5500平方米的綜合樓,設有為教育教學服務的校園監控系統、多媒體教室、物理實驗室化學實驗室、生物實驗室、語音室、微機室、階梯教室。並有一個藏書萬餘冊、百餘種報刊雜誌的圖書室,可供全校師生查閱資料和閱讀。擁有一座3500平方米的宿舍樓,舍務管理秩序井然。擁有一個面積1390平方米的學生食堂,每餐至少兩種主食,10餘種菜餚,學生可根據自己口味選用。校園內的柏油甬路環繞教學樓、宿舍樓、延伸到食堂和操場。路兩側柏挺拔、柳
阜蒙縣蒙古高中蒙古高中校徽
枝飄舞,交相掩映,還有寬敞平整的20000平方米的運動場。校園內綠化面積為20000平方米,被市政府評為“花園式單位”。綠地面積占校園40%。花壇三季鮮花盛開,錯落有致煞是喜人。在阜新地區高級中學中,唯有蒙古高中擁有400米跑道的標準操場,是師生課餘活動、鍛鍊身體、陶冶情操的良好場所。

學校編制

蒙古族高級中學現有30個教學班,在校生共1800名,學校有教職工147人,其中省級骨幹教師3人,中學高級教師43人,中學一級教師52人,中學二級教師24人,85%以上教師具有本

阜蒙縣蒙古高中阜蒙縣蒙古高中

科學歷,在這支隊伍中,有省、級命名的優秀教師6人,市級骨幹教師16人,市級教學標兵8人,省、市級師德標兵4人和拔尖人才1人。這是一支以中青年教師為核心、政治思想堅定、業務能力精湛、師德師風高尚的教師隊伍。其中:石淑蘭被省教育廳命名為師德標兵”,被縣政府評為縣“十傑教師”;丁振邦被評為省級優秀教師,張寶成被市政府命名為“阜新市拔尖人才”。2004年縣委公選的10名副科級領導幹部中,徐宏華和白雲娥入選並已上任。

教學成就

春華秋實,辛勤園丁育人才。自1977年全國恢復高考以來,畢業生的升學率始終保持在60%以上。2001年升學率

阜蒙縣蒙古高中阜蒙縣蒙古高中
達85%,蒙古高中向包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在內的國內各級各類院校輸送了4500餘名學生,有的還在國外著名大學留學深造。這些畢業生走向社會,大部分成為各行各業的骨幹力量,也有許多人成為很有名氣的企業家。其中:金顯賀,1973年考入清華大學,1984年考取清華大學碩士研究生,此後留校任教,1991年榮獲清華大學優秀教師獎,1993年,在美國加州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現為美國加州大學博士生導師、李政道課題組成員;吳海航,1983年考入阜新師專歷史系,1992年考取北京大學碩士研究生,1995年考取北京大學博士研究生,1996年被推薦到日本新瀉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現任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中央電視台12演播室欄目曾為他作過專題報導“中華奇人——吳海航”;齊岩鵬,1989年考入北京大學,後攻讀中國科技大學碩士學位,現在加拿大做研究工作;張國林,1994年遼寧大學化學系畢業後攻讀碩士學位,1999年考取南開大學博士研究生,現為北京大學教授;吳憲,1990年考入哈爾濱工業大學,1994年考取碩士研究生,1997年考取哈工大博士研究生,現為同濟大學博士生導師;徐朝全,1991年考入清華大學,現在日本東京大學攻讀碩士學位;楊濤,1996年考入清華大學,2000年畢業後考取清華大學碩士研究生,現就職於豐田汽車有限公司。另外,還有許多畢業生長期奮戰在自治縣工農業生產的第一線,並取得了卓越的成績。
阜蒙縣蒙古高中蒙古族文化活動
 

