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自然博物館

大連自然博物館

大連自然博物館是中國自然歷史性博物館。位於遼寧省大連市勝利橋北。原建築面積5100平方米,原陳列面積2470平方米。館舍為俄式建築,建於1900年以前,原是沙俄帝國侵占大連時的市政廳,1925年3月擴建為滿蒙物資參考館,1926年改名為滿蒙資源館,1931年末更名為滿洲資源館。1945年歸屬中長鐵路大連分局,定名為東北資源館。1950年由大連市人民政府正式接管,1959年改名為大連自然博物館。

基本信息

簡介

大連自然博物館是一座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註冊的,集地質、古生物、動物、植物標本收藏、研究、展示於一體的綜合性自然科學博物館,其前身始建於1907年。新館為現代歐式建築,坐落在風景秀麗的黑石礁海濱,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展覽面積1萬平方米,是國內唯一擁有27萬平方米海域的博物館,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大連自然博物館有各種標本近20萬件,珍貴標本6千餘件。館藏特點是海洋生物標本和"熱河生物群"化石標本,其中海獸標本20餘種,其種類和數量在國內自然史博物館中是最多的,其中重達66.7噸的黑露脊鯨標本,在國內獨一無二,在亞洲也屬罕見。"熱河生物群"化石標本在國內是種類最多最有特點的,其中一窩鸚鵡嘴龍化石是世界上迄今為止惟一的、數量最多、保存最完整的、震驚世界的國寶級化石標本,其研究成果論文已發表在《Nature》(2004年9月431期)上。

大連自然博物館館內現開設地球恐龍、海洋生物、東北森林動物、濕地、物種多樣性、遼西古生物化石等12個展廳。走進序廳,一幅長22米、高3米的巨型浮雕將"自然與人"藝術而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氣勢宏大壯觀;恐龍展廳內40米長的巨幅半景畫和栩栩如生的恐龍生態模型,演示了恐龍產生、發展、滅亡的全過程,觀眾可直觀地了解恐龍及其生活環境;十分珍稀精美的遼西古生物化石,仿佛在默默地向人們講述著發生在億萬年前的神奇故事,使我們對生命的進化產生無限遐想和對未來的深思;在物種多樣性展廳內,觀眾只需按下按鈕就可以聽到來自自然界近30種鳥類的鳴叫;走進東北森林動物展廳,猶如進入茂密的原始森林,各種動物集聚在你的身邊,使人不禁發出要愛護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感嘆;觸摸式多媒體電腦、大螢幕彩電,以及中央空調、樓宇自控、保全監控、數碼自動講解系統等高科技硬體設備,給觀眾創造了一個方便、舒適的參觀環境,此外還有供學述研討等文化活動的多功能廳,供觀眾休息、觀景的休息廳,以及購物、飲食等服務設施。

來大連自然博物館參觀,不僅能增長自然科學知識,還能領略大自然的獨特風光,在成片的黑色礁石和小石林的環抱中,聆聽大海與礁石的"對話"。

大連自然博物館陳列水平先進,新館陳列先後獲得2000年全國十大陳列精品獎和最佳新材料、新技術運用獎、2001年大連市科技進步一等獎,遼西化石研究2005年獲大連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006年大連市文明單位,2000年大連市首屆十佳環保景點,2002年大連市旅遊工作先進單位。2003年作為東北地區唯一入選的博物館,參加了法國舉行的中法文化年活動。2002年獲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2005年獲全國科普教育基地,2005年大連市優秀科普教育基地,2005年獲全國野生動物保護科普教育基地。

館藏

大連自然博物館大連自然博物館

該館有藏品 5萬多件,一級藏品264件。其中大型鯨類儒艮白鰭豚大熊貓金絲猴針鼴鴨嘴獸極樂鳥蜂鳥及最早的食蟲類遠藤獸化石等,均為世界珍貴標本。黑露脊鯨體長 17.1米,體重 66.7噸,是目前亞洲最大的黑露脊鯨外形標本。長鬚鯨體長18.4米,體重 34.7 噸,是中國目前唯一的長鬚鯨外形標本。古蓮子被埋藏距今約821~1251年,經過培育仍可發芽開花。該館還保存著成套的台灣昆蟲和大量的世界昆蟲標本德國日本朝鮮蘇聯等國的岩礦標本。其中朝鮮半島正長石晶族,其晶簇之大,晶形之美,為國內外罕見。wiki/%E6%B5%B7%E6%B4%8B%E7%94%9F%E7%89%A9">海洋生物、地質礦產、生命的起源與人類的出現、動植物5大部分,共陳列標本4853件。其中黃海渤海海洋生物陳列突出了地方特色。大型鯨類標本陳列,國內居首,國外也屈指可數。該館還經常舉辦各種專題展覽,如:《中國毛人圖片展覽》《優生、優育、優教育》《法國性的自然史展覽》《世界昆蟲展》、《南極展》、《南海展》等。

