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樓鎮

門樓鎮

門樓鎮位於福山區境東南部,東與芝罘區隔河相望,西與高瞳、張格莊接壤,北與清洋街道辦事處相連,南與回里鎮為鄰。面積120平方公里。鎮政府駐門樓村。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門樓鎮門樓鎮
門樓鎮境內地勢南高北低,東、西、南為山地丘陵,北面是平原。主要山峰有姑姑崖、三杈石、桃花樓、圍子山、黑山嶺、出山大頂等,最高峰獅子山,海拔571米。主要河流有清洋河、大沽夾河、許家河、楊家河、仉村河等。大型門樓水庫位於鎮境西南,蓄水量為1.2億立方。農業以生產小麥、玉米、花生、地瓜、水果為主。初步形成了以優質套袋蘋果、大櫻桃、蔬菜、草莓、奶牛為主的五大支柱產業。現有優質蘋果7500畝,大櫻桃種植面積18600畝,有兩個年銷售量為400萬公斤的大櫻桃交易市場。有蔬菜6600畝,投資500萬元興建了高標準冬暖式溫室大棚150個。草莓5000畝,奶牛存欄1300頭,形成了以荷斯坦奶牛為中心的專業村養殖格局。

工業發展迅速,已有各類企業200餘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業屍15戶,主要以鋼鐵冶煉、機械製造、精細化工、聚氨酯材料、新型建材、建築施工、汽車模具、服裝加工為主導的多個行業。重點規劃建設了門樓工業項目區和空港科技服務區兩大園區,面向國內外招商。礦產資源有火山灰、天然礦泉水等。

交通便利,有藍(村)煙(台)鐵路、有福(山)桃(村)、林(格莊)門(樓)公路,軫(格莊)八(角)高速公路和煙(台)青(島)一級路通過。福山火車站置於境內。自然景觀有:龍王山、造書山、人石、陀螺石等。有邱家莊新石器遺址,家後天主教堂等名勝古蹟。

資源優勢

門樓鎮國際空港煙臺萊山機場

國際空港煙臺萊山機場地處門樓鎮最東端,距門樓鎮政府駐地不足15公里,現已達到4D級標準,已開通直飛韓國漢城、香港、澳門的國際航線和地區航線;有飛往北京、上海、天津、廣州、深圳等全國大中城市的20多條航線。

門樓水庫——門樓水庫位於門樓鎮東南端,距門樓鎮政府駐地僅1公里。風光秀麗,景色怡人,蓄水量達1.26億立方米,是煙臺市區生產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地。

煙臺火車站大型編組站——煙臺火車站大型編組站位於門樓鎮境內,距門樓鎮政府駐地8公里,主要承攬各類貨物編組分配等業務。

軫八高速公路——煙臺軫八高速公路東西橫貫門樓鎮境內,是煙臺市重要交通要道之一,起點為煙臺市牟平區軫格莊,終點為煙臺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八角居委會,門樓鎮境內長10公里。

地理位置

門樓鎮門樓鎮
門樓鎮地理位置優越,政府駐地距煙臺港和火車站17公里,煙臺民航機場和大型火車編紐站設在該鎮,軫八高速橫穿東西,煙青一級路、煙鳳公路縱貫南北,交通極為便利。一座11萬KV變電站及庫容1.26億立方米的門樓水庫位於境內,鎮內水源充沛,電力充足。工業起步早,全鎮有塑膠、製藥、建材、空分、化工等十多個主導產業,各類企業200多個,固定資產10多億元。宏偉、錦程、西大沙、門樓及福山高新產業區南部工業園5個工業園區全面啟動,初具規模,為招商引資提供了有效載體。招商政策優惠,制訂了減免土地費用、減免企業所得稅等一系列優惠政策,對投資企業實行全程服務。

行政區劃

轄:西周格莊村諸下許家村東周格莊村西汪格莊村東汪格莊村諸留后庄村、蓬萊莊村、姜家夼村、周家峴村、上許家村、河格莊村、諸留楊村、嵐柳墅村、西埠莊村、鄒家房村、西馬疃村、諸留王村、塔寺莊村、葛家莊村、東馬疃村、南莊村、陳莊村、集賢村、石臼村、新莊村、趙莊村、肖家村、梅家村、門樓村、後山村、大屋村、石井村、仉村

