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文化廣場

長春文化廣場

長春文化廣場原名地質宮廣場,是全市最大的城市廣場,坐落在市區中心,總面積20.5公頃,歷史上地質宮廣場曾被規劃為偽滿洲國的國都廣場。廣場以新民主大街道路中心線至地質宮廣場主樓中央為南北主軸,中軸線全長429米,由南向北依次排列為:廣場主入口、南北主路。中心廣場的中央是廣場太陽鳥雕塑,,北面是露天音樂壇,跨過東西主路是1萬平方米的主樓前庭廣場,最北端為地質宮主樓。整箇中軸線採用天然花崗石鋪砌,給人以自然、莊嚴、厚重的感覺。長春文化是到長春旅遊的必經之地。文化廣場也是長春經濟,文化精神風貌的一種體現。

概述

長春文化廣場廣場的和平鴿
長春文化廣場位於新民大街起點,占地面積為19.8公頃,由原來的地質廣場改建,1996年,長春市政府對地質宮廣場進行了大規模的整修和改造,並重新命名為文化廣場,自那時起文化廣場成為長春市民和外來遊客休閒和娛樂的重要場所,並形成獨具長春特色的文化廣場,1996年長春電影節之前峻工,文化廣場上廣植鮮花綠草,以綠草坪面積巨大而著稱。中心廣場至主入口兩側均為廣場綠化用地和園路用地,總面積4萬平方米,同時,建有花崗岩砌成的人行道、供遊人休息的靠背椅、漂亮的路燈和造型精美的花壇,整個廣場如同巨大的花園。主路北端接著1.6萬平方米,可容納上萬人的中心鋪裝廣場。廣場西側建有露天咖啡室、休息室、廣場東側建有木屋鴿舍,飼養了3000多隻廣場和平鴿。為整個廣場增添情趣。文化廣場在剛建進時是亞洲最大的市區廣場,春秋季節放風箏的人特別多,而且還有一個籃球場。文化廣場歷史與現代並存,外在與內涵並重,已成為長春的一塊翡翠,市民喜愛的休息場所。

建築特色

長春文化廣場廣場雕塑“太陽鳥”
文化廣場這塊地界本是為溥儀建新“皇宮”規劃的。這個傀儡皇帝沒住進來,建國後,長春地質學院在這兒安了家。舊地基上蓋起了新樓,大屋頂,梁思成設計,郭沫若題名“地質宮”,其前面的大廣場(偽滿規劃時稱“順天廣場”)也因之名為地質宮廣場。
廣場中心為“太陽鳥”主題雕塑,以半圓形隱式彩色噴泉環繞。該雕塑高37米,頂部的抽象太陽鳥表現人類對太陽的讚美和對光明的追求與嚮往。太陽鳥雕塑的前後分別是男體雕塑和女體雕塑,表現了男性的陽剛之美和女性的陰柔之美。北面是沈床露天音樂壇。整箇中軸線採用天然花崗鋪裝,給人以自然、莊嚴、厚重的感覺。1998年8月文化廣場中“時空”組雕部分建成,所表現出的美學趣味為廣場文化注入了新鮮的文化氣息。人們只要來到長春文化廣場,就會感覺到長春這所文化都市所特有的魅力,文化廣場建有各種抽象雕塑,品位高尚,做工精細,都是出自傑出藝術家之手。

廣場的綠化採用國內外比較流行的、以舒展為綠色主體的現代手法,給人以遼闊通透的意境。鋪裝廣場四周的是巨大的草坪,總面積為4萬平方米。四塊為“U形”路控制,緊緊圍繞著中心廣場。“U形”路外事疏林草和曲折幽靜的小徑構成的綠色空間,為遊人創造出比較完善的休閒場所。廣場南面路兩側各植一片紅松林,西南是一處造型別致的園林小區,東北角是2000隻白色廣場鴿,使整個園林空間相映成趣,其間大量點綴了北方珍奇植物。廣場南、東、西、北各置一個雕塑,分別名之春、夏、秋、冬。春是一位美少女,夏是一位擁著小兒子的年輕母親,冬是一位老翁。應該說都是寫意的。可是唯有秋,是中年人加成熟的稻黍,顯得過於寫實。

