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葉苧麻

長葉苧麻

長葉苧麻,別名有水細麻、水麻、 折聽藤、米頂心,蕁麻科,分布在印度、尼泊爾、泰國、緬甸、寮國、越南、不丹以及中國大陸的西藏、廣西、雲南、四川、貴州等地區。

基本信息

簡介

長葉苧麻(原變種)(Boehmeria penduliflora Wedd ex Long var. penduliflora)

長葉苧麻長葉苧麻

別名: 水細麻、水麻(雲南) 折聽藤、米頂心(廣西)
描述: 灌木,直立,有時枝條蔓生,高1.5-4.5米;小枝多少密被短伏毛,近方形,有淺
縱溝。葉對生;葉片厚紙質,披針形或條狀披針形,長(8-)14-25(-29)厘米,寬
(1.4-) 2.2-5.2厘米,頂端長漸尖或尾狀,基部鈍、圓形或不明顯心形,邊緣自基部
之上有多數小鈍牙齒,上面脈網下陷,常有小泡狀隆起,粗糙,無毛或有疏短毛,很快
變無毛,下面沿隆起的脈網有疏或密的短毛,側脈3-4對;葉柄長0.6-3厘米;托葉
鑽形,長達1.5厘米。穗狀花序通常雌雄異株,有時枝上部的雌性,單生葉腋,長6-32
厘米,其下的為雄性,常2條生葉腋,長4.5-8厘米;雄團傘花序直徑1-2毫米,有
少數雄花,雌團傘花序直徑2.5-6毫米,有極多數密集的雌花。雄花:花被片4,橢圓
形,長約1.2毫米,下部合生,外面有短毛;雄蕊4,長約1.8毫米,花葯長約0.6毫米;
退化雌蕊橢圓形,長約0.5毫米。雌花:花被倒披針形或狹倒披針形,長(1.2-) 1.6-
2.2毫米,頂端圓形,突縊縮成2小齒,外面上部疏被短毛,有時近無毛;柱頭長( 0. 7 )
1.2-2.2毫米。瘦果本身橢圓球形或卵球形,長約0.5毫米,周圍具翅,並具長約1.2
毫米的柄。花期7-10月。

藥用性能

【名稱考證】大葉苧麻、折骨藤、朱頂心、鴿子枕頭(廣西)、水麻、水細麻(雲南)

【科目來源】蕁麻科植物

【藥用部位】長葉苧麻的根

【性味歸經】辛,平。肺、肝二經。

【功效主治】宣肺解表;祛風止痛;健胃消積。用於風寒之邪外束肌表、衛陽被郁、肺衛不宣,而見發熱、惡寒、咽痛、咳嗽、咳痰、苔薄白、脈浮,痹證偏於濕重者,肢體沉重,痛處固定不移,中耳炎,消化不良,疳積,風濕性關節炎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一10克。外用:研末撒於患處

【資源分布】分布四川、貴州、雲南、西藏

【參考出處】《中國經濟植物志》

分類

蕁麻目 -- 蕁麻科 -- 苧麻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