農業發展

門樓鎮門樓鎮
按照城郊型優質高效農業的發展定位,推進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大力培植大櫻桃、草莓、蔬菜、養殖等主導產業,引導農民培植形成四大優勢產業經濟帶:以兩甲莊、蔡家夼、葛家莊為中心,形成5000畝的大櫻桃產業帶;以紹瑞口、集賢老果業基地為中心,加快老殘果園改造,引進新技術、新品種,形成蘋果產業帶;以仉村泊、西埠莊蔬菜供應基地為中心,輻射帶動周邊村新上冬暖式大棚100個,形成蔬菜產業帶;以諸留泊為中心,輻射帶動周邊村新上草莓大棚150個,形成草莓產業帶,以此帶動農民收入的持續增長。同時,重點扶持發展3個奶牛專業村,新上1處奶牛基地,年內奶牛養殖突破2000頭。進一步培育完善專業批發市場,在全鎮新建2處大櫻桃銷售市場的基礎上,投資200萬元,將原兜余鎮駐地農貿市場與大櫻桃市場合併改造,促進農產品貨暢其流。繼續採取競標拍賣、分戶承包、租賃經營、股份合作等形式進行荒山開發,帶動集體增收和民眾致富。以仉村周、蔡家夼兩村為重點,集中8-10個村的1000多畝荒山,由鎮級投入150萬元進行綜合開發,提高土地的規模效益。

門樓鎮耕地面積31932畝,農業總產值11691萬元。農作物總播種面積46457畝,糧食播種面積22548畝。其中,小麥播種面積3200畝,總產830噸,單產259公斤;玉米播種面積14962畝,總產5021噸,單產336公斤;大豆播種面積2206畝,總產300噸,單產136公斤;地瓜播種面積2180畝,總產772噸,單產354公斤;花生播種面積12778畝,總產2788噸,單產218公斤;蔬菜播種面積5590畝,總產13768噸;草莓2000畝,總產6000噸,單產3000公斤;蘋果園面積2020畝,總產1031噸;大櫻桃10000畝,總產7500噸。

門樓鎮門樓鎮
畜牧業

牛1300餘頭,豬28200餘頭,羊5800餘頭。圍繞發展城郊型高效農業的總思路,門樓鎮進一步加大了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綜合開發力度,有力推動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順利進行。全鎮新發展各類經濟作物3400畝,其中大櫻桃3000畝,蔬菜100畝,梨桃等其他作物300畝,糧經比達到了1:9。重點抓了兩項工程:

1、基礎建設工程

門樓鎮按區政府的精神要求,對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做到:鎮級有重點,村村有工程,戶戶有活乾,認真制定了規劃,全鎮計畫項目77項,現已完成73項,其中主要項目:打機井16眼,人畜飲水解困村1個,自來水改造工程3處,荒山開發工程5處,修復工程37項,其他工程11項,工程總投資680萬元,動用土石方48萬方,投工25萬個。主要抓了六大工程:一是鑫山農莊二期開發工程,面積1200畝,涉及南莊、石臼、嵐柳墅、梅家四村,總投資約150萬元,種植各類經濟林木7萬多棵,按裝塑膠管道1500米,建出水閥門32個,已完工。二是紹瑞口村農業綜和開發工程,總投資40萬元,開發荒山500畝,修環山路7000米。三是蓬萊莊村400畝的老殘果園改造工程和全長5000米的修路工程,總投資20萬元,已完工。四是仉村周荒山開發工程,該工程位於仉村周南山,開發總面積1000畝,修建主幹路1條,長3000米,支路2條,長1500米,建塘壩1座,庫容0.5萬方。該工程開墾荒地及修路投資60萬元,水利配套設施投資25萬元,總投資85萬元,動用土石方6.5萬方,總投工0.1萬個。工程進展情況:目前已開發荒地1000畝,修路4500米,水利設施已安裝管路1500米。五是人畜吃水解難村——後山村自來水工程,完成主要工程內容:新鑽機井1眼,建機井管理房1處,50方蓄水池1座,安裝揚水主管路長1500米,回水主管路長1500米,支管路長2300米,動用土石方1500方,總投工800個,總投資18.6萬元。六是蔡家夼揚水站工程,新鑽機井3眼,安裝揚水管道直徑200毫米塑膠管總長3000米,與3眼機井連線。新挖大口井1眼,在水源不足情況依靠3眼機井供水。工程動用土石方1.5萬方,投工0.7萬個,總投資45萬元。