地質宮

地質宮的歷史連同它前面的文化廣場可以追溯到1938年。 偽滿洲國成立後,日本

長春文化廣場地質宮
人著後規劃長春。不久,他們便把今天的解放大路以北,東、西民主大街之間的這個區域定為“宮廷建築用地”。
 
地質宮位於“八大部”建築中心區—新民大街北端,是長春科技大學(原長春地質學院)教學樓,地質宮曾為日偽新宮內府所在地。地質宮是作為溥儀的正式“皇宮”來修建的。1938年9月動工,因太平洋戰爭爆發,財力緊張而停工,只完成地下部分,而金碧輝煌的宮殿系50年代完工。 
1953年,在原來基礎上修建了這座綠色瓦頂,宮殿式建築,建築面積三萬平方米。因為是長春地質學院教學樓故名“地質宮”。地質宮是典型中國古代建築風格門前廣場有18萬平米,稱文化廣場。地質宮內設有地質博物館,從各種珍貴鑽石,礦產直到各種古生物化石標本,恐龍化石等應有盡有,如礦物的標本,有寶石和象牙,化石,還有恐龍化石,真骨含量百分之七十。還有古老的三葉蟲,恐龍骨架。裡面的陳列給人一種古樸滄桑的感覺。在那裡會讓人感覺沉浸在歷史的長河裡。沒有豪華的裝修,紅色的木地板,樸素的陳列櫃,但每一件藏品都很珍貴。是六大自然科學之一,地學勝地。 
殿前的草坪廣場可容50多萬人集會。站在宮殿的中軸線上向南眺望,一條寬80米的筆直的新民大街直向南湖公園延伸,中線花壇為松、柏、丁香樹風景帶和兩側的高可鑽天的楊樹,形成1500米的綠色長廊,偽國務院及下屬“八大部”的辦公室全部坐落大街兩側,形成一個菱形景區,建築各具特色,絕無雷同。

歷史沿革

長春文化廣場冬季的文化廣場
文化廣場是長春市最大的城市休閒廣場,已經有70年的歷史。隨著時代的發展,文化廣場已經由充滿“半封建半殖民地”色彩的廣場,變成了市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70年中,文化廣場發生了許多變化,歸結起來可以梳理為“四大變化”。

變化一是“名稱之變”。文化廣場始建於1933年,最初的名字充滿“封建皇權”的味道,叫“帝宮廣場”,實際主持廣場建設的則是日本人。1952年,“地質宮”建成,文化廣場隨之改名為“地質宮廣場”。1996年,隨著長春現代化建設的開展,“地質宮廣場”也進行了現代化改造,並正式改名為“文化廣場”。這個名字貼切地表現了廣場的功能,那就是市民開展精神文化生活的場所。

變化二是“格局之變”。上世紀90年代之前的文化廣場一條馬路直通地質宮門前,將廣場分為東西兩部分。1996年改造後,廣場打破了多年來東西兩側“分而治之”的局面,採取中軸對稱手法使整個廣場渾然一體,在更加廣闊通透的同時,還突出了地質宮古樸莊重的建築姿態。

變化三是“色彩之變”。上世紀90年代前的文化廣場黃土露天、雜草叢生,給人一種“土黃色”的感覺。如今已是滿眼綠草蔭蔭、樹木鬱鬱蔥蔥。3000隻廣場鴿、現代化的城市雕塑也為整個廣場增添了不少情趣,文化廣場已經變成了“彩色”廣場。2000年,廣場添置了千餘盞現代化的照明燈,夜色下的文化廣場也由黑色變成了五彩斑斕。
變化四是“‘味道’之變”。70年前,為象徵至高無上的皇權,日本侵略者將偽新京帝宮建在了長春至高點上。門前的廣場也在所難免地染上了“殖民統治”和“封建皇權”的味道。如今,文化廣場每年承擔各種文化活動百餘場,平均每天接待遊客萬人以上,高峰時,達到10多萬人次,文化廣場已經成為市民精神生活的重要場所,充滿現代氣息的景色與快樂的人群,構成了一幅和諧的人文圖畫。

