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天培傳

《關天培傳》,對嶺南文化豐富內涵的發掘、整理和研究,雖已有《嶺南文庫》作為成果的載體,但《嶺南文庫》定位在學術層面,不負有普及職能,且由於編輯方針和體例所限。

圖書簡介

嶺南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中特色鮮明、燦爛多彩、充滿生機活力的地域文化,其開發利用已引起社會的重視。對嶺南文化豐富內涵的發掘、整理和研究,雖已有《嶺南文庫》作為成果的載體,但《嶺南文庫》定位在學術層面,不負有普及職能,且由於編輯方針和體例所限,不能涵蓋一些具體而微的嶺南文化現象。要將廣東建設成為文化大省,必須首先讓廣大民眾對本土文化的內涵有所認識,因此有必要出版一套普及讀物來承擔這一任務。出版《嶺南文化知識書系》的初衷蓋出於此。因此,《嶺南文化知識書系》可視作《嶺南文庫》的延伸。 書系採用通俗讀物的形式,選題廣泛,覆蓋面廣,力求文字精煉,圖文並茂,寓知識性於可讀性之中,使之成為民眾喜聞樂見的知識叢書

關天培關天培

目 錄

引 子
一、大清水師名將
二、廣東水師提督
三、初修虎門炮台
四、再修虎門炮台
五、更新軍事裝備
六、整頓訓練水師
七、《籌海初集》評介
八、查禁鴉片主力
九、挫敗英夷挑釁
十、大戰前的衝突
十一、虎門口大決戰
十二、英雄千古流芳
後記

作者

作 者:黃利平
出版社:廣東人民出版社

基本信息

·語言:簡體中文
·出版時間:2008-11-01
·版次:1
·總頁數:104
·印刷時間:2008-11-01
·印次:1
·字數:40000
·ISBN:9787218060064
·大小:大32開
·裝禎:簡裝
·紙張:膠版紙

圖書摘要

一、大清水師名將
關天培,字仲因,號滋圃,1781年出生於淮安府山陽縣(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其父關自明,母吳氏。關於他的青少年時代,史籍中很少提及。只知道他出身貧苦,讀書不多。1803年他23歲時,考取了武庠(音祥)生,以武秀才補清軍把總。因做事兢兢業業,善於帶兵打仗,又懂作戰技術,積二十餘年從把總、千總、守備、游擊、參將、副將、總兵等一步步逐級升了上來。
清朝當時的社會風尚是“重文輕武”,軍人的身份為社會所鄙視。因此,在當時人們的心目中,軍官只是一介魯莽武夫,“不學無術”成了軍官的基本標誌。但關天培卻相反,他是個很精明的人,非常務實。雖讀書不多,但絕對不是個大老粗。他注意學習文化知識,不過他學文不是為了風花雪月,吟詩作對。他說:“我不學作詩吟賦,只學上奏章行公文,這才是實用之術。”每次他奏章行文時,必定親自撰文改稿。因此他的奏章行文流暢,言之有物,頗有文采。現在還能看到的關天培於1833年寫的條幅證明了這一點。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