時代發展社會進步需要高素質人才。學校狠抓教育教學管理,不斷發現培養高素質人才。多年來,教育教學碩果纍纍。許多教師擔當國家、省、市教研、教改課題,並積極撰寫學術論文。其中:石淑蘭同志的論文《對待貧困生要循循善誘平等關愛》獲國家級優秀論文一等獎,並於2004年到北京參加首屆中國教育家大會;韓桂英同志的論文《探究式日語課堂教學》獲國家級優秀論文;田金紅同志所承擔的“日語教學大綱和教材實驗”獲國家級優秀成果獎;包瑞海同志的《網路時代德育教育的幾點思考》獲省級優秀論文一等獎;齊愛民、劉建華、牟向菊、吳英梅、包華等同志參加了遼寧省“十五”首批教育科研課題並獲優秀成果一等獎;張寶成、齊秀雲等同志獲遼寧省“十五”首批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二十多年來,學校200餘篇教育、教學論文在市級以上學術會議上和刊物上發表、交流,60餘人次獲縣級以上榮譽稱號。學生中:1987年程琪同學被選到日本網走市高等高等學校留學一年;1998年趙海英同學在遼寧省中學日語作文競賽中獲一等獎;1999年房凌超同學被選到日本石川縣高等學校短期留學;2002年海力夫同學被省、市外事部門選送到日本神奈縣立保健福祉大學留學;2003年楊芳同學代表阜新全體團員青年赴京參加共青團第十五次代表大會,同年海佳奇同學在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中榮獲二等獎;2004年郭瑩同學在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中獲三等獎。同年9月,白岩等4名同學被派往日本群馬縣伊勢崎高等學校進行短期留學。另外,藝術人才不斷綻放光彩,考入北京體育學院瀋陽體育學院魯迅美術學院、各類藝術院校學生上百名。還有50餘名同學獲市級以上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稱號。改革開放二十年間,學生思想品德合格率、體育達標率均為95%以上,受到政府及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好評和全社會廣泛讚譽。在二00四年高考中,蒙古高中共有526人參加高考。其中進入一批本科線80人,進入二批本科線198人,進入三批本科線129人,進入專科線77人,體育、藝術類進線22人。共有23人超過600分,過600分學生數居全縣各高中之首。全縣前5名中有蒙古高中學生4人,前10名中有蒙古高中學生7人。何健同學以667分的成績居全縣第一名,全市第三名,現就讀於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陶烏日娜同學以663分的成績居全縣第二名,全市第五名,現就讀於中國人民大學工商管理專業。漢生班學生張寶磊以606分的成績被大連理工大學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錄取。二00五年高考縣蒙古高中又創佳績,海佳奇同學以665分的優異成績奪得全市高考狀元,吳向彪同學以660分的成績奪得全市第3名,另外郭瑩同學以642分的優異成績報考了清華大學土木工程專業。今年縣蒙古高中有582名學生參加高

阜蒙縣蒙古高中學生軍訓
考,有119人進入一批本科線,有263人進入二批本科線,有115人進入三批本科線,進入本科線總人數為497人,另外還有58人進入專科線。今年蒙古高中漢生班有73名學生報考,進入一本線9人,二本線42人,三本線7人,其餘15名同學都進入了專科線。二00六年高考阜蒙縣蒙古高中又取得了可喜成績,在參考的606名考生中,有92人進入一批本科分數線,285人進入二批本科分數線,162人進入三批本科分數線,本科以上進線率達到89.94%,總進線率達到98.02%。總分超過600分的學生有4人。無論從本科進線率還是600分以上考生人數都位居自治縣各高中的前列。另外,齊歡同學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赴日公派留學資格(在中國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四國中僅選2名學生),劉冰考取了海軍飛行學院。蒙古高中的教學模式是漢語授課為主、加授蒙語文。學校開設英、日、俄三門外語,是阜新地區開設語種最多的學校,日語教學尤為突出,是教育部確定的日語教材改革樣本學校。2004年日語教師包華被國家外交部派駐日本交流工作一年;同年9月日本友人石田榮子被日本中日友好協會派到我校擔任日本語外籍教師;2005年5月,日本友人山田真理子被中日友好協會派到我校擔任日本語外籍教師;在2003年的全國統一高考中,陶烏雲同學以135分的優異成績獲遼寧省日語成績第一名。

所獲殊榮

蒙古高中1978年以來,先後有五個學科教研組被省教育學院確定為全省蒙古族中學的中心教研組。1987年,該校

阜蒙縣蒙古高中阜蒙縣蒙古高中
被確定為全國八省區十所重點蒙古中學校長聯誼會成員校之一。1979年以來,連續6年被評為市、縣先進單位。1984年被市政府評為“教育質量不斷提高先進學校”。1985年被市教育局評為“教學工作先進單位”,學校黨支部被市委命名為“先進黨支部”。1990年被市教委、市體委授予“三項體育鍛鍊先進學校”稱號,三次獲市政府“育才杯”競賽高中組銅杯獎。該校在全縣中學生運動會上,連續六年獲得冠軍榮譽。連續幾年被市政府、軍分區評為“擁軍優屬先進單位”。該校與日本國網走市高等學校結為聯誼學校。該校在上級黨委支持下,開設共青團黨校,發展學生黨員30餘人。

50校慶

阜蒙縣蒙古高中校友一封信:

阜蒙縣蒙古高中校歌

尊敬的校友:

您好!

