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中醫學院醫史博物館

長春中醫學院醫史博物館

長春中醫學院醫史博物館是東北地區率先早期創辦的醫史博物館,通過醫史文物與照片扼要地反映了中國歷代醫學發展的主要成就,每年對學院中醫,中西醫結合。

基本信息

(圖)長春中醫學院醫史博物館長春中醫學院醫史博物館

長春中醫藥大學坐落在長春市淨月潭旅遊經濟開發區,毗鄰景色怡人的淨月潭國家森林公園,是吉林省唯一一所中醫藥特色明顯的省屬重點高校。長春中醫學院醫史博物館是東北地區率先早期創辦的醫史博物館,通過醫史文物與照片扼要地反映了中國歷代醫學發展的主要成就,每年對學院中醫,中西醫結合,針推,骨傷等各專業學生中國醫學史的教學起了重要的作用。近年來隨著中醫藥事業的發展,醫史博物館作為中醫藥文化宣傳的視窗,得到了省市各級領導的關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為了大力弘揚祖國優秀傳統文化,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如果能夠將中醫學院醫史博物館建設成為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這必將充分展示幾千年中醫藥的古老文明與現代文明,同時也必將是發揚光大中醫藥學術與文化的有利契機。

基本條件

(圖)長春中醫學院醫史博物館長春中醫學院醫史博物館

長春中醫學院醫史博物館始建於 1963 年,當時定名為醫史陳列室,配合課堂教學使用,收藏曆代醫史文物數百件,文化大革命中遭到了一定的損失。 1986 年重建後,經過專人整理、研究和製作,並且對館內收藏的文物進行了補充,使之具備了高校專業博物館的規模,並改名為醫史博物館。

2003 年學校搬遷到淨月開發區新校區,醫史博物館也隨之搬遷重建,占地面積 200 余平方米。因為在學校的建設規劃中,醫藥博物館的建設是三期工程,目前剛剛動工,預計年底才能建成,所以現在我們的醫史博物館還只能保持僅供教學使用和對外交流的現狀。從目前來講,我們館收藏文物的內容豐富,涉及範圍頗廣,在校內外有一定的影響力。所以當新的醫史博物館建成後,中醫學院醫史博物館將成為對外開放的大型現代化醫史博物館。

目前長春中醫學院醫史博物館收藏了珍貴文物 20 余件,珍貴文物有醫史博物館內館藏文物精品薈萃,年代最早的文物是新石器時代的石針、石斧。目前集中收藏有以善本圖書、書畫、拓片、石器陶器瓷器玉器、青銅器、鐵器木雕、寫實名醫畫像、名醫墨跡書稿為主的藏品,不僅內容豐富,而且具有一定的學術研究價值。建館以來,一直是中醫藥工作者和中醫院校大學生接受中醫藥傳統文化和醫德醫風教育的基地,也是中醫藥宣傳的陣地,更是接待外國學者參觀,中外文化交流的視窗。

特點與優勢

從建設內容與要求來看。

1 、我們博物館始終能夠突出中醫藥文化的主題,通過中醫藥文化內容的展示和講解,突出中醫藥文化特色及優勢。

2 、具備滿足文化基地功能實現的基本條件,具有與之相配的外圍環境。長春中醫學院醫史博物館與國內相關院校的博物館,長期保持聯繫和學術交流。

3 、具有反映本地自身特色和科學有效的傳播中醫藥文化的方式、方法和手段。

4 、在保護、傳播、發展、利用的方面,具有文化基地建設工作的長遠規劃和個體措施。

另外,從自身優勢來看。我們在地方醫學史方面的研究具有優勢。我們省是位於東北地區的省份,滿族、蒙古族、朝鮮族等民族的歷史和文化內容也是比較豐富的,相關中醫藥學的內容也是如此。其中被批准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集安高句麗的古文化遺址中,也有與醫藥有關的內容,這些獨具特色的內容,也正是我們有待挖掘的寶藏。

現實意義

首先長春中醫學院博物館作為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的辦成對全校師生具有重大意義,尤其是當代中醫藥大學生進行專業思想教育,培養出我們的學生具有遠大理想、廣博的知識和良好的醫德醫風都具有現實意義。

其次,要把我們的博物館辦成專業教育的基地,有人說高校博物館是校園中的寶地,這是很有道理的,我們要把高校的學科優勢、人才優勢和博物館的展示優勢結合起來,促進專業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我們必將結合博物館現狀,不斷開拓新領域,並與現代科學研究結合在一起,用研究成果帶動和提高博物館的展出質量。
另外,充分利用學校高科技、現代化的優勢手段,提高展示水平和陳列效果。把傳統的陳列形式和現代化展示技巧進行有機會的結合,使長春中醫學院博物館儘快站到我國各高校博物館的前列。在目前已有的展示基礎上,不斷有所創造、有所提高。

總之,長春中醫藥大學醫史博物館的發展,應該面向世界,與國際接軌。而且擴建後,還應該充分利用這一資源,面向社會開放,以獲取社會效益。還要加強對外學術聯繫和合作,不斷豐富和充實館藏,發揮博物館的社會教育作用,建成一個名符其實的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

領導介紹

(圖)長春中醫學院醫史博物館長春中醫學院醫史博物館

楊茂有,男, 1955 年 1 月出生, 1978 年畢業於白求恩醫科大學中醫學專業,畢業後留校任教至今,曾任長春中醫學院解剖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基礎教學部副主任、主任等職務,現任長春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兼任吉林省解剖學會副理事長:為中國解剖學會會員,被聘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師資格認證中心命審題專家。

楊茂有 教授自 1978 年以來始終堅持教學第一線,主要講授碩士、本科等不同層次的正常人體解剖學、局部解剖學、斷面解剖學等課程,愛崗敬業,為人師表,具有先進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寓德育教育於教書育人之中,注意對學生進行專業思想的教育和職業道德的培養,教學效果好,受到教師的好評和學生的尊重。

楊茂有教授十分重視課程建設、教材建設和實驗室建設,尤其在教材建設上成績突出,在全國中醫藥院校解剖教學同行中具有一定的學術影響,幾年來,根據教學對象和教學任務參加了多部國家級規劃教材的編寫工作,擔任主編 5 部、副主編 4 部、編委 6 部,主編的教材有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正常人體解剖學》;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創新教材《局部解剖學》;國際中醫藥、針灸培訓考試指導用書《人體解剖學》;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教材《中醫套用骨傷解剖學》;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系統解剖學》。這些教材在解剖教學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也為教研室的教材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楊茂有 教授在長期教學工作中注意教學改革,結合當前教育規律和人才培養目標,積極探索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在教學研究中作為第二名獲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一項,在研教學研究課題三項,一項為省教育廳重點課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