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太學

長安太學是我國漢代的最高學府,也是我國最早建立的一所高等學校。創建於漢武帝時期的建元年間。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董仲舒提出請興建太學,建元五年開始設立《詩》、《書》、《易》、《禮》、《春秋》“五經博士”,允許自行授徒。元朔五年(公無前124年),公孫弘擔任丞相,奏請為博士弟子招收弟子員(即太學生),得到了武帝的贊同後,在長安城南建起了規模宏大的校舍,命名長安太學。

太學創立

“太學”一詞西周時已有,《大戴記・保傅》記載:“帝入太學,承師問道。”西周的太學又名大學,天子和諸侯均設之,“大學在郊,天子曰辟雍,諸侯曰泮宮”。辟雍和泮宮亦如宮廷,貴族們常在這裡舉行祭祀、宴會、選拔武士,議定作戰計畫等,打了勝仗,就到這裡“獻俘”、“告功”。至漢代,太學獨立分化出來,成為專門傳經授業的學校。西漢的太學,是中國歷史上首次出現的官辦中央最高學府。它的出現,不僅延伸了中國殷周以來的教育階梯,而且健全了從中央到地方網路交織的教育體系。
漢武帝採納董仲舒提出的文化教育政策建議,設五經博士,並接受丞相公孫弘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呈遞的奏請,為博士置弟子,此即為太學之始。具體做法是由朝廷選拔優秀青年五十人為博士弟子,列入固定編制。其標準是“十八以上,儀狀端正,好文學,敬長上,肅政教,順鄉里,出入不悖”。這種博士弟子無俸祿且自理生活費用,但可享受免學費及“復其身”(免除本人賦稅徭役)的待遇。太學的考核制度十分嚴格,據《漢書・儒林傳》記:“一歲皆輒課,能通一藝以上,補文學掌故,其高第可以為郎中,太常籍奏。即有秀才異等,輒以名聞”。就是說,博士弟子每年需經考試,通一藝(即詩、書、易、禮、春秋五經之一)便授下級諮詢官吏;優秀者可充任皇帝侍從,優異者破格錄用。對“不事學”或“下材”的劣等生,考核後予以除名。
隨著漢代經濟文化的發展,京師太學的規格不斷擴大,博士弟子逐代增多。漢昭帝時100人,漢宣帝時200人,漢元帝時1000人,漢成帝時3000人。漢平帝時,王莽秉政,為了粉飾太平,竟增至10000人。

太學生活

博士弟子的生活一般比較清苦,西漢中期的名臣王章在太學肄業時,病臥於牛衣(冬季牛馬禦寒的粗褐)中,哀哀哭泣。西漢晚期的宰相翟方進,原是外郡孤兒,為了求學,寡母隨他跋涉千里,在長安編制草鞋供他衣食,終於學而有成。東漢光武帝劉秀,原是南陽中小地主,他在西漢晚期肄業於長安太學時,曾和同窗合資買驢,對外租賃,以補貼生活費用。當然,太學中也有貴胄子弟,如新都侯王莽為了沽名釣譽,將子侄都送入太學,在他休沐之日,“振車騎,奉羊酒,勞遺其師,恩施下竟同學。”(見《漢書・王莽傳》)。不過,這種闊綽的學生畢竟只是極少數。
西漢施政,儒法雜糅,將經術與法制有機地融為一體。因而太學出身的經生一旦臨政,往往頓成能吏,上述王章、翟方進、劉秀都是代表人物。因而,有見識的地方大員,寧可自出學費派有為的青年入京就學。例如蜀郡太守文翁在太學初備雛形時,便選擇“開敏有材”的小吏十餘人,親自飭勵,送入京師為博士弟子。每年派官員入京繳納貢賦時,隨帶大批土產,支付學生們的用度。他的苦心果然沒有白費,這些“保送生”們以後不少位至郡守刺史。由於太學博士弟子多數來自下層,所以政治眼光敏銳。他們年輕熱情,敢作敢為。漢宣帝時,司隸校尉鮑宣秉公司法,遭到權貴誣陷,判處死刑。濟南籍的太學生王鹹,在太學門前揚幡大呼:“欲救鮑司隸者集此幡下!”一時聚眾千人,遮攔長安大道,鉤留丞相馬車,在未央宮北闕門慷慨陳辭,一時震動京城,並終於因此挽救了鮑宣性命。這恐怕可以算得上是我國歷史上學生運動的開章首篇了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