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限產令

鋼鐵限產令

2009年5月8日,國家工業與信息化部再次祭起這一號令大旗,出台了《關於遏制鋼鐵行業產量過快增長的緊急通報》,要求各地工業部門控制鋼鐵總產量,淘汰落後產能,並“對落後鋼鐵企業、不顧市場需求盲目擴大生產的鋼鐵企業,要商請當地商業銀行減少或停止貸款”。

簡述

鋼鐵遭遇限產令 ,是《關於遏制鋼鐵行業產量過快增長的緊急通報》。2009年5月13日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地遏制鋼鐵行業產量過快增長的勢頭,對不顧市場需求盲目擴大生產的鋼鐵企業,要商請當地商業銀行減少或停止貸款。 中鋼協正在組織鋼鐵生產企業對熱軋板、冷軋板、中厚板等產能嚴重過剩的品種實行自律性限產措施。

鋼鐵限產令 鋼鐵限產令

遏制產能是老話題,但這次”限產令”的力度比以往都大。採取收縮銀根的“非常手段”給“發燒”的鋼鐵行業產能釋放降溫,這是對目前逐漸轉好的鋼鐵行業打了一針預防針。鋼鐵總量嚴重過剩,板材問題尤為突出;落後產能比重較高,恢復生產存在盲目性;進口鐵礦石增加過猛等等一系列問題是這次“鋼鐵限產令”推出的主要原因。

原因

鋼鐵總量嚴重過剩,板材問題尤為突出

2008年中國粗鋼生產能力已超過6億噸,產量5億噸,粗鋼表觀消費量4.52億噸,同比增長2.89%,淨出口鋼坯鋼材折合粗鋼0.48億噸。綜合考慮刺激內需政策作用和鋼材間接出口減少的影響,預計2009年粗鋼表觀消費4.62億噸,比去年增加約1000萬噸;淨出口按今年1-4月平均數據測算,則減少4000多萬噸。按此計算,2009年產量只需保持4.7億噸就能保持供需平衡,產能與國內消費和出口的實際需求相比過剩約25-30%。從品種結構看,近幾年中國每年新增粗鋼能力5000萬噸左右,其中90%對應品種為板材。2008年底,中國熱軋板帶材產能達到2.68億噸(含應淘汰的熱軋窄帶鋼產能約3600萬噸),產量1.95億噸,產能過剩約7300萬噸。首鋼曹妃甸、鞍鋼鮁魚圈等重大項目建成後,由於市場需求萎縮、價格低迷,遲遲不能正常投產。近幾年鋼材市場的大起大落,板材表現明顯遜色於長材,說明板材產能已超出現階段經濟發展需求。

落後產能比重較高,恢復生產存在盲目性

據2005年統計,屬於淘汰類的落後煉鐵產能1.14億噸、煉鋼產能5678萬噸。經過幾年的努力,一半左右的落後煉鐵產能和大部分的落後煉鋼產能已被淘汰。按照國務院新近頒布的《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到2011年底前,要在繼續淘汰剩餘的落後煉鐵產能5340萬噸、煉鋼產能320萬噸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標準,再淘汰落後煉鐵產能7200萬噸、煉鋼產能2500萬噸。目前,各地的中小鋼廠,藉助其成本優勢,生產恢復較快,增產存在較大盲目性。一是由於前期高價原料庫存較少,二是低端產品市場的拉動,三是經營機制相對靈活,四是環保標準執行力度不夠,承擔社會責任較少。已建成的大型生產裝置,也在籌劃試車投產,產能將進一步增加。

內容

這份通知指出,當前中國鋼鐵行業存在一些矛盾和問題:鋼鐵總量嚴重過剩,板材問題尤為突出;落後產能比重較高,恢復生產存在盲目性;進口鐵礦石增加過猛,容易引發經營風險。

通知認為,在下遊行業尚未完全復甦的情況下,鋼鐵行業必須把控制總量作為當前的首要任務。要堅決遏制產量過快增長,進一步加大銀企銜接工作力度,對落後鋼鐵企業、不顧市場需求盲目擴大生產的鋼鐵企業,要商請當地商業銀行減少或停止貸款。

針對今年以來進口鐵礦石增長過快的問題,通知要求,具有進口鐵礦石資質的企業要根據國內鋼鐵生產的實際需求,正確把握進口鐵礦石的數量和節奏,避免盲目大量進口。鋼鐵協會和五礦商會要研究進一步減少進口鐵礦石中間貿易商數量的措施,加強對進口鐵礦石數量、流向的過程性監控,防止流入不符合產業政策的企業;認真推行進口鐵礦石代理制,制止大量囤積鐵礦石、轉手高價倒賣的行為。

發布背景

鋼鐵限產令

工信部的焦慮,緣於鋼鐵業在刺激內需政策背景下發生的錯綜複雜的“回暖”局面。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粗鋼產量達12744.35萬噸,同比增長1.39%。同期全球粗鋼產量同比下降22.8%,如果扣除中國產量,全球粗鋼產量同比下降36.9%。海關統計顯示,一季度中國進口鐵礦石1.31億噸,同比增長18%。業內人士認為,中國鋼鐵產量居高不下,主要是因為產能嚴重過剩,各地中小鋼廠藉助其成本優勢,生產恢復較快。

