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軎

銅軎

軎:古代車上青銅製部件。軎略呈長筒形,套在車軸兩端。

讀音

銅軎tóng wèi

關鍵字

軎上和軸端有一橫穿的孔,插入略呈條形的部件轄,使軎固定在軸端不致脫落。

簡介

車馬飾

河南省安陽市大司空村出土

一件長15.5厘米、直徑5厘米,一件長15.6厘米、直徑4.8厘米

銅軎出土時分別在車軸的兩端,為細長圓筒狀,一頭粗,納於軸頭上,另一端細而有頂。有穿,供穿釘或縛系帶索用。器表飾有龍形紋、蕉葉紋、盤龍紋。在殷墟等地車馬坑中出土銅軛、銅軎、銅轄、鑾鈴、當盧、銅馬銜、銅馬鑣等品類繁多的車馬飾。當時製作一輛車子,需金工、木工、漆工、皮工等多種工種合力,方能完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