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王廟和吳王塔

關王廟和吳王塔

關王廟和吳王塔位於鴻仙鄉關王村。大革命時期,關王廟為醴陵北二區農會會址。是農民組織武裝起義和對土豪劣紳及團防局進行鬥爭的重要場所。大革命失敗後,國民黨反動派將在北二區內被捕的中共黨員及農會積極分子數百人齊集關王廟附近的吳王塔前進行殺害。新中國成立後,為紀念革命先烈,教育後代,黨和政府對廟、塔進行了修繕。

基本信息

簡介

關王廟和吳王塔
位於鴻仙鄉關王村。大革命時期,關王廟醴陵北二區農會會址。是農民組織武裝起義和對土豪劣紳及團防局進行鬥爭的重要場所。大革命失敗後,國民黨反動派將在北二區內被捕的中共黨員及農會積極分子數百人齊集關王廟附近的吳王塔前進行殺害。新中國成立後,為紀念革命先烈,教育後代,黨和政府對廟、塔進行了修繕。 
關王廟又名關帝廟,俗稱老爺廟,廟座西南朝東北,背山面阜,占地面積近7000平方米,分內外兩個院落。建築以關王正殿為主體,由獻殿過門馬殿南北配殿圍插廊以及外院的戲台大門、忠恕牌坊、落箭亭、飲馬亭等,組成了一座錯落有致,氣勢雄偉,左右對峙,布局合理,並且具有一定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宋代及明、清木構建築群體,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關王廟建於北宋熙寧五年(1072),重修於北宋宣和四年(1122),元、明、清代屢經修葺。正殿為宋代原構原貌,面闊三間,進深六椽,前檐廊深一間,顯得深幽肅靜。四椽伏接乳頭用三柱,闌額轉角不出頭,五鋪斗拱作雙抄,殿柱檐椽有卷剎。板門寬厚嚴實,窗為三棱直欞。平樑上蜀柱甚細,脊部負荷主要由叉手傳遞。檐角升起顯著,歇山式殿頂舉折平緩。宋代齒紋式滴水瓦與荷花枝葉勾頭瓦四檐沿用。九脊十獸四套頭,設計獨特,溢彩流光。整座建築用材肥碩,平穩嚴密,層次分明,製作規整,顯得氣勢磅礴,雄偉壯觀。據傳,關王廟是魯班爺顯靈時建造的,廟成之後,正殿出現了“鋸沫面柱”、“亂砍椽”、“里外尺寸一般大”之超人的建築技藝。這個有趣的建築傳說,為關王廟增添了更加神秘的色彩,使人留連探討,迷惑不解。殿內塑像齊全,各具特色。關公的金麵塑像威武雄壯,氣宇軒昂。關平英姿矯健,風度翩翩。周倉氣勢驚人,不怒自威。其他塑像衣冠楚楚,面姿各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關王廟已經歷了924個風雨春秋,是我國千萬座關帝武廟中,保存最早的一座紀念性建築,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年來,省、市、區先後撥出專款進行了全面的修復保護,使其成為全國僅存的宋代關王廟。 古老絢麗的關王廟,顯示了炎黃子孫精湛的建築技藝,閃耀著中華民族輝煌燦爛的文化,是著名的遊覽勝地。
門票價格
門票:40元
交通提示
位於鴻仙鄉關王村。

住宿

西苑賓館湖南省株洲市河西國稅大樓後院  
國賓酒店中國湖南株洲建設南路58號
宏都國際大酒店株洲市新華西路  
黃金大酒店株洲淥口經濟開發區向陽北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