回暖信號給行業中的許多人以樂觀預期和擴產衝動。在工信部看來,正是在此情形下,鋼鐵業出現了“盲目擴大生產,導致供需關係嚴重失衡”。

當前鋼鐵行業產能已嚴重過剩,“2009年產量只需保持47億噸就能保持供需平衡,產能與國內消費和出口的實際需求相比過剩約25%-30%”。

工信部列舉最新統計數據稱,被納入統計的72家大中型鋼鐵企業第一季度共生產粗鋼1.274億噸,同比增長1.4%,而同期粗鋼的表觀消費量僅為1.263億噸,顯示國內需求依然疲軟,產量仍明顯過高。

“中國如今已成了‘世界的鋼鐵倉庫’。”單尚華說,危機已經壓在每個鋼廠頭上了。為此,號召企業再度集體限產減產,是中鋼協配合工信部控制鋼鐵行業產量增長的舉措之一。

要求

工信部在《通報》中提出,各地工業主管部門要責令列入淘汰類的落後煉鐵、煉鋼、軋鋼生產線停止生產,已經停產的嚴禁死灰復燃;對落後鋼鐵企業、不顧市場需求盲目擴大生產的鋼鐵企業,要商請當地商業銀行減少或停止貸款。

工信部還要求嚴格執行差別電價、水價政策,對20噸及以下轉爐電爐等淘汰類,2005年8月以後建設的120噸以下轉爐、70噸以下電爐、1000立方米以下高爐等限制類生產能力繼續實施淘汰類、限制類差別電價。

打壓落後產能也並不只針對中小鋼廠。《通報》中提出“大中型鋼鐵企業要帶頭停產部分不符合準入條件的產能”。

在工信部發出《通報》的同時,5月4日,國家發改委也連發兩個檔案提出,鋼鐵行業在2010年年底前,必須完成淘汰300立方米及以下高爐產能和20噸及以下轉爐、電爐產能。

評價

鋼鐵限產令

對於工信部抑制鋼鐵產量政策的前景,鋼鐵業人士普遍持謹慎樂觀的評價。

“抑制落後產能才能保證鋼材市場穩定,防止鋼價大漲大落,同時也有利於增加中方在鐵礦石談判中的籌碼,”單尚華表示,“現在國際鐵礦石供應商就是抓住了我們那些沒有真實需求支持的虛假產能作為把柄。”

而中鋼協的另一位人士也表示,儘管此次工信部就產能過剩問題發布緊急通報是有史以來首次,力度空前,但是真正實施起來很難。目前政策尚處於前期準備階段,效果如何還不好說。

另一部分人士擔心在刺激經濟和投資的大背景會給結構調整帶來難度。此前,經濟刺激計畫實施中會不會擾亂經濟周期自身的調節功能,使市場優勝劣汰和結構調整的信號被截斷,一直是學者所爭議的問題。

“目前一方面要擴大內需,要求企業開足馬力生產,另一方面又要求淘汰落後產能,這兩項任務存在一定矛盾,一些地方政府為追求刺激經濟的成果,可能不會真正重視產能過剩問題。”寶鋼集團專職監事繆永耀說。

有史以來首次緊急通報 鋼鐵遭遇限產令

鋼鐵限產令 鋼鐵限產令

單尚華透露,目前中鋼協正在組織鋼鐵生產企業對熱軋板、冷軋板、中厚板等產能嚴重過剩的品種實行自律性限產措施。中鋼協還將和五礦商會研究進一步減少進口鐵礦石中間貿易商和鋼材貿易商數量的措施,“準入門檻都要提高”。

影響

中鋼協:鋼鐵“限產令”預計下半年見效

工信部下發《關於遏制鋼鐵行業產量過快增長的緊急通報》,提出對不顧市場需求盲目擴大生產的鋼鐵企業,要商請商業銀行減少或停止貸款。與此同時,工信部正在和財政部商討中央財政淘汰落後產能獎勵資金的具體事項。

1、淘汰落後產能穩鋼價

嚴格執行《大氣污染法》 、《安全生產法》、《節約能源法》、《清潔生產促進法》等法律法規,依法關停落後產能。嚴格執行差別電價政策,對20噸及以下轉爐電爐等淘汰類,2005年8月以後建設的120噸以下轉爐、70噸以下電爐、1000立方米以下高爐等限制類生產能力繼續實施淘汰類、限制類差別電價。用好中央財政淘汰落後獎勵資金,落實地方配套資金,妥善解決淘汰落後引起的人員安置等善後問題,保持社會穩定。各地工業主管部門要按照《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要求,會同發展改革、財政、國土資源、環保等部門進一步細化措施,落實責任,明確淘汰落後產能的企業和裝置名單,力爭提前完成已與國家發展改革委簽訂責任書的落後鋼鐵企業(裝備)淘汰任務,其他未簽訂責任書的屬於淘汰類的煉鐵、煉鋼、軋鋼能力也要按期全部淘汰。

