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西化石

遼西化石

遼西化石是指產於中國遼西地區的古生物化石,大自然饋贈給人類的寶貴財富。到目前為止,在遼西地區已發現鳥化石250枚以上。

遼西化石是指產於中國遼西地區的古生物化石,中國遼西地區是世界著名的晚中生代熱河生物群的發祥地。熱河生物群種類之繁、數量之多、保存之精以及科研價值之高堪稱世界之最,世界其它地區無以匹比。近八十年來,“中華龍鳥(帶羽毛的恐龍)”、“聖賢孔子鳥”、“五尖張和獸”、 “遼寧古果”等化石的發現,一次又一次震驚世界,被學術界譽為二十世紀最大的發現之一。科學家預言,由於中國遼西中生代古生物化石的重大發現,生物進化理論存在的一些難題,有望在不久的將來得到解。
遼西古生物化石是大自然饋贈給人類的寶貴財富。美國專家說:“世界上沒有其它地方在如此關鍵的時間,保護如此完好、如此多的化石群落,這些沉積和這些化石不僅是中國的財富,也是世界的財富”。
按照化石蘊藏的種類,遼西化石可分為遺體化石、植物化石和遺蹟化石。經過發掘和研究,在遼西發現了由20多個門類、千餘物種組成的古生物種群,包括動物界的鳥類、爬行類、兩棲類、魚類、哺乳類、腹足類、雙殼類、葉肢介類、介形類、昆蟲類;植物界的楔葉類、真蕨類、蘇鐵類、銀杏類、松柏類、被子植物類等,幾乎涵蓋了所有現代生物門類的祖先。遼西化石群在世界古生物研究史上創造了6個“世界之最”,即年代最早、鳥化石最多、屬種最多、密度最大、含鳥化石層次最多(共6層)、未知領域最廣(含有千米以上陸相地層)。其中最為著名的有世界上保存最好的早期哺乳動物張和獸的骨架,有地球上第一枝“花”——距今1。45億年(晚侏羅紀)的被子植物“遼寧古果”的發現改寫了被子植物起源史;有世界上第一批從“恐龍”向“鳥類”過渡的動物化石——中華龍鳥、原始祖鳥和尾羽鳥;有保存最完整早期蛙類化石,它距今至少1。2億年,為研究蛙類起源和早期演化提供了重要信息……
僅以鳥化石為例。到目前為止,在遼西地區已發現鳥化石250枚以上,鑑定出11屬14種,這在種類和數量上都大大超過了德國始祖鳥(僅7枚,含2個種),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通過這些生活於不同時期的鳥類形成的化石,基本可以看出早期鳥類演化的進程:原始中華龍鳥,雖身披羽毛,但只能在陸地奔跑,不能飛翔;粗狀原始祖鳥,身披羽毛,能短距離滑翔;聖賢孔子鳥、川州孔子鳥孫氏孔子鳥,可短距離飛翔;長趾遼寧鳥,已能飛翔;鄭氏波羅赤鳥、有尾華夏鳥、燕都華夏鳥、北山朝陽鳥三塔中國鳥,已屬真鳥類。由此,中國地質博物館館長季強博士得出如下的早期鳥類演化模式:中華龍鳥期—始祖鳥期—孔子鳥期—真鳥類期。
親自來中國考察的奧斯特姆教授等認為:“世界上沒有其他地方在如此關鍵時刻,保存如此好的如此多的化石群落”,“這些化石和這些沉積不僅僅是中國的財富,也是全世界的財富。”不錯,“遼西古生物化石寶庫”中各種各樣奇異的化石,構成了一個五彩繽紛的古動植物世界,堪稱1。4億年以前的東亞古陸上的“侏羅紀公園”,它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