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醫院

阜外醫院

阜外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的前身是解放軍胸科醫院,始建於1956年;阜外心血管病研究所始建於1962年,是國家心血管病醫療、科研、預防和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同時還是中國心血管技術協作培訓中心、國家心血管新藥臨床試驗研究中心、衛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世界衛生組織心血管病研究與培訓中心的所在地,也是中國心血管技術協作培訓中心、全國心血管病防治研究領導小組的辦事機構及世界衛生組織心血管病協作培訓中心。

基本信息

阜外醫院阜外醫院

醫院概況

阜外醫院地理位置
所屬地區:北京市-北京市
郵政編碼:100037
乘車路線:19、102、103路公共汽車、捷運環線
醫院簡介:

醫院占地面積43,0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65,000平方米。設有床位500張,心內、心外、中醫科下設十三個病區及成人,小兒手術室各一個,術後恢復室三個,冠心病監護病房一個,重症監護病房一個及心血在管病介入治療中心一個:有臨床及基礎研究室十八個。
醫院醫療,科研技術力量雄厚,現有職工1,3000餘人,其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85人,中級專業技術人員282人。醫院收治來自全國各地及華僑、外賓心血管病患者並承擔著衛生部、北京市指派的臨床醫療保健任務。年門、急診量135,000餘人次;年出院病人5,500人次左右;手術量3,700人次左右。

多年來,院所憑藉雄厚的專業技術實力以及“敬業、仁愛、求實、攀登”的傳統精神,打造出“阜外”品牌,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阜外醫院阜外醫院

歷屆院長

第一屆 吳英愷
中國科學院院士,外科學教授。1958年創建阜外醫院,任阜外醫院及心血管病研究所院所長,直至1980年。
第二屆 陶壽淇 著名心臟病學專家、我國現代心血管病與預防心臟病學奠基人之一。於1980-1983年間任阜外醫院院長職務。
第三屆 郭加強 我國心臟外科主要創始人之一。1983年~1992年他擔任阜外醫院院長。
第四屆 朱曉東 心血管外科專家,主任醫師。1992-1996年擔任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與心血管病研究所院所長。
第五屆 高潤霖 心內科教授,中國工程院士,全國政協委員,1996年12月至2002年8月任院長。
第六屆 胡盛壽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院長、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長,外科管理委員會主任,衛生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心主任,衛生部心血管疾病再生醫學研究重點實驗室主任。

歷史回顧

開業

阜外醫院阜外醫院
一九五八年七月,經軍委總後勤部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八部聯合決定,將胸科醫院集體轉業地方,與正在籌建的北京第二醫院合併,命名為中國醫學科學院阜成門外醫院。一九五八年九月十四日在北禮士路新院址舉行開院典禮,圖為吳英愷教授在開院典禮上講話。

第一例

阜外醫院阜外醫院
1984年7月,心臟原位移植動物實驗開始,1986年3月結束,完成了同種異體心臟移植動物實驗階段,結果滿意。

1996年5月10日,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午寶實驗室成立,衛生部殷大奎副部長、醫科院巴德年院長、盧聖棟副院長、我院朱曉東院長、高潤霖、丁金風、王建國副院長著名加拿大華人沈徳民、劉宗正教授為實驗室揭幕。

科研

阜外醫院科研
我院與美國從1981年開始進行心血管病流行病學合作研究,已取得第一階段成果。圖為1987年陶壽淇教授、蔡如升教授代表我院與美國心肺血研究所Friedwald教授進行第一批資料交換。

1980年,吳英愷、蔡如升教授在北京石景山區農民進行流行病調查。

診療中心

成人外科中心

阜外醫院阜外醫院
成人心臟外科中心是阜外醫院外科系統最大的診療中心。其服務的專業範圍為6歲以上的所有心臟病患者,包括冠心病、風濕性心臟病、心臟瓣膜病、先天性心臟病、心臟腫瘤、心肌病、心臟外傷、心律失常以及各種重症晚期心臟病。
成人心臟外科中心現有床位110張,分三個病區(八病區、九病區、十三病區)。配有一個25張床位的現代化ICU和擁有6個手術間的一流手術室。日手術量近20台,年手術量3000例以上,是全世界最大的成人心臟外科中心之一。成人心臟外科中心技術力量雄厚。

小兒心臟外科中心

是目前全國最大的小兒先心病診療中心,收治年齡5周歲及以下的各種小兒先天性心臟病,年手術量2000多例。包括二個外科病房、一個小兒重症監護病房,小兒中心有專用手術室,現有床位138張,配備國際先進的診療設備。目前有醫師和護士共131人,其中工程院院士1人,副教授以上職稱18人;具有博士學歷18人,碩士10人,形成了老中青相結合的實力雄厚的技術隊伍。

血管外科中心

阜外醫院阜外醫院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外科從1958年在國內率先開展主動脈手術,到1993年底,已開展手術273例,歷經幾代人之努力,不斷積累手術經驗,培養了一批年輕的技術骨幹。從1994年至今,完成各種主動脈瘤手術達到900餘例,主動脈夾層手術700餘例。已成為全國最大、世界較大的主動脈外科中心之一,在手術數量和質量上都達到了世界較先進水平。目前我中心有主任醫師2名,副主任醫師5人,主治醫師7人,住院醫師8人,具有碩士以上學歷者占90%,在讀碩士研究生1名,博士研究生4名,博士後1名。普通病房床位43張,擁有獨立的術後恢復室(床位9張),年手術量為1000餘例,其中心臟手術800餘例,主動脈手術200例。可進行各種主動脈疾病、先天性心臟病、瓣膜性心臟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以及其它心血管病手術。

