鐮形棘豆

多年生草本,植株有粘性。莖極短。主治治流感,扁桃體炎,癰疽腫毒,麻風。

基本信息

鐮形棘豆

正文

鐮形棘豆
(《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

異名

達哈(藏名)。

來源

豆科植物鐮形棘豆的全草。

植物形態

鐮形棘豆
多年生草本,植株有粘性。莖極短。羽狀複葉,長7~15厘米;葉軸密生長柔毛;托葉有密長柔毛和腺體,下半部與葉柄連合;小葉25~45,對生或互生,少有4片輪生,條狀披針形,長5~12毫米,寬1~4毫米,密生腺體和長柔毛。花多數,排成近頭狀的總狀花序;總花梗與葉近等長;花萼筒狀,長約18毫米,有密長柔毛和腺體,萼齒披針形,長約4~5毫米;花冠紫紅色,旗瓣倒披針形,長約25毫米,龍骨瓣有長約2毫米的喙。莢果長2.5~3.5厘米,寬6~8毫米,微彎成鐮刀狀,稍膨脹,有腺體和白色短柔毛。
生於山坡草地、砂土和河灘上。分布甘肅、青海、新疆、四川等地。

採集

7~8月採挖全草,洗淨,切段,曬乾。

生境分布

生於,草原地帶和草甸草原群落中,礫石質和沙質土壤上多見。分布於我國東北、華北。蒙古、東
西伯利亞也有。

性味

辛,寒,有毒。

歸經

入肺、脾經。

功用主治

①治流感,扁桃體炎,癰疽腫毒,麻風。(性味以下出《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
②《陝甘寧青中草藥選》:"清熱解毒,生肌療瘡。治高燒,便血,紅白痢疾,炭疽。外用可治刀傷。"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1~3錢。外用:研末撒。

宜忌

《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孕婦禁用。"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