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汝中

鍾汝中(後改名為天心)1902年生,廣東五華人。先後畢業於南開中學與北京大學,赴英入牛津大學,並為瑞士日內瓦國際研究院研究員。返回後任中山大學教授、黃埔軍校潮州分校政治教官、東路軍政治部委員,國民黨革命政府立法委員、憲法起草委員、外交條約委員、中華文化教育部主任、廣東省黨部特派員,抗日戰爭時,任廣州綏靖黨政處處長、第四戰區動員委員會秘書長,在國共兩黨中都享有較高聲譽。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鍾汝中先後畢業於南開中學與北京大學。1923年任國民黨北京特別市黨部委員兼青年部長。後歷任黃埔軍校潮州分校政治教官兼東路軍總政治部編纂

鍾汝中 鍾汝中

委員、廣州市政府秘書。繼任國民黨上海特別市黨部常委兼上海交通大學訓育主任。曾主編《改造月刊》。後赴英國牛津大學和日內瓦國際研究院進行學術研究。回國後任中山大學教授、立法院立法委員、憲法起草委員、外交部條約委員、國民黨廣東省黨部特派員。抗日戰爭時期,歷任廣東綏靖公署黨政處處長、第四戰區動員委員會秘書長、三青團中央幹事會幹事,創辦《再生》、《生力》、《民主世界》等刊物。後任國民黨第六屆中央監察委員、“國大“制憲代表、立法院立法委員、行政院政務委員兼水利部長等。1949年初被國民黨政府指派為國共和談的五位代表之一,未去參加。旋遷居香港,任荃灣大學教授。1958年去台灣,任“考試院”秘書長、“總統府”國策顧問、國民黨中央黨務顧問等。1987年11月9日病卒。

人物生平

1923年參加國民黨。畢業後不久被選為國民黨北京市特別黨部委員兼青年部長,後任廣州市政府秘書、上海市特別黨部委員兼交通大學訓育主任。

1948年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兼水利部部長。

1949年,曾作為和平談判代表組邵力子、張治中、黃紹竑、彭昭賢、鍾天心五人成員之一。

1949年於香港創辦“逸仙學院”,任院長。

1965年赴台,任國策顧問,鍾氏宗親會理事長

1973年定居美國

1987年84歲,薨於美國。

學述貢獻

主編《改造月刊》

創辦《再生》、《生力》、《民主世界》等刊物

《黃花崗紀念歌》、《保衛中華》的詞作者。

《救亡日報》顧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