麻醉科

1956年阜外醫院建院時就成立了麻醉科,是國內建立麻醉科最早的醫院之一。

現在麻醉科共有39位成員,其中主任醫師1人,副主任醫生11人,主治醫師15人,住院醫師6人,科秘書2人,主管技師和護師4人。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4人。麻醉和體外循環研究室有專職技術人員6人。
麻醉科集臨床、科研和教學三大任務於一身,以臨床麻醉為主要任務。去年完成心血管手術麻醉近5000台左右。此外,還擔任大量的手術室外麻醉,院內急症搶救和部分術後ICU工作。

體外循環科
阜外醫院體外循環科於1994年6月正式成立,現有人員23名。其中主任醫師1名,副主任醫師4名,主治醫師3名,住院醫師6名。除開展一般性的體外循環外,還開展新生兒體外循環、血漿置換術、腦逆行灌注、深低溫停循環、上下分流灌注、血液回收,含血停跳液灌注、離心泵的普及工作、體外循環膜肺支持治療、改良性超濾、心臟輔助等先進技術。一些技術達到或接近世界水平,大部分技術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心律失常診治中心

阜外醫院阜外醫院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心律失常診治中心的前身是阜外醫院臨床電生理研究室。它是我國心律失常領域唯一的專門研究機構和臨床診療中心。

冠心病診治中心

阜外醫院冠心病研究室創立於1978年,我國著名心臟病學專家陶壽淇、陳在嘉徐義樞教授分別擔任前三任室主任,現任主任為陳紀林教授。冠心病研究室是集科研、臨床和教學為一體的臨床研究室,2003年更名為冠心病診斷治療中心,目前有教授(主任醫師)8名,其中1名工程院院士,副主任醫師8名,本中心培養的主治醫師7名,在院就讀博士研究生18名,碩士生11名。

高血壓診治中心

高血壓診療中心由本院高血壓研究室於2003年更名,現包括研究部門和病房兩部分,有教授、副教授10名。現任主任是惠汝太教授(兼),副主任是吳海英教授。
高血壓診療中心目前已成為臨床、教學、科研齊全,國內權威性專業組之一。在臨床方面,高血壓中心在繼發性高血壓鑑別診斷研究工作處於國際先進地位,包括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鉻細胞瘤、腎性高血壓等疾病。高血壓中心有完善的檢查手段對各種繼發性高血壓進行診斷並指導治療。

心力衰竭診治中心 

阜外醫院阜外醫院
於2002年9月成立了心力衰竭監護病房,建立心力衰竭患者住院的綠色通道,以期改善當前晚期心衰患者住院難、療效差、預後壞的狀況。經過3年成功的試運行,為了進一步探索心力衰竭的發生、發展機制和規範化治療,探索治療干預前移,於2005年3月正式成立了心力衰竭診治中心,以促進心力衰竭的醫、教、研工作的發展,首任中心主任由阜外醫院副院長,心內科主任,中國著名心內科專家楊躍進教授兼任。至今已收治各種病因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約2500例。心力衰竭診治中心,堅持以心力衰竭規範化的診治為中心(一個中心);以指導人才培養和藥物臨床試驗兩大開放式平台(兩大平台)為導向;以建立多學科協作、新技術套用和內、外科橋樑為理念(三大理念);以促進心力衰竭的醫、教、研和防四大工作一體綜合發展為目標(四大目標)。
阜外醫院為協和醫科大學的教學醫院,心力衰竭中心成為培養和培訓心力衰竭專業人才的平台,自成立以來共培養了主治醫師12名、碩士9名、博士8名。

醫院文化

阜外醫院院徽
院徽

延承中國醫科學院和中國協和醫科大學院徽的圓形風格,用統一的視覺效果,代表阜外心血管病醫院與申國醫科學院和中國協和醫科大學一脈相承的隸屬關係。醫院的中英文名稱和底部的"1956"字樣,既標明了建院時間,又突出了阜外心血管病醫院的主體地位。

綠色基調,一方面體現出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前身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胸科醫院的歷史背景,另一方面緊扣崇尚“綠色人文”的時代特點,以恬靜、平穩的感受,營造良好的醫療環境和工作氛圍。

主體圖案的下部分採用國際公認的醫用標誌——赫耳墨斯神杖與橄欖葉,象徵抵禦疾病、佑護生命,為院徽注入國際化理念。

中心圖案的左側字母"F",既是阜外心血管病醫院詞首字母的縮寫,又代表心外科手術中的擴胸器,是心外科的象徵。右側主體的心形圖案以及心電圖的標識,是阜外心血管病醫院曾沿用多年的圖示(原為紅色),一方面是心內科和影像診斷等科室的象徵,另一方面隱喻一顆跳動的健康的心臟,它既代表醫院全體職工的“同心協力”,又體現阜外心血管病醫院的工作目標和對所有心血管病患者的衷心祝願。心形圖案的右下角,輔以有韻律的線條,一方面象徵著“血管”,與"F"和“心形圖案”有機結合,共同突出阜外心血管病醫院的專科特點,另一方面隱喻“階梯”,象徵“敬業、仁愛、求實、攀登”的阜外精神。

院訓

敬業 仁愛 求實 攀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