歷史活動

長春文化廣場長春文化廣場
“中國驕傲”走進長春文化廣場

2007年8月23日,“‘中國驕傲’走進長春大型廣場活動”感動長春;長春市公安消防支隊的消防官兵、青年志願者及現場觀眾3萬多人參與活動。

長春市委常委、市委副書記李樹國致辭。李樹國說,災難和危險出現時,人們總能看到那些奮不顧身的身影,總能感受到那種捨己救人的精神。“為在崗位上恪盡職守的消防勇士而欣慰,他們的驕傲屬於長春、屬於吉林、屬於中國。”李樹國副書記說。晚會的現場選擇在文化廣場,吸引了3萬多觀眾。據了解,晚會上,除消防部隊的官兵和提前到場的志願者共8000人外,還有兩萬餘名長春市民趕到現場參與活動。人們都是看了《新文化報》特意來參加活動的。

中國長春電影節
長春電影節是集電影、文化、經貿、科技、旅遊於一體的盛會。自1992年以來,已舉辦5屆。在每年的8月23日至28日。電影節期間,展映中外及港台影片,舉行中外影片展評會,舉辦民眾文藝表演盛會,開展豐富多彩的旅遊觀光活動。還舉辦大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商品物資科技成果展銷會、重點工業產品訂貨會。

中國長春淨月潭冰雪旅遊節
中國長春淨月潭冰雪旅遊節創辦於2001年,具體圍繞冰雪旅遊、冰雪體育、冰雪經貿、冰雪文化、冰雪藝術五大板塊的盛大活動。

長春文化廣場廣場雕塑
中國長春國際雕塑展
7月中旬,長春國際雕塑展每兩年舉辦一次,自1997年以來,長春已成功舉辦了八屆雕塑展。每屆的主題均為“友誼、和平、春天”,共為長春留下了來自二百個國家的三百多位雕塑家精心創作的上千件雕塑藝術作品。
第三屆旅博會亮相文化廣場
2006月21日至27日,在長春文化廣場舉行的第三屆中國(長春)東北亞旅遊商品博覽會,來自全國的300多家旅遊參展商將攜10餘類產品陸續到位。

本屆展會包括“博覽會”與“設計大賽”兩個主題內容。博覽會分為省內、國內兩個展區,共設立308組國際標準展位。參展內容分為旅遊景區、景點、旅遊商品、紀念品、工藝品、收藏品、名人字畫、文房四寶、地方特產,以及旅遊產品開發、科研、製造、包裝、技術及生產企業產品。

長春文化廣場街頭三人籃球賽開幕 上演火爆對決
08年7月至10月將陸續在天津鄭州長春昆明等城市舉行舉行非正式主場之大型街頭主題活動。活動版塊匯集多種潮流之街頭藝術,包括:街頭塗鴉,街頭三人籃球賽、街舞大賽等年青一族喜聞樂見的活動。天津首站活動已於2007年7月21日隆重開幕,為這些個性、自我的年輕人提供一個盡情玩耍的機會——在CONVERSE的“主場”年輕人們藉助運動秀出自己,成為自己更是CONVERSE的“STAR”。“非正式主場”,讓每一個活躍分子都盡成感受真正“主場”、“主角”的感覺。活動現場可以自由進行街頭塗鴉,可以打炫技性的三人籃球賽以及進行盡情釋放自我熱力的街舞PK等,現場為每個愛炫的年輕人準備了各種最具時尚人氣的舞台空間——非正式主場,我是主角!

獲得長春站三人籃球賽國中、高中、大學三個組別冠軍的球隊分別為:SKY、帆布鞋、靈舞三支球隊。

法律法規

長春文化廣場長春文化廣場
長春市關於文化廣場管理的通告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國省營、市屬企事業單位,駐長部隊:為加強文化廣場的管理,規範廣場內的秩序,給全市人民提供一個整潔、優美、文明的休閒活動場所,特通告如下:
一、文化廣場的範圍是:東至東民主大街,南至解放大路,西至西民主大街,北至長春地質學院大樓。
二、本通告適用於文化廣場的管理。任何單位和個人進入文化廣場必須遵守本通告。
三、市城市建設局是文化廣場的行政主管部門,下設管理機構負責文化廣場的日常管理工作。市公安、工商行政等部門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市城市建設局做好文化廣場的管理工作。
四、任何人都有使用文化廣場的權利;有自覺遵守本通告規定,愛護文化廣場公物義務;有制止違反本通告規定行為的責任。