該館參與了省市和全國的動物志、植物志等書籍的編寫工作。 《中國毛人》一書獲1983年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二等獎;《蛇島考察》獲1978年省重大科技成果獎。

該館還常與國外進行學術交流。1984年9月,日本北九州市自然史博物館應邀到該館展出了《世界的昆蟲》。1986年8月,該館應邀到日本北九州市午鶴市展出了《東北的鳥獸》。

陳列展示

大連自然博物館大連自然博物館

肯尼斯·貝林展廳

非洲,廣袤而神秘。在人類已經占據了地球上絕大多數適合生命生存的空間的今天,非洲還有未經人類侵擾的森林、濕地、草原……;有充滿靈性的最蓬勃的生命;有自然世界為生存而不斷上演的一幕幕精彩絕倫的"戲劇"……。 "肯尼斯·貝林展廳"將非洲最真實、最具代表性的自然生態呈現給您。和我們一起感受自然、感受生命的神奇吧!

巨鯨展廳

巨鯨展廳的展示主題是"海洋巨獸"。巨鯨是地球上現生的最大動物。幾個世紀以來,由於世界各地沿海國家的大規模捕殺活動,使巨鯨的資源遭到了嚴重破壞,其種群數量正在銳減,有的鯨類數量已到了難以恢復的境地,甚至面臨滅絕的危險。體型碩大的巨鯨令人驚奇且著迷,人們一生中很難有機會親眼見到這些龐然大物。本展廳展示了我館收藏的部分巨鯨外形和骨骼標本,有重達66.7噸的黑露脊鯨、52噸重的抹香鯨和34.7噸重的長鬚鯨等,這些館藏標本在世界各地的其他博物館都難得一見。

恐龍展廳

大連自然博物館大連自然博物館

在距今二億二千五百萬年至六千五百萬年間,地球上曾居住過一群奇特的生物- -恐龍。恐龍是什麼?它們是怎樣誕生,成長與死亡的?有著什麼樣的生活習性?讓我們帶著這些疑問,沿著恐龍走過的足跡,去探索恐龍的秘密

東北森林動物展廳

東北是中國森林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這裡分布著針葉林、針葉闊葉混交林闊葉林等。在這片茂密的森林裡生活著無數美麗可愛的野生動物,它們有著各不相同的外貌和習性。有威風凜凜的森林之王--東北虎;外表憨厚,甚至有些愚笨,實則身手不凡的黑熊、棕熊;個性殘忍,然而卻極富母愛的;每種動物都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在東北森林這片土地上頑強地生存著。

地球展廳

大連自然博物館大連自然博物館

地球是生命的搖籃,人類的家園。地球給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奉獻了優美的自然環境和豐富的資源,而人類在創造高度文明的同時,卻污染了環境,破壞了地球,並給自己的生存帶來了越來越嚴重的威脅。人類只有一個地球,人類的命運與地球息息相關。因此,了解,認識和保護地球家園已成為當今全人類共同責任和義務。

物種多樣性展廳 

生命世界,物種萬千,從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向高級,一種覆滅,一種勃興,都為宇宙匆匆過客。現在生物物種正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在喪失。任何物種一旦滅絕,人類將永遠失去這種對後代可能是最寶貴的資源。因此,保護生物多樣性及其依賴的青山綠水,藍天沃野,乃是人類當務之急。

人與自然展廳 

大連自然博物館的展覽是以"自然與人"為主題進行設計的。當您步入館內的陳列大廳時,首先躍入眼前的是由肯尼斯·貝林先生於2003年捐贈的非洲象,肩高3.0米,體長約5.1米,尾長1.5米,體重約6000公斤。後面是一幅長22米,高3米的大型浮雕,他們將"自然與人"藝術而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氣勢宏大而壯觀,充分體現了濱城特色和陳列展示主題。

海洋哺乳動物展廳 

大連自然博物館大連自然博物館

海洋哺乳動物展廳的陳列主題是"海獸奧秘"。海洋哺乳動物指哺乳類中適於海棲的特殊類群,簡稱海獸。一般包括鯨類、海牛類、鰭腳類海獺及北極熊。從本展廳中您可以了解海獸的歷史、導致海獸種群瀕臨滅絕的原因以及有效的保護措施。這裡展示了許多珍貴的標本,有虎鯨、白暨豚、儒艮等,您還可以聽到鯨的聲音以及演示鯨的回聲定位的裝置。

館藏精品

大連自然博物館大連自然博物館

天然翡翠(Jadeite)

翡翠的主要礦物為硬玉,摩氏硬度6.5~7,緻密、堅韌,是名貴的玉石原料。翡翠一名在中國古代原本為二鳥名,即翡,赤羽雀;翠,翠羽雀。因翡翠二鳥的羽毛很美,古人常用其製作首飾,並稱之為翡翠。直至明末清初翡翠一詞漸指以硬玉礦物為主的玉石。

