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鼎骨頭湯

銅鼎骨頭湯

銅鼎骨頭湯,西安鹹陽國際機場二期擴建工程考古工地一座古墓進行發掘,為戰國時的秦國士一級墓葬,應為距該墓約300米的秦王陵陪葬墓,在同一墓葬出土的銅鼎中竟然發現了骨頭湯,發現是類似於雞的禽類的骨頭,骨頭已經被浸漬得呈現銅綠色,數量應在10根以上,2400多年前的銅鼎中保存如此完好的湯為中國首次發現。

概述

從銅鼎“骨頭湯”從銅鼎“骨頭湯”

銅鼎骨頭湯,2400餘年前的骨頭湯竟然保存至今。2010年底,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員將西安鹹陽國際機場考古工地出土的銅鼎銅鍾打開時,驚奇地發現,鼎內有保存完好的骨頭湯,鍾內有酒,其中骨頭湯為中國首次發現。

專家認為,骨頭湯反映了當時人們的一種飲食。考古人員整理鼎中提取出來的骨頭,並將這些骨頭按位置拼出了原有的模樣。經鑑定,鼎內燉的是狗骨頭,因為骨骺未癒合,應該為一隻未成年的小狗。鼎內的骨頭包括小狗的左前肢,還有小狗的脊椎骨和部分肋骨。

考古發現

1、2010年11月25日,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對西安鹹陽國際機場二期擴建工程考古工地一座古墓進行發掘時,從該墓的小龕中出土兩件保存完好的青銅器——銅鼎和銅鍾,另外還有一件僅剩下青銅底座的漆器。這座墓是豎穴土坑墓,高5米,寬3米,從墓的形制和出土器物分析確定為戰國時的秦國士一級墓葬,應為距該墓約300米的秦王陵陪葬墓。兩件青銅器從墓中取出時,考古工作者即發現裡面好似有液體,遂將其帶回實驗室進行研究。
2、考古研究院機場考古隊隊長劉呆運打開銅鍾的蓋子,蓋子裡面有鮮亮的青銅銹斑,鍾內的液體十分透亮,約有1000毫升,仔細聞才能聞到非常淡的酒糟味,古代銅鍾是酒器,因此初步判斷這些液體應該為戰國時期的酒,此後還將做實驗室分析進一步確定。

3、銅鍾底部還有一些陶片,透過液體可以看到陶片上的圖案,考古工作者估計這些陶片為陪葬時故意放進去的,具體是什麼器物以及是何用意須將陶片取出後進行研究確定。

4、高20厘米、腹徑24.5厘米的銅鼎打開後,裡面竟然還有半鼎骨頭湯,湯內浸有數根小骨頭,湯色混濁,湯表漂浮著如同油質或者可能是銅鼎脫落的綠斑銹;由於長期浸漬,湯內骨頭已變為綠色。 鼎是古代禮器中的食器,用來煮肉盛肉的,這次通過考古發現證實了這一點。然而保存了2400多年的骨頭湯還是第一次發現。

骨湯鑑定

從銅鼎“骨頭湯”里取出的動物骨骼從銅鼎“骨頭湯”里取出的動物骨骼

1、2400多年前的銅鼎中保存如此完好的湯為中國首次發現,目前對於鼎的用途都是從文獻記載中了解到的,此次考古發現對文獻記載進行了佐證。同時對這些湯進行實驗室分析,可以了解到湯中還有哪些東西,對於研究戰國時期的飲食習慣有著重要作用。
2、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科技考古部部長鬍松梅說,她第一次從鼎內夾出的是一根較粗的尺骨(動物的前臂),感覺應該是狗,因為在庫房標本庫里,他們曾在商洛東龍山遺址(夏商時期)出土了4隻完整的狗。而鼎內發現的尺骨與標本庫里的幾乎一模一樣。橈骨呈半圓形,確定為食肉類動物,待整個骨頭都提取出來之後,經過與標本庫比對分析,省考古研究院得出了結論:骨頭為狗骨頭,因為骨骺未癒合,應該為一隻未成年的小狗。
3、專家認為,骨頭湯反映了當時人們的一種飲食,可能墓主人喜愛吃狗肉。然而,骨頭湯內加入了什麼調料,人們能否還原古人燉製的骨頭湯?目前,考古部門已經將鼎內的湯送到了北京一家研究機構進行鑑定,將確定湯內的成分,屆時謎團有望解開。

謎團解析

2400多年前的骨頭湯,緣何沒有揮發?考古專家推測,這與良好的密閉條件有關,銅鼎因放置在墓內的壁龕里,乾燥情況遠勝坑底,而且銅鼎密閉十分好,加之沒有被盜擾,這才使得銅鼎內骨湯保存較好。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