2、綠化工程

全鎮完成山區造林2240畝,育苗340畝,裸露山體補植30畝,對軫八高速公路兩側30米內共7200米進行了綠化,完成綠化林木8.5萬株,經濟林木9600株,退耕還林面積達到5000畝。投入15萬元對林門線、福桃路、大旺線進行了“綠色通道”工程建設,共栽植樹木46000棵,對羊角河、仉村河兩側寬15米、長10公里範圍內進行了綠化,植樹15000株,使全鎮生態環境得到進一步最佳化。

城鎮建設

門樓鎮門樓鎮
門樓鎮整治村容村貌,著力解決農村環境的“髒亂差”問題。以清理草、糞、土石堆,清理村內垃圾,清理亂排亂挖,清理人畜舍混建的“四清”為突破口,結合開展第三批次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深入組織開展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做到農村草、糞、土石堆放有序,垃圾定點存放、定期處理,各村要研究制訂村垃圾場建設或集中清運辦法。同時,要按照鎮裡統一規劃,逐步改造空心村,清理閒置宅,依法拆除違章建築,徹底改變農村面貌。基本實現生活、工業污水的達標排放、集中處理。對衛家疃、東陌堂、兩甲莊、南塗山、東汪等10餘個經濟條件較好的村莊,兩年內完成村內綠化、亮化;對門樓、南莊、集賢等30餘箇中間村莊,2006年完成村內道路硬化,3-4年內完成村內綠化、亮化;對姜家夼、肖家、上許家等10餘個條件較差的村莊,2006年搞好村內道路的平整,3年內完成道路硬化,5年內完成村內綠化、亮化工程。5年內全鎮57個村主要街道硬化率達到100%,路燈安裝率達到100%,綠化覆蓋率達到30%以上,同時各村要至少建立一處垃圾處理場。建立日常衛生保潔和環境整治監察制度,鎮政府成立城鎮管理綜合執法隊,負責環境綜合整治,各村要成立專門的衛生保潔隊,加強日常衛生清掃,確保“四清四化”取得長期效果。

工業發展

門樓鎮門樓鎮

門樓鎮工業起步早、發展快,全鎮有聚氨酯塑膠化工、食品、醫藥、建築、冶金等十餘個主導產業,形成了東陌堂、兩甲莊、衛家疃、塔寺莊等全省乃至全國聞名的工業村,出現了東陌堂、西苑、錦程、宏偉等集團公司以及華奇塗料、張裕礦泉水等一批知名企業。全鎮各類企業達200餘個,固定資產投資10多億元。在園區建設方面取得大的突破。

門樓鎮在工業經濟方面,重點抓門樓工業園區的建設,該園區占地1平方公里,採取“一次規劃,分期實施”的原則,一期工程投資500萬元,開發面積700畝,回填土石方30餘萬方,漿砌羊角河1200米,硬化12米寬路面1.2公里,基本完成“五通一平”工程,已有投資3500萬元的4戶企業落戶園區並已開工建設。總投資8000萬人民幣及420萬美元的5戶企業已簽約,即將落戶園區,另有總投資3億元的不鏽鋼管材、服裝加工等項目在談,有望明年落戶園區。二期工程已投入60萬元,開發面積120畝,回填土石方10萬餘方,“五通一平”工程明年完工。

在引進項目方面取得了大的突破

2004年全鎮共引進內資1.44億元,外資420萬美元。過千萬元項目6個:隆昌糧貿項目,總投資7000萬元;百園鋼板項目,投資2000萬元;煙臺眾和門窗項目,投資1000萬元,龍迪塑膠1000萬元,元升建築材料420萬美元,建翔精細化工1000萬元。另外,投資3億元的三個項目在談。

