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平自力村碉樓群

開平自力村碉樓群

開平自力村碉樓群,自力村隸屬開平市塘口鎮,是由安和里(俗稱犁頭咀)、合安里(俗稱新村)和永安里(俗稱黃泥嶺)三條方姓自然村組成。

景區簡介

開平自力村碉樓群開平自力村碉樓群

清道光十七年( 1837 年)犁頭咀首先立村。該村民居格局與周圍自然環境協調一致,村落布局為零星狀。 立村之初,該村只有兩間民居,周圍均是農田,後購田者漸多,又陸續興建了一些民居。鴉片戰爭後,人民生活困苦,加上資本主義國家發展生產需要大批的勞力,來華招募勞工,開邑地區很多人離鄉別井,到國外謀生 , 自力村人也是這個時期開始旅居海外。以後一個帶一個,旅外者眾。他們賺了錢,便紛紛回來購田置業,爾後又返回國外,如此循環往復。 20 世紀 20 年代間,因土匪猖獗、洪澇頻繁等原因,一些華僑、港澳同胞便拿出部分積蓄興建碉樓和居廬。這些碉樓和居廬一般以始建人的名字或其意願而命名。碉樓的樓身高大,多為四五層,其中標準層二至三層。牆體的結構,有鋼筋混凝土的,也有混凝土包青磚的,門、窗皆為較厚鐵板所造。建築材料除青磚是樓岡產的外,鐵枝、鐵板、水泥等均是從外國進口的。碉樓的上部結構有四面懸挑、四角懸挑、正面懸挑、後面懸挑。建築風格方面,很多帶有外國的建築特色,有柱廊式、平台式、城堡式的,也有混合式的。為了防禦土匪劫掠,碉樓一般都設有槍眼,先是配置鵝卵石、鹼水、水槍等工具,後又有華僑從外國購回槍械。

景色特點

該村現存 15 座碉樓,依建築年代先後為:龍勝樓( 1917 年)、養閒別墅( 1919 年)、球安居廬( 1920 年)、雲幻樓( 1921 年)、居安樓( 1922 年)、耀光別墅( 1923 年)、竹林樓( 1924 年)、振安樓( 1924 年)、銘石樓( 1925 年)、安廬( 1926 年)、逸農樓( 1929 年)、葉生居廬( 1930 年)、官生居廬( 1934 年)、瀾生居廬( 1935 年)、湛廬( 1948 年)。 最精美的碉樓是銘石樓。該樓高 6 層,首層為廳房, 2 ~ 4 層為居室,第 5 層為祭祖場所和柱廊、四角懸挑塔樓,第 6 層平台正中有一中西合璧的六角形瞭望亭。樓內保存著完整的家具、生活設施、生產用具和日常生活用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