光陰荏苒,歲月輪迴。2007年,我們的母校──蒙古高中將迎來她的50年華誕。50年曆程,是在一屆屆校友的伴隨下一步步走來。50年辛勤耕耘,桃李芬芳。而今,母校最感欣慰和自豪的是在各自崗位上取得輝煌成績的你們──母校的莘莘學子。值此,母校師生員工真誠地向您致以親切的問候!

阜新蒙古族自治縣蒙古族高級中學,始建於1957年,校址在縣城教育路西段。其前身是阜新蒙古族自治縣蒙古中學(校址在縣城東門外)。1968年停辦,1973年恢復,恢復後移到現址,1979年改為蒙古族高級中學。1980年12月遼寧省人民政府正式下文,批准確定縣蒙高中為全省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之一。

我校是以漢語授課為主,加授蒙語文課,並開設英、日、俄三種外語課的蒙古族高中。

學校占地面積為69537.2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18000平方米。有一座教學樓4500平方米,一座綜合樓5300平方米,一座學生餐廳1390平方米,一座宿舍樓3700平方米。還有寬敞平整的20000平方米的運動場。校園內綠化面積為20000平方米,被市政府評為“花園式單位”。

學生來源於全縣各鄉的蒙古族國中畢業生。現有30個教學班,教職工158人。其中高級教師44人。學生1900人。國家級優秀教師1人,特級教師1人,全國優秀體育教師1人,省級民族團結模範2人,省級師德標兵1人,20餘名同志獲省、市、縣級優秀教師、先進教育工作者稱號。

學校教學實驗室有物理實驗室、化學實驗室、生物實驗室。還有微機室語音室、階梯教室。圖書館藏書近萬冊。有價值40餘萬元的教學儀器及體育設備器材。

1978年以來,先後有五個學科教研組被省教育學院確定為全省蒙古族中學的中心教研組。1987年,我校被確定為全國八省區十所重點蒙古中學校長聯誼會成員校之一。1979年以來,連續6年被評為市、縣先進單位。1984年被市政府評為“教育質量不斷提高先進學校”。1985年被市教育局評為“教學工作先進單位”,學校黨支部被市委命名為“先進黨支部”。1990年被市教委、市體委授予“三項體育鍛鍊先進學校”稱號,三次獲市政府“育才杯”競賽高中組銅杯獎。

我校在全縣中學生運動會上,連續六年獲得冠軍榮譽。連續幾年被市政府、軍分區評為“擁軍優屬先進單位”。我校與日本國網走市高等學校結為聯誼學校。

一些教師承擔國家、省、市教研、教改課題、特別是日語教學成績突出,是教育部指定的“日語教學樣板校”,一名教師所承擔的“日語教學大綱和教材試驗項目”,受到國家教育部、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充分肯定。日語組的教學工作得到了省市有關領導及國際友人的充分肯定。

我校建校以來,為國家培養了14000餘名畢業生,恢復高考制度以來,到2006年止,為高等院校輸送了5650名合格學生,其中一些同學考入了清華北大復旦南開北航同濟中國人民大學等名牌大學。

2007年9月,母校將舉辦50周年慶典,展示辦學成就,身為老校友,你們一定想回來探望親愛的師友同窗,尋覓“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的青春印記,親睹母校的故容新顏,感受她的滄桑巨變。目前,學校正在抓緊推進校慶籌備的文案工作,懇請校友為籌備工作建言獻策、撰寫回憶文章、提供校史文物、或資助母校建設,具體如下:

1、編輯出版《蒙古高中50年校史》,2007年7月前完成。請校友提供反映不同時期辦學情況的圖片、實物、書籍、文字材料等,如報紙、刊物、各種證書、印刷或手寫材料,原件複印件俱可。

2、編輯出版《校友精英錄》,2007年7月前完成。請校友撰寫有關自己的簡歷、成就、事跡等。

3、編印50周年校慶紀念畫冊,2007年6月完成。請校友惠賜工作照、生活照、與黨政領導人、國外友人合影等照片、圖片,用最簡潔的文字概括自己的榮譽和成就,並將獲獎證書、證章複印件函寄學校。

4、為母校百年發展題字或題辭,同時發揮您的能量,邀請您熟知的社會各界名人、專家為學校題詞。

5、捐資助學。學校設有蒙古高中教育發展基金會。校友可以個人名義,或以班級或地區等為單位捐資捐物,匯至基金會帳號,也可直接匯至母校,母校將登記留名,載記校史。

我們深信,有廣大校友和社會各界的鼎力支持與關心,母校的50年慶典定會圓滿成功,讓我們共織起一張友好聯繫的網路,繪就一幅創建蒙古高中的宏偉藍圖,蒙古高中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阜蒙縣蒙古族高級中學

 二00七年五月十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