五、進入文化廣場的人員必須遵守下列規定:1、嚴禁哄趕、捕捉、傷害廣場鴿;2、嚴禁攀折花草樹木,踐踏草坪;嚴禁打撲克、打麻將等活動;4、嚴禁賭博、賣藝;5、嚴禁看手相、抽帖等封建迷信活動;6、嚴禁隨地吐痰、便溺,亂扔瓜果皮核等廢棄物;7、嚴禁進行踢球、打排球、打羽毛球扭秧歌等活動;8、嚴禁其他擾亂秩序、損害設施的行為。
六、機動車不得進入文化廣場,非機動車進入文化廣場必須到指定的停車場內停放(殘疾人專用車和兒童用車除外)。
七、對違反本通告規定者,由管理人員進行勸阻、制止,並可以按照有關規定予以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進行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八、本通告由市城市建設局負責組織實施。
九、本通告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一九九六年八月十五日

交通信息

長春文化廣場廣場雕塑3

長春交通便利,多趟公車均經過文化廣場,長春264路;長春283路;長春288路;長春240路

長春156路
上行:桂林路-牡丹街-朝陽公園-吉大一院-文化廣場-鴿子樓-恆客隆-朝陽橋-檔案館-輕鐵花園-格林夢-汽貿城-迎春路-六號門-歐亞車百-五號門-三站-二號門-一號門-吉大四院-一汽公安處-錦程大街-一汽七校-賓士路-同心-一汽六中(共26站)
長春221路
飛躍廣場-新世紀超市-七號門-車庫-一汽職工醫院-五站-一百二十棟-三站-歐亞車百-一站-格林夢-市政務中心-交通指揮中心-建設廣場-吉大一院-文化廣場-西朝陽路-裕華園、省軍區-兒童醫院-省委-勝利公園-長江路開發區-長春站(共23站)
長春229路
上行:湖濱街-新文化報社-工農廣場-文昌路-自由大路-同志街-吉林心臟病醫院-新民廣場-百腦匯-紅旗街-萬寶街-文化廣場-雲鶴街-西朝陽路-朝陽橋-皓月大路-普陽街-春草路-青普橋-新竹路-花園小區-客車新區-青林路-青岡路-車輪廠門-車輪廠-新月路-寬城交警隊-基隆北街-北環路-雁鳴湖山莊(共31站)

旅遊貼士

春秋兩季最適合旅遊,但是1-2月間也是長春最美的時候。長春市海拔137.5米,地處中溫帶,屬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四季變化分明。年平均氣溫4.6℃。1月份最低,平均氣溫為零下16.4~零下18.1℃,最低氣溫為-39℃。7月份最熱,平均氣溫為22.7~23.2℃,最高氣溫為38℃。年均降水量為567毫米,年均日照時數為2525.8~2664.8小時,年均無霜期為151天。

相關新聞

長春文化廣場長春文化廣場
公元1996:文化廣場成地標
1996年5月20日清晨,長春地質宮迎來了第一縷朝陽。這一天,一座彰顯長春城市特色的現代化廣場—文化廣場,在地質宮門前正式拉開了建設序幕。對於這座歷史性建築來說,這一天具有跨時代的意義。

上世紀90年代以後,長春的城建工作逐步走向快車道,在城市的中央迫切需要一座能反映城市特色,能成為城市視窗的地標性廣場,這對於長春這座年輕的大都市來說,具有開創性的意義。1995年,長春市政府提出,要把地質宮廣場建設成以草坪為主、植物造景的文化廣場。1996年初,長春市政府正式批准,將地質宮廣場改建命名為文化廣場,並於同年5月動工建設。冬去春來十幾載,如今的文化廣場,已成為春城百姓們重要的文化休閒娛樂陣地,平均每天接待遊人達上萬人次。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