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造用鋼錠

鍛造用的鋼錠,這種鋼錠錠型較大,一般為數十噸直至數百噸,其澆注方法和生產工藝與供軋制用的鋼錠均有所不同。

簡介

一般情況下冒口占鋼錠總重的12%~25%,錠身占70%~85%,錠尾占3%~5%。冒口呈上小下大的圓台形,其作用主要是在澆注後以冒口的鋼水填補錠身鋼水凝固時產生的體積收縮,使縮孔集中於冒口部分,而不深入錠身。同時還將疏鬆上移和減少疏鬆的體積,以獲得結構緻密的錠身。冒口在鍛造過程中,先鍛成“鉗口”,作鍛造操作的把持之用。錠身是鋼錠的主體,在鍛造中除切去冒口端和水口端的少部料(切頭和切尾)以及火耗外,其餘的錠身部分被鍛成鍛件。一般鍛造實心鍛件,錠身可利用70%~75%。錠身是由多個規則凹面組成上大下小的截錐體。凹面的數量有8、10、12、16、24等幾種,兩面的交線為棱。由於棱數與凹面數相等,所以稱謂鋼錠時把棱數冠於鋼錠之前,如8棱鋼錠、10棱鋼錠等等。鋼錠表面和內部質量以棱多者為優。澆注後,鋼錠的棱冷卻得快而先凝固,起著“加強筋”的作用。鋼錠的棱數多,“加強筋”就多,鋼錠表面產生裂紋的傾向即小。同時,多棱鋼錠擁有的比表面積也大,在鋼錠凝固過程中有利於散熱,可加速凝固進程,減少角偏析,限制柱狀晶的發展。除棱數和重量外,錠身的主要參數有錐度和高徑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