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師範學院歷史文化與民族學院

根據長江師範學院2009年最佳化學科結構,系院重組的精神,由原長江師範學院歷史系、民族學院、烏江流域社會經濟文化研究中心合併而成。職責是招收培養合格的大學本科學生;負責重慶市民族教育預科基地建設,組織實施預科生的教育教學工作;建設好烏江流域社會經濟文化研究中心,確保學科建設水平上新台階。

學院簡介

長江師範學院歷史文化與民族學院(烏江流域社會經濟文化研究中心)是根據長江師範學院2009年最佳化學科結構,系院重組的精神,由原長江師範學院歷史系、民族學院、烏江流域社會經濟文化研究中心合併而成。職責是招收培養合格的大學本科學生;負責重慶市民族教育預科基地建設,組織實施預科生的教育教學工作;建設好烏江流域社會經濟文化研究中心,確保學科建設水平上新台階。

專業學科

學院(烏江流域社會經濟文化研究中心)有歷史學、法學兩個學科門類,包括歷史學、民族學兩個一級學科,在辦學方向上,以學科建設為龍頭,按照優先發展民族學專業,突出發展歷史學專業,以學科建設不斷推進專業建設;現有《中國古代史》一門重點扶持學科;《中國近現代史綱要》一門市級精品課程,《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兩門校級重點課程。其他相關課程都達到了合格課程標準。建有四個教研室,一個重慶市唯一的少數民族預科基地,一個重慶市人文社科教育重點基地。取得歷史學學士學位授予權,與中南民族大學聯合招收碩士研究生。
學院(烏江流域社會經濟文化研究中心)有歷史學本科,歷史教育專科二個專業方向和少數民族教育預科班。在專業教育上,實施“1+2+1”的培養模式,突出實踐環節,以套用型人才為培養目標。歷史教育專科著重培養基礎紮實,素質全面,有較強實踐能力和持續發展能力,具有創新精神並紮根中小城鎮和三區中國小合格教師。學制三年。開設有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通史,西方文化史,中國文化史,史學概論,中國思想史,歷史教學論、教育學、心理學等專業主幹課和選修課。歷史學本科培養掌握紮實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有修養,能敬業,善教學,會科研的優秀師資並能在國家黨政機關,文教事業,新聞出版,文博檔案等各類企事業單位從事實際工作的套用型專門人才,開設有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通史,歷史文獻選讀,中國文化史,中國史學史,史學概論,中國思想史,中國政治制度史,中國社會生活史,歷史教學論,教育科學研究等專業主幹課和專業方向課,學制四年。少數民族預科班開設中學基礎教育課程,一年考核合格後升入相應專業繼續深造。

師資力量

歷史文化與民族學院(烏江流域社會經濟文化研究中心)注重教師隊伍建設,以引進和自培,加強高學歷、高職稱人才建設,學院具有較強的師資力量,現有專職教師2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講師12人,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2人,碩士學位9人;外聘教授3名,其中博士生導師2名;教師教師隊伍中,擁有重慶市涪凌區科技拔尖人才2人,省級優秀教師2人,重慶市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資助計畫獲得者2人,市級教學名師1人,學校學術委員會委員2人,教學督導委員會委員1人,學術帶頭人2人,中青年學術骨幹1人,重慶市歷史地理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1人,重慶市歷史學高評審1人。

科研成果

歷史文化與民族學院(烏江流域社會經濟文化研究中心)學科隊伍結構比較合理,科學研究成果豐富。2002年以來,原歷史系與烏江流域社會經濟文化研究中心,各類課題計百餘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資助項目——《烏江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搶救與保護》等3項,主持省市級課題10餘項,合作項目4項,研究人員在《光明日報》、《歷史研究》、《西南大學學報》,《四川師範大學學報》,《貴州民族研究》、《貴州社會科學》、《中南民族大學學報》等學術刊物發表有關學術論文200餘篇,出版專著 10餘部。獲重慶市人民政府哲學社會科學三等獎3項,重慶市人民政府教學成果獎三等獎2項,重慶市教委基礎教育優秀成果獎一等獎1項。

學院發展

歷史文化與民族學院(烏江流域社會經濟文化研究中心)注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遵循“學高身正,敬業自強”的校訓;本著“以生為本,為生服務”的工作理念;堅持“教育優先、管理從嚴、服務全面”的管理原則;培養學生“胸懷祖國,放眼世界”的博大胸懷,做到求真知,樹真人,成真才。積極探索學生成長規律,大力強化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注重專業實習與課堂學習的結合,貫通教學――團學工作一體化,特別是以暑期文物考察,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為載體,拓寬專業視野,拓展實踐能力,特色鮮明,效果顯著。學生素質良好,外語四六級過級比例高,取得研究生,公務員,村官等考試的良好成績,其餘學生就業狀況好。2008-2009年連續兩次被授予重慶市“五四紅旗團委”,2007-2008年連續兩年榮獲重慶市大學生暑期“三下鄉”優秀團隊,中國文物報,中國旅遊報,中國教育報,精神文明報,重慶晚報,中國教育網等多家媒體報導,取得服務地方社會經濟文化建設的良好社會效應。
歷史文化與民族學院(烏江流域社會經濟文化研究中心)秉承長江師範學院“質量立校,人才興校,學科強效,服務榮校,勤儉建校,文化名校,依法治校”的辦學思路,遵循“以師為師,師從師出”的辦學特色,圍繞學校“131”發展戰略,理清思路,謀劃未來,鼓舞鬥志,傳承歷史積澱,發揚優良傳統,開啟學院新的發展歷程,讓學生安心,使家長放心,給學院添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