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大撤退全景實錄

內容介紹

《長江大撤退全景實錄》內容簡介:抗日戰爭爆發後,長江航運肩負起戰時運輸的重大戰略任務:兵工單位要撤退,上海及沿海民營工廠要撤退,機關、學校以及大批人員也需要撤退。廣大海員和船工們在上有敵機、後有追兵的惡劣環境中,把一批批作戰部隊運赴前線,把一船船戰略物資和人員撤向大後方:160多天搶運9萬噸物資,7個月趕調127萬大軍,遷移數百家工廠;孔祥熙的馬、宋美齡的奶牛、宴陽初的鋼琴,也都不能掉以輕心;一批批傷兵和孤兒,在客輪上都必須安排有一席之地。
這是如何做到的?這當中有多少驚心動魄的犧牲與權謀?書中通過對最新檔案的深度挖掘,實事求是地還原南京政府西撤內幕,並透析此過程中政商博弈的過程細節,填補了我國長江航運史研究的一個學術空白點。

作者介紹

黃振亞
1927年生,江蘇海門人。副編審。
1946年進入武昌海事學校,1949年畢業於中南交通學院航業系,1966年畢業於湖北函大漢語言文學系。
1950年參加廣東萬山海戰,之後長期在武漢長江航運局宣傳文化部門工作。1959年成為中國作協武漢分會(現湖北省作家協會)會員。
1987年從長江航運史編寫室離休,後參與編纂《民生公司資料彙編》工作。2000年出版紀實文學《萬山海戰日記》,2002年出版《王洸傳》,2006年出版《長江大撤退》。主持編輯《風雨航程》散文集四部。

作品目錄

引言
第一章上海航業的西撤與支前
一、江海輪船撤入長江
二、 招商局推動構築江陰阻塞線
三、百萬大軍開赴京滬
第二章上海民營廠西撤
一、林繼庸到達上海
二、工廠撤出上海的主力:木船
三、交通部動作遲緩,滬鎮聯運處形同虛設
第三章盧作孚東進
一、常駐首都南京
二、關注蘇、錫商運和工廠遷川,適時成立民生鎮江辦事處
三、各公司在鎮江競爭激烈
第四章南京失守前後的撤運
一、金陵兵工廠西撤
二、杭州、南昌飛機廠西撤
三、軍政機關的撤離
四、范旭東痛失“永利”
五、木船雲集,馬當封鎖線外之窘境
第五章民生承運萬噸兵工器材赴渝
一、漢渝線承運1萬噸兵工器材
二、軍方拉差,打亂了運輸計畫
三、宜昌轉口設備不足,影響裝卸進度
四、金陵廠自雇木船西撤
五、宜渝線分兩段運輸
六、駁復兵工署的指責
七、多方設法提高宜萬轉口能力
八、續運4000噸
第六章盧作孚在水運處問題上成功與失誤
一、提出改變軍差辦法未被採納,策劃成立軍委水運處,盧作孚突顯經商大智慧
二、民生利用水運處職權處理同業競爭關係
三、顧祝同狀告盧作孚,盧作孚應變維持原約
四、把交通部職權攬過來,把顧祝同電報頂回去
五、主動做好軍運工作,力爭水運處的存在
六、何應欽等多名將領反對盧作孚
七、蔣介石批准盧作孚包運計畫;軍委會下令撤銷水運處
第七章王洸臨危受命,執掌漢口航政局
一、張嘉璈的考核
二、重任在肩
三、建造水泥船封鎖田家鎮航道
第八章上海航業全力以赴承擔武漢撤退
一、招商局領銜在漢宜線承運8萬噸兵工器材
二、民用企業的西撤
三、盧作孚設法解決宜昌轉口能力不足的問題
四、圍城時刻
第九章宜昌轉運與民生公司
一、8萬噸兵工器材轉運重慶
二、兵工器材運量大起大落
三、盧作孚赴宜解決萬縣轉口費
四、張挽瀾建議開闢短途航線未被採納
五、盧作孚執行蔣介石電令,開闢宜巴客運航線
六、為貫徹蔣介石批示,狠抓縮短停港時間,加強木船輸運
七、為搭運自用油物料,婉拒軍方成立督運機關
第十章揭開推遲宜昌搶運之謎
一、田家鎮失守,盧作孚決定開闢短途航線
二、盧作孚推遲搶運
三、緣何推遲宜昌搶運
四、盧作孚決策之功過
第十一章兩個月的宜昌搶運
一、短途航線密集發運民生油料;宜萬線上全部裝運兵工器材
二、一條特殊客運航線的誕生
三、巴東,巫山,奉節接納上運器材
四、渝頻放駁船亦難滿足要求;盧作孚飛渝徵集木船
五、兵工器材恢復專輪運輸,貨運價格大幅提升
六、兩個月搶運,尚存兵工器材兩萬噸
第十二章招商局溝通川鄂湘,江海大輪撤入川江
一、 開闢湘宜線,溝通湘鄂川
二、 江海大輪勝利進川
三、王洸籌建機械絞灘站助輪木船進川
第十三章兵工署力促民生疏運,8萬噸器材全部到渝
一、恢復商貨運輸出現反覆
二、搶運宜昌器材160餘天完成後,續運三斗坪大件
三、沿江小港器材持續西運
四、民生答覆兵署:搶運下游器材,殊難兼顧
五、萬縣器材11月下旬全部運完
六、8萬噸兵工器材全部到渝
第十四章民營廠礦器材在川江的疏運
一、民生盡力疏運民營廠礦器材進川
二、民生多種經營戰略獲勝,投資合作企業器材優先進川
三、豫豐、裕華通過多種渠道西撤
四、政府調動大批木船遷運民營廠礦器材
第十五章矛盾重重的川江商貨運輸
一、 招商、民生組織漢渝商貨聯運
二、 民生爭運漢渝商貨
三、 民生力圖壓制外輪運價上漲
四、 招商局協慶輪營運受到民生壓制
五、招商局的桐油儲運,引發民生與貿委會矛盾
六、爭運商貨各出奇招
第十六章宜昌失守前的緊急搶運
一、 招商局湘宜線分段接駁,湘桂兵工廠再遷重慶
二、 蔣介石部署棗宜會戰,童少生組織搶運器材
三、 陳誠奉命指揮宜昌戰役,何應欽限期搶運宜昌器材
第十七章高等院校和文化機關的西撤
一、 日機瘋狂轟炸高校等文化設施
二、 高等院校西撤
三、 文化機關的西撤
四、 文藝、抗敵救亡組織匯聚武漢
五、 西行途中
六、 文化精英會師重慶
第十八章大撤退結出豐碩戰果
一、兵工企業全部撤入川湘,新制兵器源源送往前線
二、奠定了大後方經濟基礎,基本滿足人民生活需求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