成品翡翠在商貿上按加工工藝分為四類:天然、改善、合成、仿製。

天然翡翠:未經任何人工處理的天然品,俗稱A貨

改善翡翠:經過漂白填充處理後可使翡翠保持短暫的美麗外觀,這樣的翡翠俗稱B貨;經過染色、浸色、鋦色、鍍膜和輻射加色等手段,使翡翠保持短暫亮麗顏色,這樣的翡翠俗稱C貨。

合成翡翠:指在實驗室通過配料在一定的溫壓環境下形成的與天然翡翠的化學成分、礦物成分十分接近的品種。仿製翡翠:一般指一些綠色或部分綠色的其它寶石、單晶礦物、人造品及在外觀上相似翡翠的物品。

莊河隕石(Zhuanghe Stone Aerolite)

1976年隕落於大連市莊河境內,屬於球粒石隕石。

隕石是空間物質隕落到地球上的流星體,可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鐵隕石,主要成分是鐵鎳合金,含鐵90%左右,比重較大,這類隕石占總數6%;第二類是石隕石,這類隕石數目較多,占總數的92%,它的成分矽酸鹽占90%,其次是鐵鎳合金;第三類是鐵石隕石,鐵鎳矽酸鹽各占一半,這類隕石較少,只占總數的2%。此外,我國還有稱為“雷公墨”的玻璃隕石,它們可能不是直接從空間來的,而是大隕石衝擊地表砂岩,熔融後迅速冷卻形成的。隕石標本對推斷地球化學成分、探討天體演化等有著重要的作用。

金剛石 (Diamond)

金剛石素有“硬度之最”和“寶石之王”的稱號,由於它具有超硬、耐磨、熱傳導、半導體及透遠紅外光等優異的物理性能,而被廣泛套用於各工業領域。能用於琢磨寶石的金剛石,稱為鑽石,是最貴重的寶石,由於它具有極高的色散,古時被稱為“夜明珠”。

這裡的金剛石產於大連市瓦房店金剛石礦,重15.95克拉。該礦已探明儲量占全國總儲量的54%,是亞洲最大的金剛石礦,瓦房莊金剛石礦的發現,使中國金剛石總儲量躍居世男第10位。該礦生產的全剛石以質優、寶石級含量高而聞名於世。其產品在國際鑽石市場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大連自然博物館大連自然博物館

孟氏麗晝蜓

孟氏麗晝蜓晝蜓科的其它化石相比較,在演化上更為原始。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後翅臀套較小,僅有6至7個翅室,徑增脈(Rspl)缺;後翅CuAa脈彎曲,帶有5個明顯的後分支;前翅MP脈短,終止於翅後緣近翅結處;翅痣下有一個明顯的支脈;後翅CuAa和MP域基部較窄,在三角室下方僅有1排翅室。

孟氏麗晝蜓的發現,對於九佛堂組的時代歸屬早白堊世提供了新的證據.

雲南黃連(Coptis teeta)

產於雲南西北部及西藏東南部,根莖含黃連鹼、小檗鹼等多種生物鹼,是黃連類藥用植物的上品,現野生資源極少,難以採到,已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雲南穗花杉(Amentotaxus yunnanensis)

大連自然博物館大連自然博物館

零星分布於雲南東南部及貴州西南部。由於森林採伐過度,致使數量明顯減少,有滅絕的危險,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

羊角槭(Acer yangjuechi)

僅分布於浙江西天目山狹窄的範圍,數量極少,長勢已衰退。該植物種子不孕率高,天然更新能力很弱,已經陷入滅絕的險境,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聯繫方式

(圖)大連自然博物館大連自然博物館

地址:遼寧省大連市沙河口區黑石礁街

電話:0411-84691290

交通路線

自駕線路:大連火車站—大連自然博物館

1、 從大連火車站向東南方向出發,行駛40米,右前方轉彎。

2、 行駛10米,左前方轉彎進入勝利廣場。

3、 沿勝利廣場行駛180米,過右側的勝利購物廣場東北門,右轉進入中山路。

4、 沿中山路行駛4.8公里,在馬欄河橋右前方轉彎。

5、 繼續沿中山路行駛4.6公里,左前方轉入黑石礁街。

6、 沿黑石礁街行駛20米,左前方轉彎。

7、 繼續沿黑石礁街行駛470米,左轉。

8、 繼續沿黑石礁街行駛210米,到達終點自然博物館。

公交線路:大連火車站-自然博物館:

16路(友好廣場上,大連海洋大學下,14站),下車向東190米

531路(大連火車站上,黑石礁下,14站),換523路(自然博物館下,3站),下車向東北40米

531路(大連火車站上,黑石礁下,14站),下車向東南760米

901路/23路(友好廣場上,黑石礁下),下車向東南770米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