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距大理翠雀花

長距大理翠雀花

長距大理翠雀花(學名:Delphinium taliense var. dolichocentrum)是毛茛科翠雀屬下的一個變種。總狀花序有6-12花,萼片紫藍色。長距大理翠雀花生多生於海拔2750米一帶山地林下,在我國四川等地有分布。

基本信息

簡介

種中文名:長距大理翠雀花
種拉丁名:Delphinium taliense Franch. var. dolichocentrum W.T.Wang
科中文名:毛茛科
科拉丁名:Ranunculaceae
屬中文名:翠雀屬
屬拉丁名:Delphinium
國內分布:分布於雲南北部和西北部,四川西南部。
海 拔:2800
命名來源:[Fl. Reip. Pop. Sin. 27: 615. 1979]
中國植物志:27:425
英文植物志:6:259

形態特徵

莖高60-130厘米,粗4-8毫米,無毛或下部有短糙毛,通常分枝,有3-5葉。基生葉1或較多,與莖下部葉有長柄;葉片圓五角形或五角形,寬6.2-10厘米,三深裂至距基部5-10毫米處,中央深裂片菱形,三裂,側深裂片斜扇形,不等二深裂,兩面均有糙伏毛,表面毛較密;葉柄長達25厘米,無毛或下部有白色糙毛。莖生葉似基生葉,但漸變小。總狀花序有6-12(-17)花;軸無毛;基部苞片三裂或不分裂,其他苞片均不裂,線狀鑽形;花梗近直展,長2.5-7厘米,只在近頂端處有短毛,其他部分無毛;小苞片生花梗中部至上部,鑽形,長4.5-5.5毫米,寬約0.5毫米,疏被短柔毛或近無毛;萼片紫藍色,橢圓狀倒卵形或橢圓形,長1.4(-2)厘米,外面被緊貼的短柔毛,在外面頂端之下有短角,距比萼片稍長,鑽形,長1.8-2.1(-2.5)厘米,基部粗2-3毫米,末端稍向下彎曲或呈鐮刀狀彎曲;退化雄蕊藍色,瓣片二裂近中部,偶而微凹,有少數長緣毛,腹面被黃色短髯毛;雄蕊無毛;心皮3,無毛或子房疏被柔毛。蓇葖長達1.5厘米;種子金字塔狀四面體形,長1-1.5毫米,沿稜生狹翅。8-11月開花。

分布及生境

大理翠雀花(20張)分布於雲南北部和西北部,四川西南部。生海拔2800-3500米間山地松林邊草地或林中。模式標本采自雲南大理。大理翠雀花可能與拉薩翠雀花D.gyalanum相近,二種的種子都是只沿稜有狹翅,沒有鱗狀橫翅。本種的變種硬毛大理翠雀花D.taliensevar.hirsutum有時變低矮,葉分裂有細裂的趨勢;粗距大理翠雀花D.taliensevar.platycentrum和長距大理翠雀花D.taliensevar.dolichocentrum莖已變低矮,高30厘米上下,同時後者的葉已近於細裂。大理翠雀花通過這些變種而與近緣的低矮的種類,如角萼翠雀花D.ceratophorum、擬角萼翠雀花D.ceratophoroides、擬長距翠雀花D.dolichocentroides、涼山翠雀花D.liangshanense等相聯繫,因此可以看作是角萼翠雀花亞組subsect.Ceratophora的原始類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