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邊村

鍾邊村位於大瀝鎮政府南側,東與水頭村衝口村民小組交界,南與大鎮村委會相鄰,西與太平村委會一路之隔,占地面積2.63平方公里,有常住人口3726人,1105戶,外來流動人口4000多人

基本信息

簡介

鍾邊村 位於大瀝鎮政府南側,東與水頭村衝口村民小組交界,南與大鎮村委會相鄰,西與太平村委會一路之隔,占地面積2.63平方公里,有常住人口3726人,1105戶,外來流動人口4000多人。下轄14個村民小組和一個居委會,分別是伯和、沙泥、鎮南、南聯、西華、良豪、潘謝、新成、聯慶、鐵村、院前、北一、北二、勝南村民小組和鍾邊居委會。

經濟情況

全村共有農業用地800多畝,因地勢平坦,河流密布,土地肥沃,適合農業生產,鍾邊村農業以蔬菜種植為主。有工業用地700餘畝,現有大小企業175家,行業包括鋁型材等有色金屬加工、紙品製造、空調生產、機車配件生產、鑄造、銘牌、鞋業及傳統筷子製造業等。2004年全村經濟總收入55600萬元,比上一年增長10%;村委會集體利潤1200萬元,比上一年增長8%;各村民小組集體總收入900萬元。2009年,村集體和村民小組年純收入達到2700多萬元,村民人均收入9300元。

治安情況

鍾邊村經濟較發達,人流、物流量大,外來流動人口較多,加上地處廣佛路段,村與村之間道路縱橫交錯,交通便利,治安情況較為複雜。村黨總支和村委會成員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把保持平安和諧作為村民安居樂業和經濟快速、穩步發展的前提、基礎和保障,僅2004年,全村共投入治安經費100餘萬元,採取了系列措施,治安狀況明顯好轉。2004年底,在原大瀝街道辦事處綜治表彰會議上,鍾邊村被評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村”,受到了表彰和嘉獎。2005年,在市政法委員會的正確指導下,鍾邊村認真總結、摸索發案規律,借鑑禪城區瀾石鎮沙崗村、南莊鎮羅南村、南海區西樵鎮吉水村和顯崗村等四個村委會的先進經驗,結合本村的實際,以進一步加大投入為保障,提出了人防與技防並舉的防範思路,得到了市、區、鎮等多級領導的贊同。

社會情況

在經濟不斷發展、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村委會積極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和創衛活動。幾年來,全村共投入資金1000多萬元,新建了學校、幼稚園、市場、公園、衛生站、老人活動場所、文體樓、燈光球場等公共設施,村民生活設施、工作設施、交通設施、娛樂設施更加完備、便利,村容村貌得到了極大改善。各村民小組經常組織村民開展健康文明的文化娛樂活動,如籃球比賽、桌球比賽等,進一步增加了各村民小組的凝聚力,村風民風更加純潔樸實。

多年來,鍾邊村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認真貫徹執行黨在農村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緊緊圍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突出重點,狠抓落實並結合本地實際,充分發揮我村自然環境和地理環境優勢,兩個文明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全村基本實現了老有所養,壯有所為,少有所學,幼有所託,病有所醫,村民安居樂業。經濟方面上,我村經濟保持穩步發展良好趨勢,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村民收入不斷提高。在產業結構積極調整,不斷最佳化,扶持實力雄厚、發展後勁足得企業再上台階,重點改造和轉型生產工藝、技術和設備落後,成本大,污染嚴重,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差的項目和企業,提高企業生命力,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環境建設上,在改造舊區里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使到舊區的環境衛生得到改善,加強對河涌和溝渠的堵塞清理,並在廣佛新幹線附近的河涌堤邊加砌石牆,搞好綠化。村民福利上,我村積極為村民辦理醫療保險、退休養老保險和看病費用報銷;對生活困難村民給予經濟補助,關心老年人身體健康和生活困難,邀請大瀝醫院對老年人開展免費醫療服務。教育方面上,繼續落實完善獎教、獎學制度,加大教育經費投入,健全國小多媒體電化教育平台,改善教學設施和環境,進一步強化了教學質量,為孩子們提供一個舒適的環境學習。治安環境上,鑒於我村外來人口比較多,所以帶來治安綜合治理的困難,我村在克服困難的同時,落實上級有關的政策同要求,對出租屋和外來人員實行規範化的管理,制定了定期與不定期結合檢查制度,發案率逐漸下降,治安環境有所提高,村民安全感進一步增強。

發展思路

鍾邊村以黃岐、鹽步、大瀝三個街道辦事處合併後的“大鎮、強鎮”建設和廣佛路兩邊改造工程為契機,配合併鎮後大瀝鎮的總體規劃,明確“可持續發展”戰略思想,積極調整產業結構,扶持原工業區實力雄厚、發展後勁足的企業,淘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不明顯,發展潛力不大的企業,確定發展重心逐步向第三產業的商業、貿易、物流業等方向轉型,提高集體經濟效益。同時,協助村幹部搞好村工業園區“創惠”工作,進一步合理規劃工業園區,改善工業園區環境,提高工業園區檔次,搞好召商引資工作的硬體建設,為推進鍾邊村經濟再上台階創造好的條件,確保村民得到實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