特色產業

門樓鎮草莓
福山區門樓鎮是農業大鎮,主導產業有蔬菜、草莓、大櫻桃、蘋果,占農民收入的65%,生產的農產品,不但滿足當地的需要,而且還銷往全國各地。

蔬菜:現有面積6000畝,產量15000噸。主要分布在西埠莊、仉村泊、諸留泊、紹瑞口等片。生產的蔬菜全為綠色食品,主要種類有西紅柿辣椒等,由於採用了設施栽培,一年四季均有供應。

草莓:現有面積3000畝,產量6000噸,畝收入可達萬元。全部採用塑膠大棚、滴灌栽培,一般9月中旬開始栽培,春節前後即可上市。果品主要銷往北京、東北一帶,除鮮食外,還可用於加工。主要栽培品種有豐香、杏香、名保等,近幾年草莓有供不應求的趨勢。

門樓鎮大櫻桃
大櫻桃:現有面積21000畝,結果面積10000畝,產量5000噸,畝收入可達萬元。主要品種有大紫、紅燈、義大利紅、那翁、先鋒、水晶、拉賓斯等。設備栽培面積150畝,果品從4月下旬開始供應,可持續到7月上旬。生產的果品個大、色艷、質優,銷往全國各地,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大櫻桃是北方水果成熟悉最早的果品,是門樓鎮的特產之一。

蘋果:現有面積4500畝,產量9000噸。主要品種有優系富士,套袋優質果品可生產3000噸。為生產出優質的果品,主要採取了增施有機肥、果園壓草、疏花疏果、蘋果套袋等栽培管理措施。

園區建設

門樓鎮門樓鎮

門樓鎮制定了以園區建設帶動工業經濟和科技騰飛的發展戰略,規劃有一個省級農業高新區和4個鎮級工業園區

煙臺農業高新技術開發區:位於門樓鎮北端,是煙臺市唯一的農業開發區,開發區建設面積6平方公里,設有省級果業高新技術示範區、農副產品加工區、農業商貿區等。

福山高新技術產業區空港科技園:是煙臺市福山高新技術產業區的延伸,工業園緊鄰煙青一級路和煙臺機場,園區一期開發面積40萬平方米。

宏偉工業園(一期工程占地20萬平方米)、錦程工業園(一期工程占地18萬平方米)和西大沙工業園(一期工程占地15萬平方米)正在建設和招商中。

社會事業發展

門樓鎮門樓鎮
門樓鎮57個行政村,18699戶,54185人,耕地面積56079畝,2005年總收入253910萬元,人均純收入4630元。全鎮五保戶61人,其中集中供養18人。

門樓鎮原敬老院位於東陌堂,屬萊山機場駐軍舊營房,24個床位,遠遠滿足不了新形式下的需要。

現計畫在南莊村新建一處占地7.4畝、平房78間、水電暖齊全、娛樂健身、醫療衛生設施配套的高標準敬老院,保證原集中供養的五保戶都能進行集中供養。主體工程2008年10月底完工,投資20萬元。

特色村屯

門樓鎮門樓鎮
塔寺莊村

門樓鎮塔寺莊村是福山區經濟強村,集體經濟發達,實力雄厚,自然資源豐富,風光優美,位於煙臺市福山區門樓鎮,距福山城區6公里,距芝罘區中心商業區、煙臺火車站、港口客運站23公里,距煙臺飛機場15公里、福山河濱風景路等兩條公路直達塔寺莊,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

據《福山縣誌》記載,唐朝初期,劉、徐二姓先後遷些建村,因村東有一寺二塔,故名塔寺莊。明朝中期,王姓由山北頭村遷入。崇禎年間,呂姓由膠州遷入。清至民國,又有張、周、於、李、趙、初等姓相繼徙此,各姓氏和睦生息。村西南有黑溝山,周山環抱,園孤突起,似頂官帽,自天而降,威壓群峰,現為墓地。原村東寺塔,隋唐始建,歷史悠久,造型別致,氣度非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