“限產令”很容易讓人想起2005年的情景,當年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組織國內50家鋼鐵企業採取“限產保價”的措施,試圖穩定鋼材價格。與4年前相比,此次的“限產”少了“保價”二字,但在政策意圖上,均有穩定鋼價的目的。分析兩次“限產”,都在鋼價大起大落的背景下發生,似乎從中可以梳理出這樣一個邏輯:只有“限產”才能提高鋼價,從而解決現階段較突出的產能過剩問題,保證鋼材市場的穩定。“限產令”的出台,表明工信部下大決心抑制鋼鐵產量、淘汰落後產能。

2、加速鋼鐵產業重組

“鋼鐵限產令“的出台是《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計畫》推進執行的加速器,也是中國鋼鐵行業重組的開端。產業結構和布局不合理、行業集中度低、自主創新能力差,一直是中國鋼鐵企業面臨的難題和發展的瓶頸。面對目前的利好形勢,企業間的併購重組,是解決問題的最好途徑。鋼鐵企業重組,還需要“政府”這隻手在背後推動,才能快速實現。近幾年鋼鐵業重組雖有推進,但步伐並沒有預期的快。今年3月,《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計畫》細則將這一目標調整為,國內排名前5名的鋼鐵企業,其產能占全國產能的比例達45%以上,沿海沿江鋼鐵企業產能占全國產能比例達到40%以上,形成若干個具有較強自主創新能力、國際競爭力的特大型企業。就目前鋼鐵業的現狀而言,短期內要達到這個目標,只能通過併購重組來實現。而《通報》的出台,無疑對大鋼鐵集團是個契機,尤其是鋼鐵業上市公司。如果重組潮來臨,估值相對較低的鋼鐵股將會顯現投資機會。對大鋼鐵集團而言,通過併購重組小型鋼企,既可以擴大產能,又可以節省新建產能的成本和時間。同時,通過併購重組實現規模經濟和提高行業集中度,也是國家倡導的。

3、爭奪國際定價權

除了淘汰落後產能穩定鋼價和加速產業重組,此次《通報》的背後,更凸顯了中國鋼鐵戰略的意圖,從而增加了其在國際定價權上的砝碼。無論淘汰落後產能,還是加速產業重組,都暗含著一個中心問題,即提高中國在國際定價權上的話語權。

一直以來,在鐵礦石價格談判中,中國吃足了苦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產業集中度過低,導致中國鋼鐵公司或進口商進口時,不考慮行業的整體利益。進口市場無序化,甚至國內各進口方相互競價,導致鐵礦石價格提高,破壞了整體鐵礦石價格的談判。尤其是2008年,中國鋼企發生虧損,“罪魁禍首”就是高昂的鐵礦石成本。“現在國際鐵礦石供應商就是抓住我們沒有真實需求支持的虛假產能這個把柄,而抑制落後產能有利於增加中方談判的籌碼。”伴隨著國內鋼產量的過快增長,鐵礦石進口不斷創新高,國內鐵礦石的虛假需求也給國際礦石巨頭提供了談判籌碼。

在鐵礦石談判問題上,中國一方面要通過併購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增加鐵礦石談判的話語權;另一方面,要多渠道獲得鐵礦石資源,組建成大鋼鐵集團走出去,收購海外鐵礦。這都有利於降低鋼企的成本,獲得競爭優勢。

南京證券鋼鐵行業分析師萬永瑞表示,工信部鋼鐵限產令對上市公司是一個利好。鋼鐵限產主要針對中小鋼廠落後產能,上市公司一般規模都比較大。據中鋼協統計,今年以來增產前50名的絕大部分是中小民營鋼企。大鋼廠和小鋼廠產品結構不同:中小鋼廠產品多以長材、螺紋鋼等建材為主,而且鐵礦石現貨價格成本較低;大型鋼廠追求產品高端化,板材項目上得比較多,產品主要外銷和用於造船和汽車,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非常大。由於小鋼廠盈利空間大於大鋼廠,造成中小廠"落後產能"死灰復燃。萬永瑞認為,對此要一分為二來看,一是鋼鐵行業是一個完全競爭性行業,工信部首次緊急下發鋼鐵限產令,意味著鋼鐵行業產能過剩問題嚴重;二是此次鋼鐵限產令是自律性限產,政府沒有非常具體的措施限產,限產令有沒有效果很難講。萬永瑞對鋼鐵板塊走勢謹慎看好,維持對鋼鐵行業"中性"評級。

民生證券張志民認為,工信部鋼鐵限產令旨在限產保價,對上市公司是一個利好。但限產令能不能落到實處,達到限產保價的目的,現在還不好說。一些地方政府為追求刺激經濟的成果,可能不會真正重視產能過剩問題。張志民認為,目前鋼鐵板塊估值偏低,隨著經濟形勢的逐步回暖,寶鋼股份、鞍鋼股份、武鋼股份等龍頭公司,有望在新一輪行業洗牌中獲益,投資者可考慮中線逢低介入,後市應有較好的上行空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